田野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太谷 030801)
在整體經濟水平不斷快速增長的今天,社會環境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國民體質健康水平卻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最為顯著。而大學生群體是國家要培養的重點人才對象,可以說其體質健康水平和國家未來發展的走向有著直接的聯系,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以及中國夢的實現。在當前健康中國發展背景下,高校必須提高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視。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關注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的提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群體的身體健康,同時也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
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就會進入社會以及具體的崗位中進行工作,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保證其能夠應對各種工作挑戰的根本。尤其是對于一些工作環境相對較為艱苦的公眾而言,自身的健康水平更是至關重要。并且當代大學生在入職之前,用人單位都會要求其出示相應的體檢報告,目的就在于檢驗所招聘的員工健康水平,是否能夠勝任公司企業的日常業務要求。可以說,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其能夠順利入職的硬性條件。尤其是當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想要更好地應對各種競爭壓力,就必須有過硬的身體素質,確保學生今后進入工作崗位得心應手。
大學生無疑是青年群體的重要支撐力量,因此,大學生的發展走向,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離不開每一個國人的共同努力,而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新鮮血液來源,其體質健康不僅關系到今后個人的工作狀況,同時也影響到國家的未來發展走向[1]。因此,大學生群體需要保證自身體質健康水平,更好地迎合各個工作崗位的需求,服務社會,也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開始充斥著各種高新科技產品,為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種便利支持,但是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新鮮血液補充,對于整個社會發展的走向會有影響,但是現階段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卻面臨著各方面的影響,表現出各項指標下降的趨勢。尤其是高科技產品,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習慣,如在出行方面使用的代步機,或者是平衡車以及電動車等,雖然出行更加便捷,且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但是依賴于這些高科技產品,只會導致大學生的體質持續下降。并且大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相對而言,被重視程度并不高,加上社會公眾對于體育職業也存在一定的偏見,也會影響大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本身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會受到影響,缺少必要的體育鍛煉,會導致健康水平的持續下降。
大學是培養高精尖綜合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因此大學所設定的發展理念,直接影響著今后的人才輸出情況[3]。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的教學重點集中在科研領域,而對體育的教學工作相對較為輕視,因此在體育工作開展方面,所劃撥的經費不夠充足,導致為體育鍛煉所配備的各種設施以及場地相對較為匱乏,也就很難能滿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基本需要,這是當下影響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重要原因[4]。此外,高科技給大學生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靜態生活方式不斷蔓延,這也導致了大學生體質健康不斷下降。但是在網絡全面普及的當下,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改善大學生群體體質現狀。例如,當前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對學生體質狀況的準確分析,并根據大數據分析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動機的監測和評估,根據每個大學生不同的情況來制定個性化的個人體質健康促進方案,也可以利用健身類APP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進行時間的監測,這樣可逐漸地轉變大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方面的自覺性,激發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動力,讓大學生形成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和意識[5]。這就要求大學所設定的體育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現場教學,應當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途徑,整合多媒體軟件平臺,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更加廣泛的教學資源,推廣使用一系運動類APP,如宥馬高校體育信息管理平臺等,為大學生設計多元化的體育鍛煉成果考核模式。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并未設計以及推廣使用符合大學生群體的體育學習需求的多媒體軟件平臺,也并未設立相應的監督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網絡化監控以及管理機制。
想要實現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離不開持之以恒的鍛煉和保養,豐富多樣的鍛煉手段,是獲得身體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6]。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大學生對于自身的身體素質,重視程度明顯不足,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必要的鍛煉之外,在營養攝入均衡方面也缺少相應的控制[7],二者綜合在一起,引發體質健康水平的持續下降,并且許多大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生活習慣,尤其是脫離家庭的束縛之后,很多大學生都難以保持自律性的生活節奏,這些都是導致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下降的重要原因[8]。
首先,高校方面應當給予大學生身體素質足夠的重視,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的方式,普及體育鍛煉知識,讓大學生群體了解進行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同時也要注重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的積極塑造。例如,可以開學的典禮上,邀請一些優秀體育運動員進行宣講以及互動,強化體育精神宣傳,或者是在學校走廊、公告欄等宣傳體育精神,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不斷提高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和認知。其次,針對體育設施進行補充完善,更好地滿足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相關需求,針對現有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進行合理規劃以及補充完善,劃撥一定比例的體育專項資金,用于建設專業的體育場館,確保大學生能夠免受天氣條件影響,持續進行體育鍛煉。保證硬件設施的充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激情。最后是針對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完善,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體育鍛煉選擇,在常規的體育教學內容基礎之上,增加其他體育教學內容,如抖空竹、舞龍、舞獅、武術等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高校要開展一些豐富的體育活動,來提升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趣味性,以實現良好體育氛圍的營造。要充分地發揮體育社團的作用,實現對大學體育教學不足的填補,為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借助體育社團,為大學生的自我展現提供平臺支持,更好地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逐漸培養學生陽光、自信、拼搏的健康人格。為了保障體育社團的持續發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技術指導,以保證學生更加科學地參與體育社團所組織的體育活動。
想要保證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就要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職業素養。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高校的體育教師都普遍地缺少相應的培訓機會,更缺少及時的專業知識更新,無法支撐有效的體育教學,因此必須針對該現狀進行改善,通過組織多樣化,豐富專業培訓的方式,持續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通過使用學分制管理的方式,調動高校體育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同時也需要積極宣傳體育的正面形象,以提高關于體育教師職業的認同感,為廣大高校體育教師提供自我價值實現的渠道。
推出適合大學生使用的體育運動類APP,有利于夯實的體育基礎。APP的使用十分符合當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像宥馬運動APP就支持多種學習板塊,例如體育賽事錄像、健康生活方式等,能形成對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全方位指導,無論是知識的獲取,還是技能的提升,包括增強體質目標的設定都可以借助APP 平臺實現,不斷增強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趣味性,還提升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成就感,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體育學習,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在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要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要積極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以外,還要注重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體育教師要做好大學生體育健康的先指導者。在為大學生營造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鍛造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志時,要根據當前學校體質健康制定政策來開展科學的體質測試工作。規定體質健康達標不合格大學生不能畢業,當前對于個別特殊原因無法達標的學生,可以制定一套與其對應的考核標準,要通過一系列完整體質測試措施,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運動,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在當前健康中國發展背景下,注重大學生體質健康提升,是當前高校體育教育亟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面對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并不太理想的狀況,高校要積極地尋求恰當的解決途徑來進行改善。要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注重高校體育教學創新,要積極地豐富高校校園體育活動的內容,要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來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措施,以及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來提升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