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維偉 魏中鋒 杜忠君 王文秀
(1,山東省壽光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262700;2,山東省菏澤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74000;3,山東省壽光市侯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262700;4,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 256600)
我國是鴨肉消費大國,肉鴨養殖量連續多年穩居國際首位。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我國肉鴨出欄量達33 億多只,鴨肉產量約為690 萬t,占全國肉類總產量的8%以上,產值達到一千多億元。肉鴨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快等優點,深受國內養殖戶的青睞,但在目前規?;B殖條件下,因存在群體密度高、應激反應等情況,養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不可避免??股仡愶暳咸砑觿┰诜乐渭膊》矫骐m有一定的功效,但會使肉鴨出現耐藥性,并產生超級細菌,還會導致藥物殘留,危害食品安全。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舌尖上的安全”關注度日益高漲。農業農村部已出臺多項規定禁止抗生素類添加劑在飼料中使用,這標志著我國全面禁抗的時代即將來臨。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我國全面禁止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益生菌作為重要的替代品,逐漸受到業內專家學者的追捧。益生菌又常被叫做活菌制劑或是微生態制劑,其在國內被用作飼料添加劑興起于最近二十幾年,但在國外應用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目前,益生菌應用于生豬、牛、蛋雞及肉雞的日糧中已多有文獻資料[2-5],但在肉鴨養殖中鮮有報道。本文參閱大量文獻,對益生菌在肉鴨養殖過程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以期為益生菌在肉鴨養殖過程中的應用研究及推廣提供參考。
目前,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于肉鴨養殖的益生菌主要有芽孢桿菌類和乳酸菌類。芽孢菌類是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可用作飼料添加劑的菌類之一,其作用機理是在畜禽體內合成各種消化酶,降解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乳酸菌主要可改善畜禽腸道健康,增強畜禽抗病力,從而減少養殖過程中的抗生素使用量。
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調節肉鴨胃腸道菌群生態平衡,提高機體對飼料營養物質的轉化吸收率,從而提高肉鴨生長性能。劉曉琳等研究發現,添加0.05%枯草芽孢桿菌飼喂櫻桃谷鴨,在試驗全過程對肉鴨生長性能都有促進作用[6]。韓廷義將0.5%枯草芽孢桿菌微生態制劑添加入飼料中飼喂櫻桃谷鴨,發現肉鴨采食添加了0.5%枯草芽孢桿菌微生態制劑的飼料后,體重明顯增加,此次試驗末期體重提高15.52%,降低料重比達7.69%[7]。胡振華等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桿菌的添加可以降低42 日齡肉鴨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8]。劉愛君等發現,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可有效提高肉鴨生產能力,降低養殖成本,增加收益[9]。
益生菌可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肉鴨免疫功能。國外有關研究報道,用于評價禽類免疫狀況常用指標是免疫器官的重量。禽類主要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和脾臟等。胡振華等[8]、趙娜等[10]、謝麗曲等[11]等研究表明,肉鴨飼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等單一益生菌或者復合菌對免疫器官的發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另外,還有些益生菌可以刺激肉鴨體內免疫調節因子的形成,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高機體整體的免疫水平,從而達到提高肉鴨抗病力的功能。
在養殖過程中,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導致一些病原菌進入肉鴨腸道。進入腸道的病原菌通過產生毒素和有害物質會抑制腸道其他微生物繁衍,致使腸道內微生物失去生態平衡。益生菌的添加可以在抑制腸道有害菌的同時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從而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生態平衡的作用。劉芳丹[12]、Li 等[13]等研究發現,在肉鴨飼喂過程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能顯著增加肉鴨盲腸菌落總數及芽孢桿菌、乳酸菌數量,抑制大腸桿菌的繁殖。這說明枯草芽孢桿菌能在肉鴨腸道內定植,通過平衡肉鴨腸道微生物菌群,發揮益生作用。肉鴨飼喂過程中添加乳酸菌可抑制腸道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的增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腸道功能紊亂,提高腸道健康水平。
隨著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對畜禽糞污處理越來越重視。畜禽排泄物產生的氨氣、硫化氫氣體及棚舍內的病原微生物,不僅會對動物機體造成傷害,還能形成大氣污染,出現環保問題。研究表明,飼料添加益生菌不僅可以抑制肉鴨腸道內有害菌的繁殖,還可利用鴨消化道內多余的有害物質分解含氮、硫等有害氣體化合物,從而減少排泄物中氨氣、硫化氫及其他有害物質的產生,起到凈化禽舍環境,保護生態的作用。席磊等[14]發現,將益生菌添加入肉鴨飼料中可以使鴨舍內氨氣濃度及有害菌數顯著下降。國內學者朱振等[15]、龔萍等[16]發現,將枯草芽孢桿菌作為飼料添加劑添加到飼料中可使舍內氨氣濃度下降6%以上,病原微生物下降明顯。
益生菌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雖然經過了一定的發展階段,技術方面日漸成熟,但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大量問題,如監管難度大,菌種易失活等。
益生菌的研究應用雖有時間較長,但在菌種選育方面仍然存在種屬差異性,即來源于不同物種的菌種相互之間定植效果仍不理想。如乳酸桿菌類,目前報道的已有200 種以上,這些菌種分離自雞、豬等不同動物體內,研究表明,將分離自雞的菌種應用于豬,定植效果不明顯,對動物生長性能等影響不顯著,致使益生菌類產品的效果不能充分體現。
益生菌是活菌制劑,一般生命周期比較短。另外,除了益生菌本身的生理因素,飼料加工過程中的高溫制粒處理及大范圍的機械攪拌、動物腸道微環境、使用抗生素等都會造成菌種失活,失去功效。
在獸藥飼料應用領域,益生菌類產品的生產批準文號是作為飼料添加劑的形式進行審批的,所用標準都是企業標準,而且益生菌類產品自從問世至今出現的種類越來越多,造成良莠不齊現象,給市場監管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綜上所述,雖然益生菌類飼料添加劑還存在一定問題,但其在提高肉鴨生長性能、增強肉鴨免疫功能、調節肉鴨腸道菌群生態平衡及改善養殖環境,凈化禽舍衛生,保護生態等方面功效顯著,深受廣大養殖戶的喜愛。用益生菌代替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對促進我國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雖然針對于益生菌的研究已經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階段,但相對國際上的一些前沿研究,我國對益生菌的研究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我國在使用益生菌方面還沒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標準應用體系,也沒有出臺嚴格的法律法規進行管控,為益生菌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