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杜成亮
(1,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農業農村局新天畜牧獸醫站 734500;2,甘肅省民樂縣農業農村局新天畜牧獸醫站 734500)
伴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家禽養殖業的發展規模日趨擴大,養殖密度大大增加。在家禽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常見疾病的發生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給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經濟損失。而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養殖產業難以克服的一大障礙,雖然該病的致死率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在雞群中較長的發病周期和極強的傳染性備受關注,一方面,幼年雞群感染后免疫力會大大降低,容易感染多種疾病,造成并發癥,造成群體性死亡;另一方面,它還可以影響成年雞群的產蛋率,給養殖戶帶來一系列的經濟損失。而且雞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發生,非常容易造成雞群大面積感染,在及時診斷和治療后,癥狀能很快得到緩解,但很難做到藥到病除,復發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我們在雞群飼養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
病雞在患上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后常出現精神狀態不佳,雞毛凌亂不堪,食欲不振,不想進食,不想喝水的狀況,主要表現呼吸系統不適,初期會有大量清鼻涕流出,并伴隨打噴嚏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遲和病情的加重,鼻涕逐漸變得濃稠,甚至對鼻孔造成堵塞,并抑制不住地流眼淚,眼瞼下部常被打濕,病雞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并伴有不停甩頭的動作。晚上氣溫降低,患病雞群的呼吸聲變得更加嚴重,時常發出像青蛙一樣的濕啰音[1]。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并不會立刻發病,在患病群體內的潛伏期少則10d,多則可以達到21d,患病周期也非常長,可以達到3 個多月。該病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患病雞群的生長發育,在其感染后的患病周期內,我們看到雞的重量并不會增加,時間長了反而有所降低;對處在生殖期間的蛋雞來說,產蛋數量會大幅降低,而且病雞蛋殼顏色相比正常雞蛋要淺很多。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并不受季節的影響,春夏秋冬都有患病的可能。但由于病雞對寒冷天氣的抵抗力較弱,在氣溫較低的初春或冬天發病會更加嚴重,陰雨天氣也會對患病雞群的呼吸狀況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寒冷狀態下患病雞群常抱團取暖,導致呼吸不暢、窒息死亡。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敗血型支原體的感染誘發的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呼吸道疾病[2],而支原體的傳播可以通過接觸到的飼料、飲水、工具、空氣、糞便等進行接觸性傳播,還可以通過雞蛋進行直接傳播。但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和發生與季節沒有直接聯系,但在初春和冬季,由于氣候多變和溫差大,雞群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發該病的流行。另外,養殖場的管理情況也跟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果雞舍環境陰冷、常年不見陽光、通風狀況差、飼養種群數超過雞舍承受密度、衛生條件差、飲食不均衡、不注重疾病預防等都可能成為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誘發因子。同時,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易控制,但不易根治,病雞在服用相關藥物后可能癥狀會有所減輕,但在停止服藥后,病狀可能會出現反復或加重的情況,因此,該病常與其他疾病共同發生,為該病的診斷和防治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嚴重損害了雞群健康,給養殖戶造成毀滅性打擊。
解剖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死雞可以發現,它們大多數都十分瘦小,且發育不完全,呼吸系統存在嚴重的病變。大多數病死雞的鼻腔中存在黏稠、渾濁并帶有一定惡臭味的液體,喉頭和氣管有明顯的水腫,表面黏膜附著有大量滲出物,甚至伴有出血。氣管中還有一些灰白色的分泌物堆積。病死雞氣囊壁明顯加厚,為不透明的念珠狀表面,解剖病死雞時發現,其內臟往往都粘連附著在一起難以分離,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腫大和炎癥[3]。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常伴有較長時間的潛伏期,倘若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及時發現并診斷出病雞病因,極易發生健康雞和病雞相互感染,造成雞慢性和呼吸道疾病的大面積爆發。因此,如發現雞群中的異樣,應結合養殖地前段時間的管理過程和雞群病癥,科學診斷,爭取及時止損,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和大面積流行。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支原體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以采用革蘭氏染色法對病原進行初步判斷,首先從病死雞病變組織和血液進行細菌常規提取分離,制成成片后進行革蘭氏染色,如果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特征并不明顯,我們可以繼續用吉姆薩染色劑對玻片進行染色,可以清楚地看到病原體在顯微鏡下的多種形態,有球狀、桿狀或螺旋狀,結合這種診斷結果可以判斷引起該病的病原體確實為支原體,可以將這種粉碎的病原組織接種到支原體培養基上進行生化培養,控制一定的溫濕度等條件,進行病原菌落的進一步觀察和鑒定。
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用對應藥物抑制病癥,但并不能根除,停止用藥后癥狀容易反復,因此,應盡量從最初的源頭抑制該病的發生,避免慢性呼吸道疾病大面積爆發,這樣既有利于雞群生長發育、健康成長,還能將養殖戶利益最大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雞慢性和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雞舍要通風、透光,并進行氣體交換,其次,保證雞舍衛生,經常殺菌消毒,另外,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通過雞群鼻涕黏液或分泌物進行接觸性傳染,經常對水槽、飼料槽等工具等進行消毒、殺菌。經常監測雞群身體特征,將病雞和健康雞分離,將幼年雞群和成年雞群分開。在飼養過程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等必需物質,均衡飼養、健康飲食,增強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最重要的一點是應按照相關要求對雞群按時注射疫苗,增強免疫力。
在發現雞群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后,應迅速將病雞與健康雞群進行隔離,并對雞舍環境進行及時的消毒處理。對病死雞應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發生再次感染。針對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雞群,需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研究證明,青霉素這類抗生素對該病沒有抵抗效果,可以使用紅霉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進行有效防治,群體性感染,可以在飼料中加入多西環素或土霉素連續使用7d,直到發病情況基本被抑制,我們還可以繼續強化治療3d 左右,起到根治效果;發病比較嚴重的病雞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注射一定濃度的氟苯尼考藥物,還可以通過中藥鞏固治療,將茯苓、桔梗、杏仁、陳皮等磨成粉末,與清水混合飲用,直到病癥徹底消失。
針對養殖過程中雞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們應給予高度重視,健康飼養,科學管理,積極預防,發現病情后及時診斷、治療,在保證雞群健康成長的同時為養殖者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