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戰毅 況 凱
百色市位于廣西西部,北與貴州省接壤,西與云南省毗鄰,南與越南交界,是我國西南地區出海出境的便捷大通道,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運營好管理好百色區域內高速公路,確保西部陸海大通道暢通無阻、安全舒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快樂出行需求,是廣西交通投資集團百色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色公司)重大而光榮的使命。
百色公司管養的高速公路穿越在我國西南地區崇山峻嶺之中,地質條件與氣候環境十分惡劣,交通狀況和行車環境比較復雜,主要體現出“一長、二多、三高”特點。一長:管養里程長。目前百色公司管養總里程688公里,預計2年后將達到1 200公里以上,是廣西運營里程最長的管養單位。二多:橋梁多、隧道多。全路段橋隧比達31.07%,其中樂百路橋隧比高達53.34%。全路段共有隧道114座,其中,特長隧道5座,長隧道21座,隧道總里程186.66公里。三高:高落差、高溫差、高邊坡。路段最高點和最低點海撥高差達到784米,晝夜溫差達20℃,最高上邊坡高度達135米。

▲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高速公路”的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舊州立交
百色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了區域內高速公路應急救援必然面臨較大困難和挑戰。一是事故多發,救援任務重。由于自然環境惡劣、路況復雜,容易導致事故多發。以隆林至百色高速為例,該路段全長177.849公里,2021年車流量388.52萬輛,發生各類事故183起,涉及事故車輛302輛。二是自身救援力量不足。由于里程長、站點少,致使任務多、隊員少。百色公司所轄路段設置應急救援站點8個,現有清障救援隊員46人,配置清障救援車輛15輛。每個站點管轄半徑約60公里,按照正常行進速度,從現有站點到達最遠救援點約99公里,耗時約80分鐘(以限速80公里/時計算);救援人員每百公里配備約7人,這些人員除承擔清障救援任務外,還擔負日常道路巡查、路產路權維護、涉路施工安全檢查、隧道消防巡查以及其他應急處置等任務。三是社會化車輛救援市場不發達。一方面,百色屬欠發達地區,當地具備車輛救援資質的市場主體不多;另一方面,廣西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收費標準制定于2005年,收費標準遠低于實際成本,導致社會救援力量參與動力不足。四是救援聯動效應不強,效率不高。應急救援管理涉及警路企等多個業務部門,由于條塊分割、力量分散,遇有重大突發事件,任何一方到位遲滯、配合不好,都會拉低整體救援處置效率。
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2019年以來,百色公司積極探索推行“1+N”應急救援管理模式,構建起區域內大應急、寬救援格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以“警路企”黨建紅色聯盟為引領,構建完善“1+N”應急救援管理體系。2019年10月,百色高速“警路企”聯動單位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以高速公路管理為依托,以高速交警、路政、運營企業基層黨組織為主體,在全區率先創建了“警路企”黨建紅色聯盟?!熬菲蟆比揭?個黨委(黨總支)為中心、38個黨支部為主力、559名黨員干部為先鋒,組成了堅強有力的紅色聯盟戰斗堡壘,形成了“組織共建、發展共謀、事務共商、活動共辦,屬地同駐、道路同巡、資源同享、發展同創,管控聯勤、事故聯防、治安聯控、應急聯動”的“四共四同四聯”工作機制;實現了“一路三方、凝心聚力、協同共治、平安暢通”的管理目標。2020年12月,全區“警路企”黨建紅色聯盟工作現場會在百色召開,“百色模式”在全區推廣。
在深化“警路企”黨建紅色聯盟基礎上,百色公司拓寬共管共治范圍,加強與交通、氣象、衛生防疫和應急管理等部門的協調協作,按需交換涉路數據,聯合開展應急處置,形成了多方發力、齊抓共管、一體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以數字化監控中心為依托,搭建“1+N”聯合應急指揮平臺。為實現高速公路運營可視化、實時化、數字化管理,2019年11月,百色公司投資建成數字化運營管理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以智慧運營管理平臺為主架,集成道路監控、設備巡檢、事件預警等功能,對百色公司管轄路段進行智能化管理、監控和指揮。
為適應運營管理和應急救援需要,“警路企”三方分別派駐人員到監控中心值班,及時將監控中心升級為聯合指揮大廳,并整合接入公安交警“高安管”平臺、“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監管平臺、隧道智慧運營管理平臺、高邊坡監控平臺等。
——“高安管”平臺。百色“警路企”聯盟在全國率先研發“高安管”平臺,集高速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整改、交通違法整治、涉路行政審批、事故高效處理于一體,為應急聯動、快速處置、協同合作搭建了智能高效通道。該平臺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創新項目二等獎、百色市公安局創新項目一等獎。
——“會說話的隧道”。“會說話的隧道”可對隧道內的設備進行日常巡檢,對隧道內異常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報警?!熬菲蟆比娇筛鶕缶崾荆皶r采取相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自2020年7月啟用以來,智能隧道系統日均接受異常報警信息230件,報警準確率達99.7%,有效處理突發事件124起,保障了隧道內的行車安全。
——“高邊坡監控”平臺。為加強高速公路高危邊坡信息化統一管理,“高邊坡監控”平臺集成邊坡實時監測預警、基礎數據管理、日常養護管理、監測數據分析等功能,并將邊坡監測信息實時傳輸到公司指揮大廳。2020年10月1日,高邊坡監控平臺實時監測到凌云服務區附近山體滑坡塌方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中斷。百色“警路企”聯合指揮調度中心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調度應急聯動隊伍迅速前往處置,實現了塌方路段的快速分流、快速救援和快速清障。
以提升應急處置效率為目標,充實優化“1+N”聯勤聯動力量。針對高速交警警力有限、不能滿足現場交通違法處理需求的實際,“警路企”三方靈活安排、互相補位、優化充實力量,構建起三方聯勤聯動運行新機制。采取的措施:一是前方采集推送,后臺執法查處。百色公司路巡人員通過運用“高安管”平臺等科技信息化管理工具,采集違法停車、占道行駛等路面動態交通違法信息,推送公安交警部門及時查處,實現轄區高速路段全天候、無死角管控,彌補了警力不足、違法處置不及時的缺陷,提升了路段交通秩序管控效能。今年以來,百色公司移交違法行為已達302起。二是錯峰巡查,滾動執勤。根據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潮汐變化、事故多發路段路況、重點車輛通行情況,制定“警路企”聯勤安排表,三方單位按照安排表錯峰巡查,有效整合“警路企”路面巡查力量,實施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的路面管控措施。今年以來,“警路企”三方共同開展道路巡查2 925次,累計行車達33.2萬公里,消除各類行車安全隱患1 901起。三是小事故快處理。針對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容易造成二次事故的情況,“警路企”三方本著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初衷,試點授權百色公司應急排障人員利用“高安管”事故快處功能處置輕微交通事故。今年以來,百色公司排障人員快速處理輕微事故16次,有效保障了高速公路安全暢通以及車輛司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事故車主的高度認可。百色“警路企”應急救援案例入選2019年全國“平安交通”創新案例“優秀案例”,“警路企”聯勤聯動先進經驗亮相第二屆全國高速公路救援管理與服務年會。

▲ 百色公司應急救援隊伍整裝待發
以自有應急救援隊伍為主體、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形成“1+N”多元救援格局。為彌補自身救援力量不足,更好地提升應急處置效率,百色公司堅持兩手抓,一手抓自身力量建設,一手抓社會救援力量的引入與規范。
一是打造自身過硬的應急救援隊伍。百色公司采取把好隊員入口關、加強業務培訓、實施導師帶徒制度、樹立陳朝光等愛崗敬業精技先進典型、推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等措施,打造過硬應急救援隊伍。在應急救援實戰和全國性業務比賽中,公司選出的代表連續參加七屆中國清障車操作技能爭霸賽,連續五屆獲得救援公交大巴比賽第一名。
二是引入規范社會救援力量。百色公司通過競爭性考評,將具備合法救援資質、有一定規模、設備齊全、人員充足、力量雄厚的社會救援企業納入高速公路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合格的社會救援力量數據庫;與進庫主體簽訂《高速公路清障施救服務規范管理承諾書》,進行必要的安全和技能交底培訓;建立在庫救援力量考核標準,加強現場監管,定期開展回訪考核,不斷規范作業行為和服務標準;每年對在庫主體進行更新,對考核不合格的及時清理出庫,并及時補充新的合格力量進庫。目前,百色高速公路吸納地方救援隊伍8支、救援人員52名、救援車輛37輛。內外力量結合,大大充實了公司整體救援力量,既提高了應急效率,又節省了救援成本。
三是加強對社會救援力量的監管。對于未經公司派遣的其他未入庫社會救援力量,公司并未放任不管,而是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加強巡查監管,糾正不安全不規范作業行為;對違反作業規程和安全要求的,通過“高安管”系統及時上報交警處理。
經過2年多的探索實踐,百色公司“1+N”應急救援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一是應急處置效率顯著提高,突發事件30分鐘到場率從過去的48.6%上升到71.3%;2小時內完成應急處置率從46.3%上升到80.7%。二是降本增效十分明顯。由于廣西高速公路排障收費標準相對較低,公司應急救援隊伍每次救援在經濟上都是虧損的。公司通過改革引入社會力量后,年均減少人力成本280余萬元,減少排障車輛使用成本20余萬元。三是交通安全系數大幅提升。公司推行“1+N”應急救援模式后,事故救援處置效率提高28.8%,交通中斷時長降低39.2%,二次事故發生率降低50%,實現了零安全生產死亡、零責任事故、零有理投訴的“三零”目標,切實保障了廣西西部陸海通道的安全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