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理論學習中心組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會議總結了振奮人心的非凡成就,擘畫了波瀾壯闊的發展藍圖,描繪了逐夢前行的光明未來,彰顯了百年大黨初心不改的大情懷、復興圖強的大志向、引領時代的大擔當、兼濟天下的大格局。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不僅決定著中國的未來發展,也影響著人類的前途命運。特別是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復雜動蕩的背景下,黨的二十大展現出的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的成熟與自信,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勇氣與擔當,無疑給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了強大的穩定性。會議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為推動解決全球性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必將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景展示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這十年,我們黨面臨形勢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帶領十四億多中國人民沿著“五個必由之路”邁出的每一步,都將匯聚成中華民族昂揚奮進的時代洪流,在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中奔涌向前。
新時代十年,是“奮進十年”——面對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奮發有為、銳意進取,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是“創新十年”——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勇涉險灘、攻堅克難,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提振了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技術創新擺脫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低端鎖定”的志氣;是“開放十年”——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全球發展倡議逐步落地落實,對外開放格局范圍更大、領域更寬、層次更深;是“幸福十年”——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民造福”感召人心,“人民至上”情暖世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

2022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并舉行隆重頒授儀式。(新華社圖片)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不僅讓中國人民為之自豪,也讓世界為之贊嘆。許多外國政黨政要在祝賀我們黨二十大勝利召開和習近平同志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賀電賀函中,高度評價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袖魅力,表示習近平同志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充分體現了中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英明領袖的高度信任和無比敬重”,盛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帶領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為世界作出的突出貢獻,稱“中國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令人欽佩”,“為世界各國樹立了學習榜樣”,“中國已成為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的優秀典范,為發展中國家推動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動力”。

2022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與非洲國家駐華使節集體交流對話。(中聯部圖片)
“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見前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才能找到通向勝利的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鞭辟入里地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并從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淀中汲取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以全新的邏輯起點和理論建構為馬克思主義注入了鮮活豐富的時代和實踐內涵,使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真理在21世紀世界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熠熠生輝。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六個必須堅持”,深刻揭示了這一科學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為世界社會主義力量推進理論創新提供了重要借鑒。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中流砥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黨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有力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在2022年7月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論壇上,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普遍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豐富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為科學社會主義開辟道路方面處于先鋒地位,鼓舞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的信心和決心。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彰顯中國共產黨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堅定意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能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堅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帶領中國人民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進一步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彰顯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向世界宣告:歷史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馬克思主義生機勃勃,社會主義前途無限。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深入闡釋,從時間維度作出“兩步走”戰略安排,從內涵維度闡明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從戰略維度明確各個領域實踐路徑,必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為外國政黨克服思想理論之困、道路選擇之惑、國家發展之難提供重要借鑒,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切合中國實際,著眼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精準規劃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新視角和新路徑。堅持獨立自主,始終把發展模式選擇權和國家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看到光明前景。堅持增進人民福祉,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與以資本為中心、兩極分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老路形成鮮明對比。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摒棄“先發展后治理”的傳統模式,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超越了“過度消費”“盲目擴張”“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異化”發展模式。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和平而非戰爭、掠奪的方式推進的大規模現代化,是一條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共贏之路,為人類發展道路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2022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第二屆中國—太平洋島國政黨對話會,會議主題為“加強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發展”。(中聯部圖片)
近年來,中聯部和地方黨委共同舉辦14場“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地方的實踐”專題宣介會,系統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生動實踐。外國政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和建設經驗高度關注,普遍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球現代化理論的創新和突破,必將給世界各國提供重要啟示和借鑒。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和拓展,將進一步鼓舞廣大發展中國家政黨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以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實踐共同創造和豐富人類文明新形態。
發展是硬道理,不僅是中國的硬道理,而且是世界的硬道理。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不斷積聚的背景下,發展新機遇對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來說都更加可貴。黨的二十大再次向世界發出發展強音,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再次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力展現了中國這艘巨輪將始終朝著確定的方向,不會偏航,更不會轉向,以自身新發展為全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隨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十四億多人口的巨大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必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市場和更多發展機遇。外國政黨在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賀電賀函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將為中國踏上繁榮強大的新征程、開創引領世界發展穩定的新機遇擘畫宏偉藍圖。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黨的二十大再次向世界發出開放強音,清晰表明中國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筑墻設壘”“脫鉤斷鏈”,不論世界如何變化,中國開放的決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也有扎實穩健的政策安排,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到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再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的一系列舉措,必將為促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大而持續的動能。
黨的對外工作將勇擔時代使命,積極主動作為,通過加強與各國政黨等交往交流,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廣泛落地,為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匯聚更多力量。用好“一帶一路”政黨共商機制,進一步凝聚沿線國家朝野政黨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共識,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政黨深入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從思想理念、政策規劃、治理實踐等層面深化發展合作,助力開拓南南合作的廣闊空間。配合我國參加的各類國際組織機制性會議,舉辦政黨、民間等多邊對話活動,完善合作機制、增強合作動力。發揮對外經濟聯絡平臺作用,融合有關部門和地方的對外交往需求,繼續辦好政商對話、中外企業對接活動,助力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實現共同發展。

2022年7月11日,由“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微笑兒童項目啟動儀式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中聯部圖片)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也是世界之中國。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秉持何種立場、發揮何種作用。黨的二十大闡明了人類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時代特征,作出“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類前途終歸光明”的有力論斷,表明了中國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鮮明立場,并呼吁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這些擲地有聲的中國主張,彰顯出百年大黨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從容不迫與戰略定力,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中國的發展置于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中、把中國的命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折射出中國共產黨胸懷天下的國際觀和人類社會的整體觀,為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甚至“裂變”風險的世界注入了確定性和正能量。
胸懷天下者,朋友遍天下。目前,中國共產黨同世界上600多個不同類型的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著聯系,搭建起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我們將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原則基礎上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政黨引領的特色、思想交流的特色、做人的工作的特色,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深交好朋友,不斷鞏固拓展中國共產黨的“朋友圈”,以夯實完善全球政黨伙伴關系助力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繼續發揮黨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優勢,鞏固深化政黨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有機結合的“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深化“政黨+”交流與務實合作,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著眼堅定維護我國核心利益,通過政黨對話機制等與相關國家深化溝通、增信釋疑,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對外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學習、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三個務必”,把握歷史主動,埋頭苦干、奮勇前進,不斷拓展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強工作的特色和優勢,不斷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譜寫黨的對外工作時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