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唐文升 李玲燕 范鋒 趙藹霞 尤民賢
(臺州市黃巖區畜牧獸醫所,浙江臺州 318020)
在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發展的過程中,飼養密度的增大,導致患傳染病概率的升高。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是提高生豬健康水平和養殖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養殖場大多采用噴霧消毒的方式對豬場進行消毒,但是市面上消毒參差不齊,使用配方也各不相同,因此,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及消毒方案成為關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豬場常見的消毒液,及其使用注意事項,并針對不同消毒液對豬場環境消毒效果進行分析,希望能幫助豬場進行有效消毒,減少盲目消毒的現象。
碘和碘伏是目前豬場比較常用的碘制消毒液,常用于皮膚和傷口的消毒,也用于車輛、養豬用具和欄舍的消毒。碘和碘伏主要對病毒霉菌、原蟲細菌等有很好的滅殺作用。但儲存條件要求高,不能在有光照的地點存放,需避光保存。
醛類常見的種類有甲醛和戊二醛,主要消毒機制為烷基化作用,即細菌內的蛋白和核酸的氨基會與甲醛中的醛基結合,發生反應后破壞細菌和病毒分子的活性,導致細菌和病毒死亡。甲醛味道比較刺激,但是滲透力強,殺菌效果好,對細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殺滅效果,一般用于熏蒸或者浸泡[1]。戊二醛味道比較小,多用于豬場周圍的環境或者活豬體表消毒。
常用于飲用水的消毒。最常用的為漂白粉和次氯酸鈉消毒液,其消毒原理是對菌體蛋白的基團進行破壞,或者氧化菌體蛋白的基團,結合蛋白中的氨基,從而導致蛋白變性。殺菌作用明顯,對細菌芽孢、病毒等都有較好的效果。但刺激性比較強,揮發性強。
消毒原理是與有機物結合釋放氧,活性基氧化后起到消毒作用。過氧乙酸、過氧化氫、臭氧是比較常見的過氧化氫類消毒液。其中過氧乙酸殺菌能力最強,使用也最為廣泛。該類消毒液對細菌、病原體等都有很好的滅殺效果[2]。但酸味的刺激性比較明顯,揮發性強,會腐蝕豬舍。常用的消毒方式是浸泡、噴灑、涂抹。
季銨鹽消毒液在養豬場主要用于工作人員、欄舍、外部環境和設施的消毒。其消毒原理是季銨鹽在菌體表面通過疏水基滲入脂層,導致細胞壁通透性改變,胞內物質泄漏從而導致菌體死亡。可分為單鏈和雙鏈兩種不同化學結構的消毒液。單鏈沒有刺激性味道、毒性比較低,安全性好,對病原體、病毒都有殺滅的效果。雙鏈結構的消毒液具有單鏈結構的所有優點,殺菌效果比單鏈更強,但滲透力差。
最常用的消毒液是燒堿、生石灰。其消毒原理是水解細菌中的核酸和蛋白物,使細胞整體結構受損,對代謝機能進行控制,分解細菌中的糖,殺死細菌。堿類消毒液的優點是應用廣泛、成本低、穩定性和滲透性都特別強。堿對病毒和細菌的殺滅都比較強,可以滅殺細菌等病原體。同時,還具有去除污染的作用。缺點是有很強的腐蝕性。如燒堿只能在空欄時使用。
石炭酸消毒液常用于豬場周圍環境的消毒,如豬場道路、院門、圍墻周圍等。該類消毒液成本低、滲透性強,但在病原體的消殺效果上比較差,對細菌有一定的消毒效果,對芽孢的效果較差。且刺激性氣味較大,在使用過程中,對消殺物體的腐蝕性比較強。
2.1.1 執行全進全出制度
為達到豬場消毒效果,必須采用全進全出的制度,在制度執行過程中,所有的豬要全部清空或者轉移出去,等消殺結束后再全部趕回。豬舍用品和雜物都要全部清理出去,等消毒結束后再搬入,如料槽、補料器等設備物品。同時還要將墊料、排泄物等清理干凈,確保整體豬舍干凈整潔。
豬體表脫落物和分泌物是病原體集中的部分,必須清除干凈。同時,在生產中產生的血液、胎衣等有機物也必須清理干凈。如這些有機物清理不徹底,則各種消毒液的滅殺效果都很差,清除細菌和病毒的效果都不明顯,是豬健康成長的安全隱患。消毒液必須完全接觸到細菌或者病毒才能發揮作用,只是簡單的噴灑并不能完全地發揮消毒液的作用。如果不能發揮消毒液的作用,就需要反復消毒,多次沖洗和消毒會增加養豬場的成本。在消毒前,如果沒有全部移除養豬場的設備,貌似消毒很徹底,實際設備上還有很多病原體[3]。因此,在清洗消毒前,必須將附屬的設施設備全部清理干凈,暴露在消毒液下,才能使消毒液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
在豬場生活區、道路、飼養人員等環境中,病原微生物更為復雜。如果不是全封閉的廠區,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入侵到豬場。因此,每周必須選用低毒、高效的消毒液對豬場周圍滅殺2 次。
豬飲用水的干凈與否決定豬感染疾病概率的高低,如果飲用水不干凈,會對豬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日常投喂過程中,抗生素、保健品的殘留會對飲用水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經常對飲用水的管網、飲水設備、水管、水箱體等進行消毒。
3.1.1 試驗材料
消毒液A:20%濃戊二醛溶液,按說明900mL 濃戊二醛溶液倒入30kg 水充分混勻配成3%的消毒液備用;消毒液B:41.0%~49.0%復合酚,按說明600mL復合酚溶液倒入30kg 水中充分混勻配成2%的消毒液備用;消毒液C:20%二氯異氰脲酸鈉粉,按說明30g 倒入30kg 水中充分混勻配成:每1L 1g 消毒液備用;6.25%生石灰,5∶80 稀釋備用;普通營養瓊脂、麥康凱瓊脂培養基。
3.1.2 試驗方法
實驗時間:實驗于2021 年11 月5 日在本地兩個不同豬場進行。
采集點:Ⅰ場空白對照,消毒液A,消毒液B 和消毒液C 4 個欄舍;Ⅱ場空白對照,消毒液A,消毒液B 和消毒液C 4 個欄舍(表1)。用無菌紗布對硬質地板表面進行5 點(豬舍4 個角落加對角線焦點)采樣,采樣的表面包括料槽、地面的4 個角落,墻壁的4 角,欄舍的表面,窗戶的內外,電風扇的各個角落,電線桿支架[4]。每場消毒前后進行采樣,每次采樣后接種于麥康凱培養基和普通培養基,培養后計數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

表1 A、B、C 三種消毒程序
表2 為經過消毒前后對Ⅰ場,Ⅱ場消毒前、后采樣,在麥康凱培養基和普通培養基上培養、計數得到的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從表中可以看出,大腸桿菌數量消毒后與消毒前相比,消毒液A 消毒后未檢出,消毒液B 在Ⅰ場降低了4 個數量級,而在Ⅱ場卻升高了1 個數量級,消毒液C 在兩個場均升高了1 個數量級。細菌總數消毒后與消毒前相比,消毒液A 消毒后未檢出,消毒液B 在Ⅰ場降低了4 個數量級,Ⅱ場降低了2 個數量級,消毒液C 在兩個場降低1 個數量級左右。

表2 消毒前后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 單位:CFU/mL
綜上所述,通過對兩個不同豬場采用3 種不同消毒液進行消毒,經過對比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消毒液A 的大腸桿菌和菌落總數消毒效果優于消毒液B、C。為了更好的實現豬場養殖,需要選擇合適的消毒劑進行消毒,目前市場上有多種的豬場消毒液在售賣,各種的消毒液都因為消毒的原理不同而有不同的消毒效果和使用場所,合適的消毒液對病原體的入侵有全面的控制效果,能有效地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從而提升養豬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