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決策屬于天賦人權,而國家和政府可以創造促進生育、適合生育的社會條件和環境。在鼓勵生育上,國家應該承擔更大責任,走國家福利、公共服務和社會協作的柔性干預路線。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穆光宗
除了生育成本,養育成本、結婚成本都讓很多年輕人有所顧慮。政府首先要盡快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比如發放生育補助,加大生育支持力度,使之能夠對年輕人形成足夠的吸引力。
——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呂紅平
如何建立自愿原則下的延遲退休,開拓老年就業市場,讓年輕的老人能更積極參與到社會運行當中,是一個比讓人們快速多生孩子更容易見效的方法。只有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與實行積極老齡化政策雙管齊下,人口問題才不會讓人擔心和焦慮。
——電視節目主持人 白巖松
中國人口數據的變化,基本還是符合人口發展規律的。人口凈增長量的減少,背后是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發展等一系列變化。對此,我們有足夠的政策儲備和預期,當然也不妨借鑒一下發達國家的類似經驗,以更好應對人口局面變化。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 原新
塑造生育友好、兒童友好、家庭友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也至關重要。隨著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的興起,部分年輕人可能選擇逃避生育子女所帶來的家庭責任。引導社會輿論對戀愛、婚姻、親情、家庭的正面宣傳,有利于促進人們對穩固家庭關系的向往,從而提升生育意愿。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舸
我們應該為女性提供更友好的工作環境,可以考慮實行彈性辦公和在家辦公,提倡企業允許員工靈活地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尤其是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在家辦公。
——攜程集團創始人 梁建章
針對兒童照顧、老人照顧負擔重的青年群體,應健全政府、企業和社區聯動機制,建立靈活就業的政策、工作分享計劃和社會保險項目支持,促進家務外包市場的發展,迎合其兼職工作或小時工作的需求。
——江蘇省政協委員 曹信邦
我們部門一共一百多個人,研發就只有我一個女生,如果政策可以規定一下企業招聘女性員工的最低比例的話,職場對女性就會友好很多,生育率可能就上去了。
——微博網友 一只胡蘿北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