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夢瑩
(陜西地建土地勘測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極其復雜,直接關系著我國農業的穩定發展,因此,我國對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十分重視,已將農田水利工程確定為建設工程中的核心重點,極大地帶動了農田水利工程的進步和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是項目穩定開展的核心關鍵,近年來,隨著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不斷發展,對于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當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最大限度地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
在我國農業一直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甚至農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命脈,對國家穩定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在社會建設與發展中,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不僅可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保障糧食產量、質量。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水資源匱乏已經成了最大的問題之一,甚至在我國一些地區中還存在飲水困難等問題,進而影響到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為促進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全面提升農業自然抗災能力。如對于部分比較干旱的區域,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工作以減少經濟損失等問題。
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夠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支持,全面提升農業水平,強化農業自然災害抵御能力,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發展民生的核心關鍵,在國民經濟和農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經濟增長,從而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設計的科學合理,關系著水利工程建設的正常、穩定使用,其意義重大,高質量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利于我國農業的穩健發展。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過程中,需充分考量實際地理環境,結合水利規劃要求和周邊資源,科學、合理地設計工程規劃,以便為農業經濟的穩定、長遠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從而更好地帶動其他產業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首先要滿足建設和運營的基本要求,工程的設計方案必須能夠滿足工程的任務和規模,達到工程的預期運行目標。其次,項目的設計必須滿足整個項目的安全運行,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在江河、湖泊等水利工程的設計中,通常必須考慮洪水、地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如果工程竣工后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導致工程被摧毀,除了項目本身受到的損失以外,還會對江河湖泊下游的居民群眾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工程設計絕不可以千篇一律。水利工程應根據類型、布局和處理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設場地應當一次確定一個,根據地形和地質條件進行建筑設計和布局。在經濟發達地區,首先要確保項目的安全和環境影響,其次才是項目的投資。根據水利工程設計目的的不同,所設計的項目類型也是不同的。
在工程設計過程中,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建筑物的布局和施工要根據工程項目來安排,同時建筑物的布局和大小要有嚴謹科學的理論依據。
在以前的工作中,水利工程設計深度差異很大,后期深度越深,差異越大。因此,設計深度應滿足每個階段的要求,同一階段不同方案的設計深度應盡可能相似。水庫設計、壩址、壩型等方案只需臨時選擇,設計深度應以投資控制精度為基礎。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初期階段,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地形及路況考察是基本要求。如果在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早期階段充分考量、勘察實際的施工狀況,做好后續的施工準備,農田水利工程項目通常會正常、順利進行。一旦在農田水利工程初期沒有做好充足的初期勘查工作,那么很難獲取實際施工現場的地形及路況特征,這將會嚴重影響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進度,出現許多負面的影響,從而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無法保障,甚至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工程事故。此外,若建筑施工方忽視對地形及路況的考察和測量,僅僅憑預估值進行施工規劃,這是極其不合理的,會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的澆灌水平及質量大幅度降低。與此同時,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用水量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在初期做好充足的籌備工作,嚴格落實實地勘察工作,才能夠充分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穩定運轉,從而實現農業經濟快速增長。
規劃設計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至關重要,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關系著后期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果。若想使得農田水利工程高質量、高效率運轉,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至關重要,農田水利工程中的規劃設計也是我國建設部門高度重視的重要工作。然而,目前很多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規劃設計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規劃設計過程中,不重視對生態的影響,從而引發嚴重的生態破壞問題,此方式沒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開展水利工程項目的方式不值得提倡;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的初期階段沒有合理設計工程規劃,將建設點選在地質 災害的高發地段,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嚴重威脅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如果發生突發性的滑坡、地震等災害,農田水利工程將會出現嚴重的絕地現象。除此之外,工程建設中還有許多細枝末節的問題未被解決。例如,不具備科學性的工程規劃設計使得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轉成本投入增多,造成不必要的電力、水力資源浪費等等。以上問題均是由于農田水利工程不具備合理性、科學性的工程規劃設計,我國工程建設部門需高度重視,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現狀進行改進。
目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許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均不具備專業水平的技能,這也是節水灌溉技術無法有效開展的重要原因。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許多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技能也在逐漸發展,除了國內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外,許多國外的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能也逐漸被引入國內的農業生產領域。但是,由于從事農業生產的工作者所掌握和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落后,所以農業生產領域的生產成效不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見,節水灌溉技術也是關乎農田水利工程能否正常穩定開展的重要因素,若節水灌溉技術運用得當,能夠有效地提升水能資源的利用率。但是實際情況是,無論是滴灌技術還是噴灌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使用率都很低,節水灌溉技術很難得到有效地傳播和應用,從而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的水資源無法正常、高效運轉,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浪費。
農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勘測工作是整個工程建設的核心環節,相關規劃設計人員需充分地進行實地考察,并獲取多方面的數據信息進行考量評估,方可進行下一步的規劃設計。然而,當下有很多的農田水利工程忽視前期勘察的重要性,導致在規劃設計環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均是由于前期勘察工作未嚴格落實到位,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缺乏可行性的參考依據,從而嚴重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建設。因此,為了更好地達成高質量建設農田水利工程的目標,在農田水利工程項目開展前期應全面地進行實地勘察工作,其中包含地質、水文、土壤環境、地貌等,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項目地周邊的生態環境也是勘察的側重點,應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以前期的實地勘察數據為參考依據,設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實施方案,符合原有的規劃設計目標,充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穩定、充足的水源供應,從而使得農田水利工程項目保持可持續的正常運轉。
在農田水利工程前期勘察工作完成之后,便可進行規劃設計,這是一項具有很強技術性的重要環節。在規劃設計方案的過程中,相關設計工作者需多方面、多層次地進行考慮,以當地農業發展狀況、內部產業結構、自然條件為切入點,合理、科學地規劃設計方案,做到布局合理,致力于打造高質量、高覆蓋的農田水利工程式農田。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系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及民生,以惠民為總方針,確保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安全、高效。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需遵循一定的設計標準,農田水利工程以農田澆灌為主,其水利灌溉標準會隨著季節、河流徑流量及農作物種類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農田水利工程的澆灌量不能以常規經驗而定,需結合當地農田澆灌水源、實際水利設施狀況、當地的經濟條件等決定。從當下的農田水利工程來看,相關水利部門主要依據灌溉及抗旱天數來規劃設計農田水利灌溉標準。其中,抗旱天數是指正常灌溉供水條件下,降雨較少或者連續無雨的情況,可滿足農作物用水需求的天數。假如灌溉設施中水的存儲量能夠供給滿足80 天連續無雨天氣下的農業生產,則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標準即是80 天。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有其保證率,是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間能得到保證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數占總年數的百分比表示。占比百分數為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的保證率,用“P”表示,水源供給用水量的年份為m年,總年數是n,那么,灌溉保證率公式為p=[m/(n+1)]*100%。具體的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標準根據當地的地質水文、農作物情況而定。
一直以來,農田水利工程就是一項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的工程項目,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為了確保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需要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初期繪制樣稿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繪制樣稿是農田水利工程順利施工的參考依據,為農田水利工程的科學性、合理性提供充足的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結合繪制樣稿,制定規劃設計方案,需要全方位地實地勘察地形及路況,多維度地考量及審核,具體施工設計單位可以借助設計軟件對其科學性、合理性進行驗證,及時發現設計規劃中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為接下來進一步的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就農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的硬核指標是質量,工程建設的質量關系著農業的生產及經濟發展水平,高質量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實現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人員需要以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為重要指標開展后續工作。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規劃方案,設計從業人員需要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監管和維護工作。當農田水利工程開始正常運轉之后,水利工程的維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創建專業的養護小組,實時監測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轉狀態,使得農田水利工程持續保持高質量運轉,從而有效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提升農業產量及農業經濟水平。
5.4.1 以節水為目標
在農田水利工程發展中現代農田水利技術主要是建立在節水基礎上。通過從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和灌溉等階段入手,在制定合理化措施的基礎上結合當地自然環境情況,掌握農田作物具體信息,借助科學有效的方法將水資源灌溉到農田中,避免出現水資源浪費等問題,實現合理化使用目標,確保在有限水資源的基礎上展現最大的效益。因我國資源呈現緊缺特點,所以節約用水已經逐漸成為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發展的目標之一,目前現代農田水利技術中包含傳統地面灌溉、現代噴灌和滴灌等先進技術。尤其是通過改進與創新已經在地面灌溉技術節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4.2 確保農田用水分布合理性
在水庫灌區中通過做好流域水資源優化調度模型構建工作,實現對徑流水量的有效控制,同時也可以將儲蓄水量、灌區農作物種植結構等融合在一起,在強化輸水能力的同時實現全面分析目標,提升水資源利用有效性,保障資源配置合理性,加大對水資源的有效調度與管理,進而不斷提升供水質量。對于部分灌溉水源相對較多的區域,則需要做好灌溉區域中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聯系,確保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5.4.3 確保配水優化性
做好優化配水工作對提升用水效率等方面有著積極影響,在節水效果上也是比較突出的。如在我國一些地區存在水資源緊缺等情況,很容易產生用水供需矛盾等問題。而在現階段發展中調度用水、優化分配用水等制度的推行下,使得節水效果有了明顯提升。目前在國外一些國家中已經使用自動化灌水技術,但是因受到投資相對較大等因素的影響,在經濟效益方面并不明顯,所以也沒有全面推廣。而在我國微機自動控制灌溉用水已經逐漸推行,通過使用自動灌溉技術不僅可以提升灌溉效果,也可以實現節水目標,但是這一技術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在資金投入量方面相對較大。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業穩定、長遠發展,應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給予高度的重視,及時優化和改進建設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提升農田水資源的利用率,規劃設計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工程方案,不斷創新、優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技術,確保其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優勢及最大化利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