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廣旭
(邗江中等專業學校,225000,江蘇揚州)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完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信息化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得到了普遍認可。
中職機械加工技術作為一門技術性課程,在利用信息化教學時,要格外注意教學目標的清晰明確。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對教學內容作全面了解,明確學習內容的可操作性。教學目標是以整個教學活動為基準設置的,并且一切教學活動也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若是教學目標模糊不清,過于籠統,學生學習就會缺乏明確的指導。因此,為了能夠將信息化教學優勢充分體現出來,就要明確教學目標,以對教學起到絕對支撐作用。
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內容較為繁雜,為了確保信息化教學效果,根本條件是所應用的信息技術可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若出現信息化技術故障,就會導致教學資源失效,進而影響整個教學進程,讓信息化教學的實效性大打折扣。適用性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教師在授課前要對有關信息工具和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反復觀察二者是否匹配[1]。同時,也要考慮中職學生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特征有很大差異。綜合上述因素,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選擇信息化教學資源。
教學策略對教學質量影響很大,信息化技術作為先進的教學條件,更加需要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下實施。判斷教學策略是否科學合理,就要從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性等三方面因素予以考慮。教學策略確定后,要靈活應用。教學實質上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動態過程,雖然課前會編寫教案,但是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教學設計也需隨之變化,教師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才能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實踐表明,教學信息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上課熱情,促使學生在學習中高度集中注意力。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相關理論知識繁雜且枯燥無味,教師教學時采用多種合適的教學方法方可達到良好效果,但是依然會有一些學生不能理解[2]。并且,該課程的實踐性極強,需要學生反復實踐工藝操作,才能將基本流程掌握。同時,機械加工是較為細致而又龐大的工作,小到一個零件大到一個機械都是學生學習的范圍,課堂教學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限制。這樣就需要應用清晰直觀的教學方式授課,多媒體技術就巧妙地通過音頻圖像等將細碎繁雜的教學內容全方位清晰明確地展現給學生,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讓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專業知識技能。
例如,在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講授機械表面幾何特征的形成和相關影響因素時,如果沿用過去傳統教學,平鋪直敘概述相關概念,就會枯燥乏味,使課堂教學平添了諸多困難,學生難以掌握。因此,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機械表面幾何特征的形成利用三維立體軟件動態演示出來,再結合視頻將相關影響因素也一并呈現給學生。若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遇見學生不理解的,教師就可以操作鼠標反復操作,這樣就能加速學生對相關概念的掌握。在此基礎上,為了促進學生消化吸收,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自主演示動態過程,這樣學生就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教師進行觀察,發現學生的錯誤及時解決,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通過信息化多媒體顯示屏動態呈現出各個機械加工的細節,學生們不僅能直觀清晰地掌握主要流程,教師也更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3]。
中職機械專業所涉及的知識較多且繁雜,需要學生學習多門課程才能實際掌握,然而課時較短任務繁重,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下進行教學滲透,線上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打破了傳統教學課堂授課的形式,讓學生不受課堂的限制,教師則每周布置兩到三節課的線上授課任務,統一定時間進行授課。當前線上教學平臺很多,例如超星學習通、釘釘等,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選取一個適合的教學平臺進行開展。很多教師對線上教學依然存有疑慮,怕沒有課堂教學質量高,然而實踐證明線上教學不僅沒有比線下教學差,并且它有自己特性,為教師和學生各自營造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例如在中職機械課程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親自來到機械加工廠,請教一線技術工人,對整個設備組裝與調試過程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形式,教師就可以在較短課時內,將實際教學內容面向學生傳授。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學生若不會自主學習,就會落后于時代,難以扛起發展經濟的重任。自主性學習效率比被動學習高,因此目前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平臺,如慕課、微課等。學生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自覺主動地學習積累,促使自身專業水平提升。一般網課平臺的教學視頻是由教師錄制好后上傳的,視頻內容則緊密圍繞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講解教學重難點并進行錄制,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遇見不懂的課上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樣就有利于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促進學生真正地理解。慕課在當前教育界極為流行,教師可以先對該網站進行學習,發掘網站的機械加工技術名師授課視頻。教師基本掌握了解后,再讓同學進入網站,去學習教師所推薦的相關機械加工技術課程。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大彌補教師講課時的不足,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進行“數控車削加工訓練”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先去慕課網站查找線上名師課程自己先學習,然后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完成任務。待學生全部完成學習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對該課程內容進行討論,發現學生自主學習時的難點,教師再向學生講解該知識點。通過此過程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數控車削加工技術,教師及時解答學生不理解的知識問題。
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基本理論很重要,但實操訓練同樣不可忽視,所以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信息化技術中的VR 技術投入到實踐課程中應用。這樣既能夠大大節省教育資源,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在中職機械加工技術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組織學生深入實訓基地進行學習,雖然這樣能夠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學生人數過多、基地較為缺乏、路途較遠等問題導致學生的安全難以保障,經費支出過多,在小小的實訓基地容納很多學生難以達到實訓質量要求。VR 技術的應用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將相關技能操作通過VR 技術三維模擬出來,讓學生通過佩戴相關設備,仿佛真的在操作實踐,這樣的學習讓學生有一種玩游戲之感,有趣且逼真。例如在講授“機械加工檢測技術”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利用VR 技術體會加工檢測過程。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模擬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檢測方法,體會到它們的不同,進而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積累大量經驗[4]。
當今時代我國越來越注重技術性人才的培養,中職院校作為培養一線技術人才的主力軍,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可忽視。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內容雖較為繁雜,卻是發展我國機械制造業的主要知識武器,因此對在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教師要重點關注,依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合適的信息化工具。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策略,利用有限的信息化技術資源,創造出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教學課堂,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一線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