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羲 郭 安
(1.西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2.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 400000)
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我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近年來,人們追求美食重口味,對辣椒的需求量增加,擴大種植面積,精進種植技術,提高辣椒產量,可以讓單位種植面積收入增多。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我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近年來,人們追求美食重口味,對辣椒的需求量增加,各地開始大力推進辣椒產業發展,擴大種植面積,精進種植技術,提高辣椒產量,可以讓單位種植面積收入增多。西安市率先革新栽培方法,發展辣椒種植產業,助力鄉村經濟。在種植過程中很多突發狀況都會影響辣椒種植產量,土壤濕度對辣椒植株影響較大,若種植地的濕度過大,植株上的辣椒就會很容易腐爛,有的甚至整棵植株死亡,為了能夠剛好的應對雨天情況,種植戶需要做好以下預防工作。通過中耕除草,把土壤翻耕同時改善土壤透氣性,提高植株根系發育情況,此時也需要使用草木灰播撒在土壤中消毒殺菌,避免土壤濕度過大病菌傳染快,為土壤增加多種養分,也能夠起到降低土壤濕度增加土壤透氣性的作用。辣椒在成熟晚期時,油漆要注意整枝修剪,避免植株過于擁擠影響辣椒發育。這個時期的病枝枯枝要及時剪掉,防止病菌傳染給辣椒造成辣椒腐爛,及時整枝可以梳理植株生長空間,增強種植空間透風透氣,避免空間狹小造成辣椒腐爛等不必要的損失。
辣椒在我國種植范圍較廣,植株對環境要求較低,它對溫度要求和茄子植株類似,所以種植時間也很相近。辣椒種子發芽溫度在23-30℃之間,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5℃,低于這個溫度的辣椒種子將失去活性,不能發芽。但是,辣椒幼苗對環境溫度的要求沒有種子那么嚴格,只要溫度不是高溫或者低溫就會成活,溫度過高會造成幼苗植株脫水死亡;溫度過低會造成幼苗植株生長過慢。辣椒植株花期、結果期的白天溫度一般是20-25℃,晚上溫度一般是15-20℃,結果期的溫度會稍高于花期溫度,特別是晝夜土溫。結果期為促進植株根部生長,應避免強光直接照射植株根部,遇到高溫晴朗天氣需要采取遮陽措施,若植株茂密可不用遮陽,否則,強光直射容易引起植株感染毒素病和日燒病。
辣椒植株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一般情況下辣椒不能每年連續種植,也不能和番茄、煙草、馬鈴薯等植物接茬種植。辣椒種植地要有灌溉便捷、利于排水的地理位置,種植前要深耕土地。深耕土地有春耕和冬耕兩種,最好選擇冬耕,在溫度最低的時候冬耕可以疏松凍土以增加土壤透氣性,也可以把土壤中殘留的寄生在枯葉上的病菌孢子和枯葉病枝上越冬的害蟲消滅掉。
定植前需要再整地,讓種植地能夠保持濕潤,也提高土壤透氣性防止結塊,對植株后期生長過程中防止落花、落葉等情況有較好的效果。不少有經驗的辣椒種植戶對整地有明確的要求,需要把地做成深深的溝壑、高高的壟畦、把深層下的老根土翻耕,每一趟壟畦又平又寬,可以給植株澆水后水不外流。壟畦的寬度最好是1.3米以上,為節省面積最大是1.7米,每行壟畦都可以豎向栽種2-3行辣椒;若采用橫向種植的話,壟畦的寬度做成2.5米左右。整地作畦的時候,需要把基肥直接撒地里,每畝地施肥量是30斤過磷酸鈣,25斤草木灰和1噸農家肥,可根據自己土地情況添加少量復合肥,緩解土壤干結或營養不均等情況。
1.2.1 苗床選擇
苗床方向選擇要坐北向南,臨近水源便于灌溉,要求育苗空間高溫干爽,同時這塊苗床的地塊應是沒有種植過茄科植物。
1.2.2 苗床準備
苗床的土最好是炎熱的夏天就挖好,把準備好的農家肥平鋪在上面暴曬,可以起到殺菌消毒作用,減少土壤和農家肥里面的細菌數量。將土壤和農家肥曬干后表面罩上薄膜,能有效保持肥料的肥力,避免被水沖走流失。
1.2.3 播種
播種前將土壤充分灌溉濕潤,土地表面平整。苗床寬度在1.5米左右即可,辣椒種子不用使用藥物浸泡催芽,可以直接在苗床上直播育苗。早熟品種的種子一般是每年1月份播種,晚熟的種子是每年的2月中旬播種,一畝地的播種量是75-120克,不可過密或者過疏,過密影響育苗質量減少成活率,過疏的話會浪費土地,得不償失。播種完后用小麥的麥糠或者草木灰細土覆蓋種子,覆蓋厚度約2毫米左右,沒過種子即可。覆蓋完畢后對苗床澆水,待水消透蓋上保鮮膜或者塑料保護膜,用竹竿把薄膜圍成拱形支架,高度在0.5米左右,拱形支架上層覆蓋一層保護膜,用泥土或磚頭等壓實,起到穩固、防風、保溫等作用。兩邊用磚頭壓好后,便于定期揭開保護膜進行通風透氣。
1.2.4 苗床管理
播種后到出苗前這段時間是不需要管理苗床的,出苗后要把外層保護膜揭開,避免幼苗形成高腳苗。出苗后每天通風透氣,早上9點至下午4點之間需要揭開薄膜降溫,防止幼苗曬傷。若苗床土壤發白,幼苗枯萎,需要在上午9點至下午2點之間澆水,實行少量多次澆水,澆完水后2小時觀察一次,仍有干涸情況需要補水,局部干涸也可局部補水。若遇突發天氣或者雨天則可不用澆水,避免苗床濕度大,容易產生疾病。寒潮天氣需要在薄膜外面加蓋草簾保溫,保證幼苗度過寒冷的天氣。
1.2.5 排苗
排苗可以為幼苗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促進幼苗根系發育,使秧苗更粗壯。當幼苗生長出兩片真葉時需要把幼苗移出苗床假植,假植的株間距在10公分左右,行間距在12公分,可以邊排苗邊澆水,避免排苗過程造成幼苗枯萎,排苗床和育苗床相似。
辣椒最適宜的定植溫度是土溫15℃,不宜過早定植,過早定植不僅會因為溫度過低造成植株生長發育緩慢,還會造成植株出現落花現象,影響結果。定植的密度可以適當調整,早熟的品種行間距在50公分,株間距在30公分即可,每個定植穴1株,若幼苗質量不好的可以種植2株;晚熟的辣椒品種定植時行間距在70公分,株間距在60公分即可,每個定植穴種植1株。最好在晴天傍晚定植,上午可以給苗床澆水,下午定植時便于挖苗、分苗,不會浪費幼苗。
1.4.1 除草
植株定植后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這時中耕不僅可以除草,還可以將土壤翻耕松軟,促進植株根部發育。在植株定行封土時,要中耕第二次,這時中耕要結合施肥和培土。
1.4.2 水肥管理
植株定植后要盡量選擇在天氣好的時候追肥,追肥要求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施肥過多造成燒苗或者植株徒長,影響開花結果。等植株出現幼果時,需要多施肥保證幼果營養。辣椒成熟后需要采摘,要對植株的土壤進行灌溉和施肥,保證果實成熟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為了避免種植地出現澇災,造成病菌傳染,澆水不能一次灌溉水量大,只能定期補水,特別是在降雨量較多的夏秋兩季。
1.5.1 發病癥狀和規律
辣椒常見的疾病是青枯病、霉菌病等,其中青枯病的常見癥狀是感染植株白天葉子枯萎,光線較暗時葉子會恢復正常,感染3天后,葉片便會全部枯萎。當地表溫度在30~37℃、土壤濕度在25%以上,這種情況下植株最容易感染青枯病。
1.5.2 預防方法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是選擇抗病較好的品種;使用石灰調整土壤的酸堿度,將土壤PH值調整成中性或弱堿性,可以減弱病菌在酸性環境中滋生的速度。防止植株的接茬感染,實行輪作,避免連茬耕作。每季耕種的植株應及時清除出種植地,特別是病株病枝,要及時燒毀,避免病枝株寄生的病菌感染其他健康植株或者越冬。初期感染的植株可以用春雷霉素或者農用鏈霉菌噴灑土壤、葉面或者灌根,半個月一次,連續噴灑3次。
近年來我國推行很多助農惠農政策,不少政策已經通過實踐落地,多地政府通過當地實踐經驗,總結出符合當地特色的惠農行業。經過陜西省寶雞市政府摸索,科學合理地選擇并確定其農村農業的主導產業,大力支持當地農民種植辣椒,通過辣椒種植把當地的土地資源最大程度利用起來,同時開展辣椒相關的采摘園、觀光園和食品加工廠項目。真正落實這些項目可以開創不少工作崗位,政府動員那些待業的剩余勞動力積極參加工作,減少就業壓力。
將種植地規模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擴大后,政府可以邀請專家規劃種植地,把種植地設計成觀光園和采摘園。觀光園主要是以彩色辣椒為主,五顏六色的彩色辣椒可以吸引游客的眼光,也可以通過不同種植技術把彩色辣椒嫁接成不同形狀的品種,這些新奇的事物和設計可以發展成網紅打卡地,作為旅游標志地發展。政府人員需要加強辣椒種植基地管理,作出行為規范準則、采摘園和觀光園管理辦法等,這些工作也可以委托專業管理人員或者機構管理。部分辣椒種植基地規劃出來作為采摘園,可供觀光園游客進行采摘,為了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延長種植時間,可以將部分種植地做成陽光棚種植,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采摘,不會影響客流量。采摘好的辣椒可以加工成辣椒醬、辣椒油、辣椒面等食品,農家小院的美食能手也可以開發腌辣椒等小食;農家小院做成農家樂或者農家賓館等,不僅方便游客也能為農民增加更多收入。開發這些項目可以節省收的辣椒,避免造成浪費,提高農民收益。
開發辣椒食品加工業、觀光園和采摘園等項目,可以為當地待業人員提供工作崗位。政府人員需要組織人力資源專家進行分析,把待業人員的資質條件和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匹配,讓每個人盡可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政府也可以鼓勵失業人員和待就業人員創業,通過發展美食作坊、農家樂等項目,吸引客戶發展經濟,提高自己的收入。政府人員組織推廣辣椒種植,推進辣椒種植事業相關項目,把當地人力充分調動起來,實行分紅模式或者績效目標,調動工作人員和種植戶的勞動積極性,實現勞動致富。
通過現有的網絡技術,結合線下銷售資源,實現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吸引人才發展銷售渠道,讓年輕人用網絡平臺開發辣椒銷售,將寶雞辣椒高質量推銷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擴大消費者占有市場。讓游客更方便快捷的買到當地的產品,美食博主可以通過直播銷售,網店達人也可以開展線上網店賣貨,傳統的線下銷售可以帶著貨物當面驗證質量等。政府人員也可以結合當地自然資源,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活動策劃,擴大當地辣椒的影響力。
辣椒種植是陜西省的特色農產品,種植產業發展直接關系到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及個人收入水平,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當地政府通過加大優惠扶持政策,鼓勵農民種植辣椒。利用辣椒種植和鄉村休閑游相結合,開展辣椒加工產業衍生業,促進經貿發展。利用這個發展機會為當地待業青年提供就業機會,改善了當地農民收入模式,讓農民擺脫只靠種地養家的困擾,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富裕生活,促進當地鄉村經濟發展,最終實現鄉村振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