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金 張玉英 荊發軍
(山東省莘縣水利局,山東 莘縣 252400)
現階段基礎農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一個國家只有把基礎農業發展好了,才能發展其他產業,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雖然我國現階段機械化水平有了一個明顯提高,技術與以前相比更加完善,但在偏遠農村小型水利管理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并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找出相應的對策,促使國家水利工程管理系統更加完善。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而我國又是最典型的缺水型國家,為了減少灌溉作物對淡水資源需求不足的情況,應采取更加科學的節水措施。與此同時,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缺水情況不同,以及不同地區水資源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大力推進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農田節水措施建設,推動國家鄉村振興計劃健康推行與發展,宣傳科學合理水資源利用與灌溉方法,達到實現農戶增產增收,促進農業鄉村振興計劃的全面實施。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調配自然界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基礎工程。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資源,而水利工程修建的目的是對水流進行控制,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同時對水量進行調節、分配,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對水資源的不同需求。不同地區、區域建設的水利工程性質、類型和特點是不同的,從整體上來說,水利工程包括了水庫、堤壩、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生態水土保持站以及蓄水池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其功能和用途是不同的,比如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抗洪、抗旱,為農業種植和生產提供水利服務,而生態水土保持站建設則是為了保護區域生態的平衡,保護地下水不受到污染,而蓄水池則是用來緩解用水緊張的重要設施之一。實際上,水利工程的修建功能和切入點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現階段水利工程修建的切入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環境、生態、水質和水源,不論是修建大壩、蓄水池,還是水力發電、灌溉農田,水利工程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目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管理人員問題。不少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質量差,缺乏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的能力和專業知識,最終對成本控制、應用效果、工程壽命等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在一些山區或經濟欠發達的偏遠農村地區,現階段的澆灌方法和技術仍采用純人工的澆灌方法,這對節約用水與資源配置極為不利。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澆灌方法和技術,直接造成水利資源的浪費;而在一些地區由于受澆灌技術的制約,水利工程分布不均,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分布不均,只能靠天氣來影響農業收成的這種做法,對中國基礎農業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工程設計決定了工程管理質量及應用質量。工程前期設計不合理會影響后續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對工程設計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安全性不足是工程質量不達標的主要因素,并且工程作業的配套設施及其功能也不完善,這些最終影響了水利工程的運營管理質量,同時降低了應用管理效果。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迥異。對于不同地理環境的偏遠農村地區,澆灌效果明顯不同。在一些雨水和水利工程充足的地區,可以相對減少對土地的澆灌。但是,在一些水利工程匱乏的地區,必須強化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因此,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澆灌設施。許多地區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不完善,澆灌擁堵問題嚴重。因水土流失造成不同問題,影響澆灌設施的使用,降低澆灌效率。
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能力和素質會對整個水利工程的效能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在實際中,很多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人員的能力較低,綜合素質達不到要求,有的農田灌溉水利只是安排村內的老人“看管”,根本起不到任何運行管理的作用,甚至有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個人利益濫用私權,不僅降低了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質量,還對整個工程的建設品質和效能發揮產生了惡劣影響,提升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隊伍整體水平迫在眉睫。
任何行業的進步和創新發展都離不開金融資金的全面支持。雖然科技不斷發展、技術不斷創新,但是沒有一定的運行調節手段,用水量依然無法取得好的效果。新偏遠農村建設不同于以往,用水量有了相當大的提高,但仍不能使基礎農業得到大的改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強有力的資源。無論是人才的就業還是技術創新都離不開資本。雖然由于各方面工作落實不到位,國家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投入,但不能給予財政支持,耽誤了偏遠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保護工程的建設。另外,水利工程管理體系的領域相當大,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國家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來支持,但是撥付后,某些領域的資金仍不足以支持小型水利工程和供水工程的建設,因此,不可能建立一個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
完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最大限度發揮管理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以有效實施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學化管理。在完善管理制度過程中,要加大對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將工作落到實處,除了加大對農田水利灌溉過程的監督之外,還要結合地區土壤及水文特征實施科學化管理,以進一步提高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還要將高新技術積極引入實際監督工作中,因此需要來自各個渠道的資金支持。強化高科技灌溉技術的應用,提升水利灌溉工程監管力度,通過數據分析,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保證問題處理的及時性,從而提高農田灌溉總體質量和水平。此外,有些較為偏遠的地區,在進行農田灌溉時,為了減少管理人員、實現高效管理,就必須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在線管理和監督,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樣才能提升水利灌溉工程運營管理的質量。
由于中國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所以搞好水利工程管理體系、解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是當前的重點工作。在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上必須提高水利工程利用水平,把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設施與生態水利工程管理體系結合起來,強化對節約用水設施的支持,促進節約用水設備和噴灌等節約用水技術在多個地區的推廣應用,通過減少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和國家的利益。
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水利工程,其建設和運行的目的都不是單一的,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生態環境保護的今天,相應的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目標也應當是多元的。具體地說,可以將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目標設定為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一是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性能。上文分析中提到,水利工程都是基于對水資源的某方面利用目的建設的,比如建設蓄水池是為了緩解用水緊張問題,修建農田水利是為了農業灌溉,因此充分實現水利工程建設應用的初衷應當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首要目標。二是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必須要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運行管理實現治水、用水和生態保護之間的有機融合,在推動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同時,確保區域生態環境系統不被破壞。三是為水利事業發展做出貢獻。這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根本目標,作為水利事業的重要組成,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要通過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來為水利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在明確、多元的管理目標體系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才能夠順利開展。
要想及時解決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問題,且對資源管理展開協調,并提升管理的實效性,那么就要創建統一且完善的管理體系。這也就是說,要明確該工程的管理主體內容,且在明確管理部門之后,再協調其他相關部門承擔相應管理職責,嚴格按規定實施管理,且須明文規定,每個部門都必須采用科學化管理方式,出現管理事故后要第一時間按職責范圍定責,并對相關管理問題進行處理。另外,在統籌管理體系中,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也十分關鍵。因此,不管是使用信息化技術還是建設統籌管理制度,其核心都是要提升水利灌溉的質量和效率。
實行綜合管理以及運用各種手段,推行區域優惠政策和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大普及的背景下,灌溉技術的不同領域可以得到不同的處理,強化偏遠農村水利工程和澆灌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必須強化偏遠農村水利工程和澆灌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對偏遠農村水利工程保護設施投入使用前,需要進行詳細檢查,最大限度地避免影響設施的正常使用,同時控制管理維護費用。對部分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和建設設施不夠完善的地區,應當強化管理和建設,確保水利工程保護設施的安全性以及可以重復利用,維護和完善偏遠農村現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設施,節約運行的成本,不斷保證水利工程保護設施的正常使用。要求強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強化供水基礎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保障我國基礎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的法規制度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有法可依的重要保障,在相應法規的支持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能夠明確的做到“依法治水”。法規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依靠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部門和人員也要根據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在共同努力下推動相關管理制度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在有法可依的條件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要加大執法的力度,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和規范開展管理工作,禁止出現濫用職權、損害水利工程利益等行為的發生。
對一些較偏遠的地區,除需改進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外,還要積極組建高質量的團隊,對團隊成員強調在工作中實施科學化管理。同時,要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團隊成員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接受培訓和教育。另外,還可借鑒國外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先進經驗,之后再結合當地水利灌溉工程的實際情況,以此提升本地的水利灌溉工程運營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培養高素質的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隊伍時,要完善激勵制度,以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促使員工提高工作質量,全面分析研究有效的管理模式,進而提高管理水平。
為了進一步推動水利工程管理體系事業的發展,需要找到合理的途徑,拓寬籌資融資渠道。無論是政府的申請,還是社會的支持,都應該盡最大努力籌集資金。讓社會認識到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體系,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完善的制度。在偏遠農村新設施基礎上開展水源保護工作,主要改進措施是進一步優化相關制度,明確各部門、各成員的職責,積極組織群眾以切實可行的手段開展監測,強化偏遠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系的發展。
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必須要做好應急管理處置預案,在技術信息管理的基礎上,建設一套信息數據采集收集、數據資料統計分析和信息反饋等一體的管理控制系統,對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及時的采集、整理和處理,根據系統分析發現其中存在問題的地方并及時采取措施。另外,要注重引進新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設備,對舊的設備進行淘汰處理,同時要對運行中的設施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制定嚴格的檢修保養計劃并且切實執行。最后,要根據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實際,不斷總結經驗,形成重大問題應急處理方案,并進行相應的處置演習,確保在問題、險情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
綜上所述,面對日益嚴重的缺水問題,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我國偏遠農村地區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只有充分認識提高水利工程利用水平的重要性,才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A農業是立國之本,國家的發展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基礎農業的繁榮,因此人們應該注意,水利工程保護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目前的資料顯示,水利工程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善這些問題,從而促進中國基礎農業的可持續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