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紅
(山東省平原縣腰站鎮人民政府,山東 德州 253119)
玉米種植規模、種植水平、產量等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發展。山東是一個溫暖、半濕潤的季風區域,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征,雨量適宜,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冬季顯著,夏雨密集,光照充沛,0攝氏度以下的年平均累積溫可達5200攝氏度,日照時間可達2300小時,年降雨量約800mm,為喜溫作物夏玉米提供了良好的溫度、光照、水分等生產條件。在山東地區,以“雙麥-夏玉米”為主導的耕作體系。
在我國的糧食生產系統中,玉米是一種非常關鍵的糧食,也是工業生產、養殖等行業不可缺少的原料。通過對近幾年國內農產品的分析,發現夏玉米的市價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而隨著夏玉米的高產技術的不斷完善,其產量將顯著提高,可以滿足目前的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此外,我國正處于轉軌的重要階段,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個行業對夏玉米的需求迅速增加,這就給我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競爭。為此,應充分發揮夏玉米的經濟價值,對其進行深層次的研究,發掘其豐產潛能,種植高回報、市場效益突出、產量高的夏玉米品種,拓寬其種植面積,為糧農增產增收,促進我國農業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夏季玉米的豐產種植中,種植者必須掌握影響其豐產指標的各種影響因子,從而使其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根據玉米的豐產特性,玉米品種選擇、種植密度、施肥管理、播種方法和田間管理等是其重要的影響因子。首先,由于各地區土壤氣候條件差異大,適合種植的玉米種類也不盡相同,而且各地的推廣品種繁多,使得種植者往往很難在當地選育出適合當地并能達到高產的新品種。此外,由于不同的玉米種類,對種植密度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如果栽培密度不當,也會對玉米的年生產產生一定的不利作用。根據調查,一個區域的夏玉蘭種植密度為2600-2800個/667m2,而這個品種的標準密度是3000個,因此,在收獲期,這個區域的玉米產量顯著降低,平均每667平方米的玉米產量就會減少200-350 kg/667m2。其次,肥料用量、施肥時間等也會對夏玉蘭的年度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施肥不足或總體施肥水平低的情況下,玉米的產量會顯著降低。此外,在播種過程中,由于拌種、播種工具的選擇等因素的作用,會引起玉米幼苗的生長發生改變,導致玉米幼苗缺乏、玉米植株不齊、植株分布不均勻、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在玉米不同生長時期,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玉米生長質量,促進玉米健康高效生長,是保證玉米生產的重要前提。在種植過程中,若沒有及時澆水、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會造成玉米產量和品質受損等方面的危害。
山東省的氣候熱、旱、風、雨頻繁,對夏玉米的栽培要求高,必須選用專業的種子公司培育的雜種,要求產量高,抗逆能力強,成熟期偏晚,發芽率在95%以上。選擇小、矮、密的要求是:一是穗子小。小型玉米品種吐絲快、授粉快、結實率好,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不容易出現禿尖、花粒、空稈等現象,而且要具有角質(脫水快)、軸細粒深、出籽率高等特點;二是植株矮。該品種具有較好的抗倒力,雄穗發達,花粉足,花期長,能保證較高的產量,并能滿足抗病、抗旱、活稈成熟、無明顯生理缺陷等要求。
為了提高作物的高產,必須確保同一地區的玉米個體之間的生長平衡。由于玉米中、晚期生長的協調統一取決于前期工作,所以在播種期,一定要確保工作的品質,在播撒之前,要改變原來的刨坑方式,改為開溝點播,這樣既能確保播下的玉米種子均勻,也能減少對行株間的管理,從而實現苗齊和苗勻的播撒。此外,在選擇過程中,將籽粒中的小粒進行篩選,以保證籽粒質量的均勻分布,使籽粒生長更為均勻。要想提高玉米的發芽速度,并增強其早期的抗性,必須在播種前進行浸種,選擇45%~50%的尿,2%~3%的磷酸鹽溶液,在6-7小時內將其浸種,待到完全浸透后,再將其烘干2-3天,以增加其發芽速度。浸泡完畢后,還可以使用2%立克秀和50%辛硫磷混合在一起,使其在0.2%的質量下均勻混合,從而增強了對地下害蟲、灰飛虱、蚜蟲等害蟲和幼蟲的抵抗力,減少了對幼蟲和病蟲害的危害。增加播量,多次間苗,增加群體的整合性,從而增加種子的收成。在播種過程中,各土層的播種數要在3~4個土層內進行,采用2~3次間苗定株法,將生長不強的單株剔除,只留下粗壯的植株,使其生長均勻。此外,若有個別的缺苗部位,也要盡量避開移植,將缺苗部位的一頭或兩頭保持均衡的植株,以防止移植后的秧苗空茬。
合理施用化肥是保證夏玉蘭增產的關鍵。玉米為一種短生性植物,具有良好的根系和良好的養分吸附性能。根據夏玉米的實際生產指標來決定施肥量,通常情況下,每100公斤的小麥對氮肥、純磷肥和純鉀肥的吸入量應為2~4,純P~1.5~1.5,1.5~4.0kg。根據本地的夏玉蘭種植情況,選用具有良好肥力的特效型玉米(初期施用的氮能比較慢,保證后期不會出現缺肥),用量為900公斤/hm2,通常與撒播同步進行。可以按照下列方式來做:
3.3.1 夏玉米整個生育期養分總需求量
夏玉米的生長發育對土壤的營養要求很高,對氮的需求最高,其次是K,其次是P。通常,每100公斤的玉米種子,要吸取2.5公斤的純氮,1.2公斤的五氧化二磷,2公斤的氧化鉀,總的比率是1:0.48:0.8。隨著作物的增產,肥料用量也隨之增大。在玉米全生長期,要施足10-16公斤的純氮肥、3-5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鉀、5-8公斤的氧化鉀,并結合不同的土壤營養情況進行施肥。
3.3.2 不同生育期夏玉米對養分的需求特點。
夏玉米各生育期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因此,在不同生長階段,施入的肥料和肥料的配比應隨生長時期的變化而變化。
3.3.2.1 出苗期。節育期。在全生長期,氮、磷、鉀的吸收率分別為2.5%、1.12%和3%。苗期土壤養分的吸收率低,對土壤的營養反應較為靈敏,此時氮、磷的充足供給對促進根的生長十分有利,是幼苗壯苗的重要時期。
3.3.2.2 拔節期。開花時間。植物的快速成長,是植物的繁殖期,需要大量的營養。全生長期 N的吸收率分別為51.15%和63.81%,而對K的吸收率則在拔節后快速增加,在開花時最大,約為97%。
調查顯示,企業融資貴主要原因是中間環節收費高。綜合來看,企業需要支付5%~6%左右的擔保費、評估費及過橋費,已接近利率水平,比浙江省平均收費高2~3個百分點。政策性擔保機構業務量較少,而商業性擔保機構擔保費用基本超過2.5%;同時,企業反映,在林權評估領域,超過95%的項目由非專業的評估公司開展,且一般按林權評估價值額的3%~6%收取費用,評估費過高。
3.3.2.3 開花期。成熟期。后期營養物質的吸收速率在灌漿前后達到峰值,后期營養物質的吸收率下降。在全生長期氮的攝取量中,氮的攝取量和磷分別為46.35%和35.07%,鉀的攝取比例為0.2,邢臺地區的當前狀況是:氮稍有富余,磷在土壤中積累較多,而鉀的用量較少,中微量元素相對較少。
3.3.2.3.1倡導合理的施肥方法,根據土壤的營養情況,合理調整施氮量,提高鉀的利用率。
3.3.2.3.2按階段施肥,合理提高氮、追肥的配比,促進使用新的化肥,如緩釋肥。
3.3.2.3.3要合理搭配鋅和其他微量元素,基肥畝施1~2kg,或在葉片上噴灑鋅肥,以預防缺鋅。
3.3.2.3.4加強秸稈還田,增加有機肥料,促進土壤肥力的提高;在還田時,每畝施用2~3kg的氮肥,以調整秸稈的碳、氮比例,促進稻草的腐熟。
3.3.2.3.5施肥要配合好高產、高質量的種植技術。
春爭日、夏爭時,在收割后要適時地進行玉米的播撒。山東地區通常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收割前茬小麥,完成后抓緊澆水,將夏玉米播種。不同的播種時間也會對玉米的生長期產生一定的作用,且隨播種時間的延長而減少。由于提前播種,溫度降低,造成了水稻幼芽和生長發育的減緩,而造成了生長期的延長,而隨著播期的延遲,溫度的上升,使其營養器官的發育加快,從而使整個生長期提前。這與之前的研究是相符合的。容重作物的生長及產量的生成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光、溫等氣候條件與播期的配合程度對其生長及產量的形成有很大的不利作用。結果表明,由于穗上部子粒自身的傳粉和灌漿期氣溫過高,致使穗頂部的子粒生長遲,以致于出現光頭。適宜種植時期的玉米,其高產率高,而早播和遲播對其產量影響很大。只有保持適宜的有效積溫,才能使玉米獲得更多的高產,特別是在開花后的有效積溫較大時,可以提高其產量。籽粒的容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容重除了受灌漿、籽粒外形、硬度、體積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之外,還受外界溫度、光照等條件的制約。播期對種子的灌漿速率、穗粒的特性和其它的農業生產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播期對種子的容重也有重要的作用。適當的播種時間可以保證籽粒的溫度和光照條件,有利于籽粒的發育和飽滿。研究表明,在晚播種中,種子的容重相對較小,而在后期,由于溫度過低,造成了種子的充填和灌漿率降低,無法形成正常的種子,難以確保其正常的生理發育,造成了種子的容重下降。在一定的容積中,種子的千粒重隨著容積的增大而增大,因而可以提高其產量,因此,每顆種子的容重與千粒重有很大的關系。所得結論與以往的實驗數據相吻合。總之,調整播種時間可以達到高產的目的,適當的播種時間能降低光頭、增加種子容重、千粒重、增產。調整播種時間,既能增加種子的質量,又能增加種子的容重。
在播種后要在田里挖好溝渠,在地勢較低的地方要挖好溝渠,如果出現了積水,就立即排水。不挖溝,會造成播種后的秧苗腐爛、發芽后出現水漬、枯萎等情況,通常造成產量下降20%。在3天之內,要保證足夠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就需要澆水。在土壤墑情正常的條件下,要在播種后進行滅茬覆蓋,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如果是在臨近下雨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調節一下,使其深度要比平時要輕一些,通常是3厘米。一般是在下雨后2~3天進行播種,下雨后最好是不能過早撒播,否則會造成不能覆蓋,對種子造成不良的影響,最好在1~2天后進行。
從夏玉米萌發至拔節之間,需要進行2~3次的翻土,翻土的厚度應以5cm左右為好,拔節期可以適當加大翻土深度,以10cm為宜。在拔節前和播種的時候,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土壤的覆蓋要達到7-10厘米,這樣既可以防止玉米的生長,又可以防止作物的生長。在土壤水分條件良好的條件下,對夏玉蘭4~5葉片進行了處理,在2~3片葉子的條件下,對小麥進行了有效的控制。為了保證安全徹底地防治雜草,選用殺蟲劑品種應是最常用的殺蟲劑。
結果表明:在7-8月份,小麥和小麥的生長發育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既能有效地防治雜草又能防止作物的藥害。
4.1.2 覆膜保墑悶草
用深地衣膜,培養強壯的幼苗,保證土壤墑情水分和抑制野草的生長。
4.1.3 清除雜草殘體
把玉米地里的野草植物全部鏟除,這樣就可以完全消除野草的繁殖和發芽。
4.1.4 輪作倒茬
可與豆類、薯類、小麥等作物進行2~3年的輪作,有效地抑制了部分野草的生長。
按農田主栽和耕作方式,選用不同的除草劑。
4.2.1 滅茬和休耕地
選擇封閉劑對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目前使用的主要藥劑有90%的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懸浮劑、72%異丙甲草胺乳油。
4.2.2 看雜草
在玉米地中,要根據“以草選藥”的基本原理,選用不同的藥劑。在禾本科雜草較多的地區,選用防治效果較好的藥物;在闊葉型雜草較多的地區,選用對闊葉型野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禾闊混合區,選用禾闊雙殺。
4.2.3 看名稱
在選用一種殺蟲劑時,要注意它的一般名稱。同一產品,由同一廠家制造,盡管商標名稱不一樣,但其名稱卻完全一致。
4.2.4 看標簽
在殺蟲劑的標識上,必須標明除草劑、殺蟲劑注冊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農藥產品標準號、使用范圍、有效成分含量、生產日期、批號、有效期和使用說明書等。
夏玉米的傳粉和灌漿期的田間管理與喇叭形葉期是一致的,而對青貯的玉米則可以通過噴灑氮肥來保持植株的綠色。如遇到低溫、無光的氣候,要注意防治黑粉病、葉斑病、銹病等病害。
若玉米的莖稈干燥,少量的穗狀物垂下,籽粒乳線不可見,說明該時期的玉米已經成熟到了最后階段,也就是說,播種時間要延遲10天(約在10月5日)。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達到提高750-1125公斤/小時的目的,而不提高生產費用。夏玉米成熟后就可以收獲了,要事先準備好收割和儲存方案,收獲后要適時晾曬。
為了改善我國夏玉米的種子質量,在收割后要適時地設置大棚,按照1平方米1hm2的玉米秸稈作為儲備的條件。內建風道,風道間距2~2.5米,室外鼓風機,在晴天內吹風,陰天吹風,采后20天內保持良好的透風品質,通常一個多個月后,就可以進入種子貯存的安全時期。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透氣的數量,通常可以在過年前進行脫殼銷售。
綜上所述,夏玉米在當前的銷售形勢下具有不容小視的經濟價值,要想達到夏玉米的高產量,就必須對前人的生產實踐進行系統性的探討。在此基礎上,結合科學完整的理論,在夏玉米品種選擇、肥料管理、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等方面,切實提高我國的夏玉米生產質量,為今后的糧食生產和糧食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