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沈婷
上海船舶電子設備研究所,上海 201108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舉依法治國的偉大旗幟,社會各行各業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行事,我國的科研院所也必須強化法治建設,科研院所的各項工作和內容都必須依法依規辦理,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需要遵循院所的規章制度。本文以科研院所法治建設為分析對象,旨在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
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旨在通過法律規范科研院所的各項管理活動,提高科研院所的管理規范性,同時也提升科研院所的管理水平[1]。一般而言,科研院所加強法治建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第一,提升科研院所的管理水平。法律可以規范科研院所的各項管理行為,合理規范各項科研經費使用,明確各項科研成果歸屬,規范科研績效管理,可以使科研院所的各項行為始終處于法治的范疇之內,以此提高科研院所的管理水平。
第二,提高科研院所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科研院所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以此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強化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規范工作人員的各項行為[2]。
第三,提高科研院所的科研效率。科研院所是科技研發的重要場所,加強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可以規范各項管理行為,以此使科學家潛心研發各項新技術,同時可以通過知識產權法保護科學家的各項獨創性發明,以此提升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提高科研效率。
第一,凸顯了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者,因此中國共產黨也是科研院所的領導者,科研院所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統一領導。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出臺了許多法治建設文件,規劃了國家法治建設遠景,這些都為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指明了方向,科研院所按照上級領導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所,強化黨在科研院所法治建設中的領導作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奠定堅實基礎[3]。
第二,科研院所廣大職工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科研院所法治建設的基石是廣大職工,因此法治建設的目標,也是維護科研院所和廣大職工的合法利益。在科研院所法治建設的過程中,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到科研院所法治建設的過程之中,為法治建設建言獻策,紛紛參與各項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切實保障了科研院所廣大職工的合法權利。
第三,科研院所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隨著科技院所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科研院所的治理能力也在顯著提高,院所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在法治建設過程中,科研院所穩扎穩打,積極推進依法管理,不斷改革管理體制,強調依法治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也在逐步提高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4]。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科研院所發揮信息技術在法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互聯網積極傳達上級的法治文件精神,同時解決科研院所內部糾紛,提高了科研院所法治化水平,最終提升了科研院所的管理水平。
第四,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得到加強。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離不開廣大員工的參與,通過法治建設有效提高了廣大員工的法律意識。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科研院所舉辦了一些法治宣講活動,科研院所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得以加強。例如,科研院所領導干部樹立法治思維,加強法治管理,提升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水平。
第一,缺乏法律土壤。在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中,缺乏法律土壤是法治建設存在的重要問題,而缺乏法律土壤的重要表現就是缺乏法律文化,缺少必要的法律精神和思維。雖然我國在不斷完善科研體系,健全科研規章制度,但是科研院所的一些管理人員仍舊沒有樹立正確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非常淡薄,致使科研院所缺乏法律土壤[5]。與此同時,由于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缺乏必要的法治積累,科研院所的管理層很少擁有法學背景,高層管理人員并不精通法律知識。由此可見,當前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缺乏根基,缺乏法律土壤,這必然要求日后的科研院所法治建設夯實法律土壤,提高法治建設水平。除此之外,科研院所的法治意識仍較為淡薄。目前,科研院所非常重視科技研發,認為大力發展科技是第一要務,因此對法治的認識程度并不深,甚至有些科研院所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形。科研工作強調知識創新,強調資源的優化整合,但是一些科研院所的法治思想非常淡薄,依法治所的理念非常弱,科研院所的很多重大事項都沒有從法律角度進行評估,僅僅只是依靠內部討論之后決定。一些科研院所的部門為了完成指標提前訂立合同,或者簽訂合同不規范,忽視了可能潛在的法律風險,致使科研院所深陷法律糾紛之中[6]。從這些現象可以發現科研院所的法治總體水平仍較低,很多法治教育活動仍然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提高全體員工的法治意識,因此加強科研院所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刻不容緩。
第二,法治制度不健全。在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中,許多科研院所雖然制定了規章制度,但是規章制度本身并不夠完善,法治制度建設存在漏洞。例如,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理念沒有與科研院所的實際情況結合,沒有結合科研院所知識創新的特點設置內容,影響法治建設水平。在創新的過程中,科研院所涉及的法律內容更加傾向于知識產權一類的保護,而現在科研院所對于知識產權法律的研究并不深,沒有細化,容易導致知識產權權益受損,也有可能導致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因此,我國科研院所在推進法治建設時需要不斷健全法律制度,提升與科研院所有關的法治制度建設,提高法制水平,以此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科研院所缺乏與法律制度相配套的其他制度,科研院所目前的制度僅僅只是法律制度,而這些法治制度缺乏其他配套制度的幫襯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與此同時,科研院所可以借鑒國外科研院所在法治建設中的有益做法,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提升法治建設治理[7]。為此,科研院所可以與律所協作,共同制定科研院所法治建設計劃,出臺法治建設模板,以此提升法治建設水平。
第三,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目前,我國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沒有真正樹立起法律權威。在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中,由于缺乏監督機制,致使一些違法違紀行為沒有被及時查糾,導致法律的權威受損,最終可能會影響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例如,一些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法治意識非常淡薄,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致使一些工作人員肆意妄為,存在違法違紀的行為,嚴重影響科研院所法治建設質量。
第四,沒有發揮法治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科研院所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機構,是推動我國科技力量發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科研院所并沒有真正發揮法治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發揮知識產權在保護科研工作者創新方面的作用,難以有效激發工作人員完成各項任務。與此同時,由于沒有發揮法治作用,科研院所在管理方面也較為混亂,例如,科院所創新管理經費混亂,甚至可能存在利益輸送的現象,這些都會嚴重影響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同時也會影響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力,難以有效完成各項科技創新任務,無法確保科研院所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有效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科研院所需要不斷強化法治建設基石,同時需要強化法治建設制度,以此不斷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質量。
第一,不斷加強法治宣傳與教育,提高依法治企的水平。為了提高法治建設水平,科研院所需要不斷強化法治建設與宣傳,提高法治宣傳和教育,以此不斷完善科研院所法治建設基石。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的縱深推進,科研院所法治建設需要緊跟依法治國的大戰略,加強依法治所的宣傳與教育活動。在推進法治建設的過程中,科研院所需要培育法治建設土壤,需要強化科教與不斷深化法治理念,使廣大職工可以感受到法治建設的必要性。與此同時,科研院所還可以在公共場所懸掛法治建設標語,加強普法宣傳,以此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除此之外,科研院所還可以定期召開法治建設講座,加強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以此普及法律理念,使廣大職工可以真正樹立起法律意識,為最終實現科技院所的法治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和土壤[8]。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員需要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修養,樹立法治理念,有效提升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
第二,不斷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法治建設水平。為了提高法治建設水平,科院所需要不斷完善法律制度,通過法治有效規范院所內的各項管理問題,使科研院所的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軌道。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科研院所需要強化法律制度建設,確保各項法律制度合理,同時還需要確保各項法律制度的程序正當,避免在法治建設過程中出現制度與理念相沖突的情形。在推進法治建設時,科研院所需要及時修訂各項規章和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發現規章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不斷提高管理的實效。在完善法律制度過程中,科研院所還要強化各項配套制度的建設,只有將法律制度和相應的配套制度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提高法治建設水平,達到法律建設效果。
第三,強化監督機制建設。完善的監督機制是推動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石,只有加強監督機制建設才能夠真正提高法治建設的質量。為此,科研院所需要明確監督主體,規范監督程序,明確監督流程,同時還需要加強監督理念的完善,確保各項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在強化監督機制的過程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與運作至關重要。為此,科研院所需要不斷強化黨的領導,不斷完善科研院所的監督機制建設,積極發揮黨組織的監督作用。例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黨員和廣大科研人員一起做好監督管理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全體成員的法律意識,同時還可以依法依規開展各項科研活動。與此同時,科研院所還可以強化權力清單建設,確保各項權力依法行使,推動形成相互監督、相互督促的局面。除此之外,科研院所還需要強化對權力的監督,要做到有權必有責,違法必追究,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權力法治意識,真正將權力關進籠子,使權力在陽光之下運轉,避免出現違法違紀行為。
第四,發揮法治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科研院所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為我國科技進步發展作出貢獻的重要力量,為此科研院所需要從法治角度推動科研創新,這樣不僅可以完成科研創新工作,同時也可以加強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水平。例如,科研院所可以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體系。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法律始終是建設科研院所的重要手段,良法也是提高科研院所建設的前提。在設計的過程中,科研院所需要保證科研人員的主體地位,以此凸顯科研院所制度體系的科學性,使科研院所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有法可依,同時確保所列的各項法律制度都是良性的法律制度,不存在惡法。與此同時,科研院所需要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在選人和用人之時,科研院所可以堅持公平公正的思想,可以讓全體工作人員競聘上崗,讓有真才實學的人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堅決杜絕各種暗箱操作的現象,堅決用法律武器維護用人機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也提升科研院所法治建設水平。除此之外,科研院所還需要運用好法治方式管理人才。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所在,人才是推動科研院所前進的重要力量,因此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也必須用法治方法管理人才,杜絕用人治方式管理人才。為此,科研院所應當倡導民主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切實保障廣大科研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例如,科研院所可以加大知識產權法的運用,運用知識產權法保護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確保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不被竊取或被濫用。
為了有效加強科研院所法治建設,需要不斷強化法治宣傳與教育,持續完善法律制度及制度體系,強化監督機制建設,同時積極發揮法治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不斷提高科研院所法治建設質量,提升科研院所的法治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