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坤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第一中學 寧夏中衛 755299)
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高質量的數學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成長,在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原理的同時,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整合也在不斷受到重視,做好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必須關注對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在突出數學課程信息化特點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全面提升。現階段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整合做出了一定嘗試,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不夠充分,對信息技術應用方式缺乏創新,導致高中數學課程整體教學效果受到較大影響,信息技術未能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思路,從多角度出發推動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確保信息化高中數學課程質量的不斷提升。
信息技術是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教學工具,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情況下,教師能夠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元的學習素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數學教育資源,真正推動學生知識體系的全面建構。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主要強調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和分析,教育過程中學生通常只是從教材中獲取信息,并且通過對教材知識的分析與解讀,實現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更加充分,無論是圍繞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的相關教育,還是圍繞學生個性發展所整合的相關教育素材,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學生主動分析和思考問題的重要推動力。在豐富多元的數學教育資源影響下,高中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態度能夠發生重要變化,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學生能夠將不同數學知識建立起內在聯系,并且在主動探究和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實現知識體系的全方位建構。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整合體現在數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有效利用新技術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長,借助信息技術等輔助功能,真正打破數學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高中生處在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經過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解題能力,在面對數學學習問題時,學生能夠憑借獨立思考,真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情況下,教師能夠將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資源載體,并且對學生提出自主學習的相關要求,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真正轉變學習方向,并且在新技術的幫助下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高中生對數學知識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將信息技術作為解決學習問題的重要工具,并且在不斷探究數學知識的同時,實現學習能力的全面鍛煉和培養。
高中生思維較為活躍,他們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深入探索數學知識獲得深刻的啟發,并且在主動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思維的全面進步與提升。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這就意味著教師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并且將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教學工具,推動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及時轉變。主動分析和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推動學生思維成長的過程,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嘗試從不同角度了解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并且在主動解決數學學習問題的同時,實現思想觀念的及時轉變。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學生了解外部事務提供了便利,在面對數學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學生能夠從網絡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且通過對信息的分析與甄別快速調整學習狀態,從不同角度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發展。
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缺乏創新,通常只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展示數學教學素材的一種工具,而沒有真正把握好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創新和優化,這是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信息技術價值無法得到凸顯的重要原因。當前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做出了許多嘗試,但是整體而言,信息技術的作用仍然停留在課堂中展示教學素材,而沒有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和高中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這也導致數學課程中的信息化不夠充分。此外,還有許多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沒有把握好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教學活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不夠密切,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高中數學課程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許多教師對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并沒有把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時機。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其本身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是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存在濫用的情況,無論講解何種類型的數學知識,教師都選擇利用新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無法得到及時調整,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是很難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索。對于一些內容簡單可以通過三言兩語講解清楚的數學知識,教師仍然選擇采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手段,這樣一來學生容易對新技術產生厭倦感,他們在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難以實現思維的不斷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態度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高中數學課程中的信息技術應用效果很難得到保障,最終導致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流于形式。
在推進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緊密融合的背景下,許多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活動中只是強調由教師講解和分析數學基礎性知識,而沒有真正做好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交流,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不夠深刻,在探究和解決學習問題時學生的表現過于被動。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對自身角色定位不夠清晰,一味強調自身在課堂中的絕對主導作用,而沒有聽取學生的相關意見和反饋,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一來學生很難基于信息技術的幫助主動解決學習問題,而是被動聽從教師的安排。長此以往,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融合效果較為有限,數學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分析學情是推動高中數學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情況下,教師應當關注對新的技術應用方式的大膽創新,基于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帶給學生深刻多元的學習體驗,并且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基于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索,實現思維的全面成長,并且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教師首先需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主動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嘗試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信息技術成為創設情境的重要工具,并通過對真實深刻教學情境的有效還原,帶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根據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應當把握好創設情境方式的不斷優化,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圖片和視頻材料。通過對立體化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充分調動學生視聽感官,這樣一來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到對數學的深入研究,并且在情境中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應當考慮到數學課程的生活化特點,在關注學生生活經歷的情況下,選擇適當的情境創設素材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現象,或者與學生經歷息息相關的真實場景,將這部分材料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依據,并且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教師的有效推動和影響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效果才能得以保障,學生能夠做到數學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并且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合理把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時機是保障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融合效果的關鍵,為此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并且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做好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優化,能夠從教學設計的角度著手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時機做出適當調整,真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深刻內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此教師應當嘗試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翻轉課堂,將信息技術貫穿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并且通過這樣的形式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鍛煉與提升。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提出自主學習的要求,鼓勵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環節利用信息技術觀看微課素材,并且解決教師布置的數學學習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與學生互換角色,鼓勵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分享自主學習中取得的成果,將信息技術作為展示學習成果的重要工具,并且在課堂上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知識共享,提高課堂教學活力。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能夠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并且在深入分析數學知識深刻內涵的同時,實現學習觀念的及時轉變。在準確把握信息技術應用時機的情況下,學生能夠適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并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信息素養。
互動交流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信息技術的有效推動下,教師必須做好基于數學知識的對話和交流,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要通過互動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師生之間的緊密協作,共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進一步實現信息技術應有的教育價值。基于信息技術開展互動交流意味著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數學相關的學習材料,在為學生展示學習素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進行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對話溝通解決數學中的基礎性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推動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落實,教師應當從互動交流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搭建平臺,并且在關注學生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的情況下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真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真正推動基于信息技術的生生互動。此外教師還應將信息技術作為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工具,通過簡單的提問對學生提出數學學習相關要求,并且在幫助學生主動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并且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育工作中推動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相互融合,這是保障數學課程質量提升的關鍵,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本要求。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對信息技術應用方式的大膽創新,有效把握信息技術在數學課程中的運用時機,真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不斷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在信息化的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關注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實際表現,通過任務驅動的形式明確學習方向,并且在了解學生學習反饋的同時推動信息技術應用的進一步優化與調整,確保信息技術發揮應有的輔助功能,讓高質量的數學教育活動成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