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煥淑 郭 麗
(河南輕工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種植糧食的種類及面積規(guī)模龐大,在農業(yè)農村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為保證農民種植出來的糧食具有一定的品質,相應展開了糧食品質測報工作,從實際的工作報告中可以直接看出不同品種糧食的種類及品質高低。糧食品質測報主要是指在一定距離的范圍內,對此區(qū)域中所種植的主要糧食種類以及糧食收獲后的品質,經由相關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聯合糧食質檢機構進行調查和檢測,從而得出相應的糧食品質測報結果,也就是對各地大規(guī)模推廣種植的糧食品質狀況進行綜合性的糧食品質報告。糧食品質報告主要服務于農業(yè)、農村、農民,通過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統籌兼顧、宏觀調控服務作用對糧食種植進行結構調整,推動糧食產業(yè)的發(fā)展,達到產銷有效銜接。在糧食測報工作中離不開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因為各地的糧食種類繁多,其相應產生的數據量非常龐大,依靠人工進行統計和測報費時費力,而且其數據信息在上報的過程中也容易丟失或遺漏,應用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是大勢所趨。
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十分迅速,與電子工程、機械工程、通信技術、物理及數學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計算機技術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所包括的內容和方向比較多,可以大致分為計算機系統技術、器件技術、部件技術及組裝技術等多個方面 ,每一個方面所涉及到的技術內容有所不同。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對運算器的設計、指令系統設計、中央處理器設計及應用等。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過程中,計算機擁有對數據儲存、修改等功能,可以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及計算。
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需要使用相應的儀器對糧食樣品進行檢測,然后得到相應的檢測指標,但在檢測過程中,有些檢測儀器需要在計算機的支持下,在計算機軟件中得到檢測數據,而且計算機在樣品檢測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儀器的監(jiān)控,并收集樣品檢測的數據,等到整個樣品檢測過程結束后,就可以根據設置好的信息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和匯總,最后會生成相應的指標。這一檢測過程中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可以代替以往人工進行分析匯總,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軟件及數據庫技術在不斷更新升級,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
數據庫技術是一項研究、應用及管理數據的技術,是將收集到的數據資料經過儲存、分析、設計、管理及應用的技術。數據庫技術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數據,所以數據庫技術所包括的內容主要是對相應數據的統一管理,并按照實際需求建立數據庫,用以儲存大量的數據資料,同時還可以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中的各項功能對數據庫中儲存的數據信息進行相應的查詢、修改、刪除、分析、管理、生成報表等多種操作。數據庫技術是現代化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多種功能,是計算機處理數據及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數據庫技術已經應用于很多企業(yè),數據庫技術可以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及儲存,實現數據共享,而且能夠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穩(wěn)定[1]。
現階段,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數據庫模型能夠滿足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需求,這些數據庫模型也被稱為數據庫管理系統(Relation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別為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數據查詢功能、數據控制功能。數據定義功能可以利用DDL非常方便地對數據庫中所上傳的內容進行自定義,比如對數據庫中的文字、表格等進行索引、創(chuàng)建或修改;數據操縱功能可以利用DML實現在數據庫中插入、修改或刪除相應數據的基本操作;數據查詢功能,主要利用DQL,在數據庫中隨時進行查詢操作;數據控制功能,利用DCL,對數據庫中進行同時控制和處理多個用戶。
數據庫在應用方式上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信息系統開發(fā),可以應用數據庫技術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編程,開發(fā)出一個簡單的信息系統,有效解決數據的管理和輸入;第二是對于數據的分析和展示,利用數據管理系統中的各項功能,可以實現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查詢、分析及匯總,最終可以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
1.糧食品質測報信息發(fā)布不及時
現階段,農民對于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了解度不夠,主要是由于農民對于糧食測報信息的了解方式少,且信息量不足,信息內容陳舊,不能有效指導農業(yè)生產和糧食流通。例如,糧食種植信息、品質信息、市場銷售信息發(fā)布不及時,使農民在糧食種植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出現一些多、亂、雜現象,從而使農民增產難、增收難,農民不能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導致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也有所下降[2]。
2.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缺乏共享信息平臺
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不僅僅只是相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及糧食質檢機構做好相應的任務,其工作內容還需要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當地的農業(yè)、水利及環(huán)保部門的多方面配合才能順利開展并完成。農業(yè)部門對于糧種的推薦及生產管理技術也會相應需要糧食質檢機構的配合。這時,便需要依靠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平臺來綜合各部門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1.加大糧食品質測報信息發(fā)布力度
為加強農民對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重視,首先要使農民能夠充分了解這項工作,所以應擴充農民了解糧食品質測報的相關信息,對此,管理部門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對糧食品質測報信息的發(fā)布力度,比如采用電視、網絡信息、廣播及報紙媒體等方式進行宣傳,主要推廣經由糧食品質測報后推出的優(yōu)良種植品種,讓農民可以根據數據報告選擇最適合的種植品種[3]。
2.建立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網絡共享信息平臺
由于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種所涉及的部門很多,所以為保證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建立各相關部門的聯動機制,并建立共享的網絡信息平臺,通過各單位綜合調查、積極配合、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推進糧食品質測報工作順利進行。例如,農業(yè)部門提供相應種子及生產管理技術,水利部門要保證農業(yè)種植生產的水源灌溉,環(huán)保部門要對各種污染進行實時監(jiān)測及治理,糧食質檢部門要進行相應的糧食品質測報工作,做好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資源和技術的共享。
3.運用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加強對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檢測
為進一步增強農民對糧食品質測報的正確認識并理解其作用,通過大力宣傳和動員,同時正確運用計算機和數據技術對糧食品質測報工作的穩(wěn)定運行提供信息和技術上支持,對糧食品質測報工作進行系統的檢測,讓當地農民對測報工作引起重視,時刻關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根據測報結果引導農民種植優(yōu)質品種,從而促進農民種植的糧食提高產量,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4]。
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主要是對他人委托的糧食樣品進行檢測。實際的檢測工作包括:首先,接受樣品,通過相應的技術進行檢測,得到一份關于樣品的原始數據,然后以原始數據為基礎,編制成檢驗報告發(fā)送給委托人。為保證糧食品質檢測報告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及權威性,在檢測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標準進行操作,而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都要處于實時監(jiān)測的狀態(tài)下。此外,還要充分考慮糧食品質檢測的特點,結合相應的工作流程,確保檢驗結果無誤[5]。
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對于樣品的檢測通常需要應用相應的精密儀器,以得到糧食檢測的各項指標,有些檢測儀器需要與計算機共同配合之下才能得出相應數據,這時要在計算機上安裝檢測相應需要的軟件,對檢測的儀器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將檢測出來的數據上傳到計算機中,生成相應的結果,然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匯總,最終根據設置的模式生成糧食品質測報的最終指標數據。利用計算機技術來進行檢測和匯總數據,能夠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避免了人為操作造成的失誤。此外,對于不能與計算機實現連接處理的檢測,更要做到準確檢驗并核對,保證檢驗數據真實無誤,錄入數據庫,上傳和處理最終的數據結果。
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所應用的數據庫系統,主要是在計算機系統的支撐下建立的數據庫,這樣的數據庫可以實現有組織的、動態(tài)儲存大量的數據,并提供數據處理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功能[6]。
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所建立的數據庫,對于原始數據的錄入,主要是基于Windows10的運行平臺,采用SybasePowerBuilder8.0的應用環(huán)境,實現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數據儲存采用AccessExcel。對于用戶注冊,首次操作軟件需要填寫相應的信息,比如省、市,單位名稱;用戶管理,可以實現對用戶信息進行查詢或修改,也具有增加和刪除用戶的功能;數據維護,可以實現對于檢測后的相應糧食樣品數據進行修改、增加、刪除、查詢等操作,也可以對其中某一項數據進行設置;生成文件,當檢測數據基本生成之后,檢測報表可以以設定的文件格式生成最終的文件,對于上報的文件名稱應有統一的標準;導入上報文件,將各級單位的檢測數據匯總到本級數據庫中[7]。
當對樣品檢測及原始數據信息的錄入之后,就會相應的生成糧食品質檢驗的文件,這份文件需要經過網絡傳輸上傳至指定的服務器中,從而為后續(xù)的數據分析匯總和輸出提供數據和文件。對于數據的傳輸可以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術,這種技術實際上屬于一種虛擬專用的網絡,它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一個臨時的且安全穩(wěn)定的傳輸通道[8]。通常,VPN技術會用來對企業(yè)內部網絡的建設和擴展,可以幫助企業(yè)實現遠程信息網絡的連接,保證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足夠安全。在糧食品質檢測工作中,也可以用它來實現數據的上傳及網絡數據的安全傳輸,其傳輸的數據最終會在服務器端進行認證。VPN技術能夠實現公共網絡與企業(yè)內部網絡之間的相互連接,并通過建立互聯網中的公共網絡完成介質傳輸、客戶端以及服務端的信息傳遞[9]。
當樣品檢測的原始數據上傳到相應的服務器當中后,計算機就會根據上傳數據的類型和性質進行分析,然后將數據分類和匯總,最后會將各類數據進行儲存,儲存的位置在中心數據庫中。當用戶想要查詢數據信息時,就可以在數據庫中直接進行查詢操作,然后得到想要的資料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利用SQL語言,它是數據自動導航的依據[10]。
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離不開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完整的糧食品質測報體系包括對檢驗數據的實時監(jiān)控,收集相關數據,建立好數據庫,完成數據之間的傳輸和共享。不同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實現了糧食品質測報體系中數據的完整與準確性。計算機及數據庫技術在糧食品質測報工作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糧食品質測報中的存在的問題,隨著技術發(fā)展也能做到及時更新,在現代化先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糧食品質測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農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