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超,唐 芳,劉陽平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湘潭 411101)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高校教師,一定要積極響應教育部的各項方針政策,本專業教師團隊經過很長時間的探討,發現專業課程確實需要迫切得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來,在系統、科學地進行知識講授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價值引導、精神塑造和情感激發的教育方式,重點培養學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之外,還在春風化雨中培養了學生節能環保的意識、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潤物無聲中給學生展示和灌輸了以在行業內平凡崗位默默貢獻的技術人才為榜樣和動力,踏實勤奮工作等正面觀念。但是課程當哪些知識點隱含了什么樣的思政元素,如何將這些思政元素巧妙得呈現在課堂上讓學生順理成章得接受而不是單純地以理論講述輸出給學生,如何打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等,這些問題是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最根本最細節的問題,因此本文根據這些問題以《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課程為例進行探討研究,得到的解決方法以期能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給本專業乃至其他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希望能提供一點借鑒的作用。
太陽能光熱發電為新能源發電的一種,其主要收集太陽輻射熱能進行發電,可以儲熱,具有發電平穩可控、對電網友好、綠色環保等特點,基于其特點,光熱發電可與光伏電站互補,組成太陽能電站,也可以和風電組成新型的風光互補電站,還可以在我國西部可再生能源基地中,充當能源互聯網中能量接收和發送的重要節點,有效地提高電力穩定性,是國家大力支持的一種新能源發電方式。
《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課程是太陽能光熱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主要以太陽能塔式電站和槽式電站系統組成、各子系統工作原理、關鍵設備生產工藝、光熱電站實例等主要學習內容為引導組織課程教學。本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經過探討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手段。
(1)密切關注行業企業人物動態,以勵志故事為切入點進行思政教育
在思政元素挖掘中應立足專業實情,選好實際案例和具有典型代表的人物作為載體,以講故事或者看視頻的形式進行思政教育,通過觀看光熱行業大咖人物的訪談節目或者勵志故事,一邊了解光熱行業技術人才相關情況,一邊感受行業領先人物的奮斗歷程,激發內心的斗志。
本課程對應學習的是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的專業知識,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國家針對光熱領域在2009年專門成立了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微信公眾號、行業微信群等,授課教授通過加入微信群、關注微信公眾號、密切聯系光熱聯盟等方式可以知曉行業最新動態發展情況。微信群里都是光熱聯盟成員和全國各地的光熱行業相關的企業技術人員及高??蒲泄ぷ髡?,微信公眾號也會定期推送最新的行業動態和人物事跡等文章,這一點可以作為思政元素挖掘的源泉。比如在講光熱電站建設時,可以趁機給學生講光耀德令哈王志剛的勵志故事:2018年10月10日,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示范項目正式運行,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八個掌握大規模光熱技術的國家,該項目推動我國能源體制深化改革。它的成功,離不開背后千千萬萬和王志剛一樣不舍晝夜、奮力“逐日”的光熱人...激發學生吃苦耐勞、勇于奮斗去解決問題和為國奉獻等精神。比如在講真空集熱管時,可以引入《清華百年,殷志強談中國太陽能熱利用40年的成果轉化之路》的節目訪談,讓學生了解殷志強教授一生為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的研究做出貢獻的艱苦奮斗歷程,可以極大得激發學生斗志昂揚的激情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憧憬。比如在講解什么是光熱發電及現狀相關內容時,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觀看新華網《科技前沿大師談》專訪王志峰博士:陽光變電流,輸入百姓家,十分鐘簡短的視頻,從中感受下行業大師的風范,之后要求學生去了解王志峰老師的履歷,從中受到啟發。
(2)以實際光熱電站工程為載體進行思政教育
根據本課程面向的教學內容太陽光熱電站規模龐大、宏偉壯觀等特點,在講解太陽能光熱發電方式與特點這一模塊時,可以多結合實際光熱電站的照片和視頻,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比如在講光熱電站的規模之大之壯觀,電站發電量之多時,用具體的面積尺寸數字,年發電量的數字,航拍的照片等進行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偉大工程之偉,給予學生工程建設壯偉的思政教育,激發對工程建設的贊嘆和敬佩。比如在給學生介紹典型光熱電站-西班牙Gemasolar電站時,將該電站的航拍視頻和照片及在該電站現場舉辦的時裝秀活動-時尚與科技的融合案例展現給學生;在講我國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時,將該電站為建黨100周年獻上“最大”祝福-利用集熱場做出了閃亮的祝福語的案例呈現給學生,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和欣賞工程建設之美的思政元素。
(3)教學知識點與思想教育類道理掛鉤,并建設橋梁進行搭接
在教學過程中,多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到匹配的思政教育點去思考,思政點融入得適當與否關鍵在于是否與專業知識點隱含的道理相似。比如在分析拋物面反射鏡結構時,提出問題-只有反射層能不能實現拋物面反射鏡的功能?學生思考之后,教師以反射鏡由6層結構組成,要實現銀層的高反射率作用就需要其他五層的協助這一點,由此引出團隊合作精神。反射鏡要實現其功能,除了用料最多的超白玻璃之外還需要其他材料共同協作才能完成,我們在一些學習和工作活動中,要想順利完成達到理想效果,也是需要團隊協作的,因此我們需要有團隊合作精神。比如在講反射鏡油漆這一知識點時,提出問題-油漆的成本只占反射鏡總成本的5%,那油漆的地位是否就不重要呢?學生思考之后,老師以沒有這5%成本的油漆就沒有100%質量的反射鏡,它起到秤砣雖小壓千斤的作用這一點,由此引出思政教育:在拋物面反射鏡這個整體中,六層結構的重要性不是以成本來衡量的,就像我們人一樣,每個人的成功或者幸福的標準不是以掙了多少錢來衡量的,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品質決定的。
又比如在講拋物面反射鏡的清晰這一知識點時,提出問題-光熱電站中的反射鏡要不要清洗?學生思考討論之后,老師以反射鏡需要定期清洗才能高效運行這一點,由此引出思政教育:反射鏡要想獲得高的聚光集熱效率就必須定期進行清洗,反射鏡況且如此,我們是不是也一樣得保持干凈衛生,這樣才能獲得健康和愉悅的心情,從而保持高效率得工作和學習,因此同學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講衛生愛干凈整潔,積極勤快地打理好自己的內務。每一個知識點潛藏的思政元素都需要教師先去發現、去進行聯系、去挖掘、去一一連線對接起來。
經過探索思考,發現本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呈現方式上。專業老師應當要吃透課程每一個知識點,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采取調研、深入行業內部更進一步掌握專業動態,收集行業內勵志人物事跡、光熱電站建設過程遇到的困難挫折及如何解決的措施方案等,繼續以實際工程案例和行業人物事跡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教師團隊進行思政課程相關的培訓,提升自身思政水平,課程團隊引入思政教師共同建設課程思政。除此之外還應當繼續保持與課程相關行業企業技術人員的聯系,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深入挖掘專業知識背后隱藏的更匹配更深邃的思政元素,并持續改進將思政元素教育傳遞給學生的方式方法,使思政元素的精髓更深入學生內心,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結合得越來越水到渠成,課程思政效果以求越來越理想。
課程思政的目的主要在于更好得教學學生,培養有思想、有情懷、有遠大理想、有正確三觀的人才,這項使命任重道遠,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堅持不懈得去開展課程思政,對學生進行思政育人,價值引領。不同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有其獨特的作用,不同專業不同課程也有其自身建設的規律和要求,如何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要在尊重課程自身建設規律的前提下,在實現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挖掘并凸顯其價值引領功能。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有些也是可以應用到不同專業課程中的,因此即使是不同的專業在開展課程思政方面也有可以相互借鑒的經驗和方法,同時專業課老師也要提升自身思政教育水平,也可以與思政課老師一起完成思政與專業互融互通、協同育人這個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