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遠,曹友文,徐 剛,陳立軍,孫瑞芳,吳寶釵,趙 鵬,李 晨,王延志,任天明,李艷宇
(1.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彰武 123200;2.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遼寧大連 116000;3.彰武縣滿堂紅農科農機站,遼寧彰武 123200;4.彰武縣大德鎮農科農機站,遼寧彰武 123200)
彰武縣位于科爾沁沙地南緣,縣域內全部土地面積的85%以上為沙壤土,通透性好,地溫高,土壤中性,沙層過濾。地下水資源充足,經沙地凈化,成為獨特的沙泉水,為山藥的生長提供了綠色安全的保障,適合山藥的生長。地處農牧交錯帶,屬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沙質。彰武山藥有穩定的栽培基地和銷售渠道,以滿堂紅鎮滿堂紅村為核心種植區,面積為66.67 hm2,帶動滿堂紅全鎮發展333.33 hm2,輻射全縣4個鄉鎮面積達667 hm2,年產量為2.5萬t,遠銷全國各地。
選擇米山藥(粗牛腿山藥)、嘉祥細長毛山藥、淮山藥、花于山藥(又稱水山藥)等主推品種。
山藥莖葉喜高溫、干燥、畏霜凍,最適土溫度25℃~28℃。塊莖生長最適土溫20℃~24℃,20℃以下生長緩慢,山藥地下塊莖可耐-35℃的低溫。3月中旬,將選好的“山藥栽子”在陽光下曬5天左右,山藥段子曬10~15天,致斷面干裂、皮發灰色,能劃出綠痕為好,然后用44%多萄靈300倍液浸種15 min。若有線蟲病應提前用40%甲基異柳磷50O倍液浸種48 h、晾干后放入棚內催芽,待萌芽90%以上時及時播種。
山藥喜有機肥,但糞肥必須充分腐熟并與土壤摻勻,以免引起分杈或死亡。一般在出苗前,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 kg/667m2,45%復合肥50 kg/667m2作基肥。
山藥一般不澆水,以促進塊莖向下生長。塊莖迅速膨大期,澆小水;立秋后為使山藥長粗,可澆1次透水。遇大雨應及時排水。
1條栽子只留1個苗。如出多個苗,應于其蔓長7~8 cm時,選留1條健壯的蔓,將其余的去除。
播種前做好山藥豆、栽子消毒、殺菌。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山藥病害主要有:紅斑病、炭疽病、褐斑病(又稱灰斑病或褐斑落葉病)、葉斑病、枯萎病(俗稱死藤)、根莖腐癥、褐腐病、黑斑病、斑枯病、斑紋病(柱盤褐斑病、白澀病)和根結線蟲病,要采取綜合綠色防控措施。選無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輪作和施用無害肥料等綜合措施。出苗后,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分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1000~15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600倍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噴后遇雨及時補噴。
山藥的主要蟲害有小地老虎、黑絨金龜、螻蛄。用90%敵百蟲粉500 g,加少量熱水化開后,再加水5 kg均勻地噴在50 kg碾碎炒香的棉籽餅、花生餅或麥麩上,拌勻后,傍晚順壟撒在植株的周圍,用量為5 kg/667m2。
從10月上旬開始收獲,一般產量2000~30OO kg/667m2,利用機械先從山藥溝的一端開空壕,根據山藥塊莖垂直向地下生長的習性,用窄锨沿著塊莖先取出其前部和兩側的土,直挖到塊莖最下端,然后用鏟切斷塊莖背后側根,小心取出,盡量保持塊莖完整。以核心示范區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開展薯類綠色高效種植,重點示范應用甘薯工廠化育苗、甘薯機械化栽培、馬鈴薯精準施肥、山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使全縣薯類生產的產品達到綠色水平。

表1 彰武縣薯類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對照區測產記錄表(山藥)

表2 彰武縣薯類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輻射區測產記錄表(山藥)

表3 彰武縣薯類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核心區測產記錄表(山藥)
山全縣共建設攻關試驗區1個,面積合計8.67 hm2;核心示范區1個,面積33.33 hm2。在技術推廣服務方面,著重抓好攻關試驗區建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基本達到了綠色、高質、高效要求。
一是綠色。山藥項目區均用藥量60 g/667m2,上年均用藥量65 g/667m2,均節藥量5 g/667m2,使用量較上年減少8.33%;項目區均用肥量150 kg/667m2,上年均用肥量160 kg/667m2,均節肥10 kg/667m2,使用量較上年減少6.25%。二是高質。項目區山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62%,非項目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60%,項目區比非項目區高8%;山藥項目區平均產2978.98 kg/667m2,非項目區山藥平均產2372.33 kg/667m2,項目區比非項目區高25.57%。三是高效。項目區平均用水量為160 m3/667m2,項目區上年平均用水量為400 m3/667m2,平均節水量240 m3/667m2,平均節水率60%,有效利用系數1%。
山藥項目區成本4500元/667m2,收益11915.92元/667m2,純收入7415.92元/667m2。非項目區成本4000元/667m2,收益9489.32元/667m2,純收入5489.32元/667m2。項目區比非項目區節本增效1926.6元/667m2,比上年增加19.10%(扣除價格上漲因素)。
據市、縣、鄉專家測產結果表明:核心示范區山藥平均產量2978.98 kg/667m2,輻射帶動區山藥平均產量2680.61 kg/667m2,對照區山藥平均產量2372.33 kg/667m2。對比結果,山藥核心示范區比輻射帶動區和對照區分別增產11.13%和25.57%,輻射帶動區比對照區增產12.99%(見表1,表2表3)。
山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工作實施1年,培育帶動耕種收、病蟲害防治等社會化服務組織21家,例如滿堂紅綠盛山藥合作社等。
山藥綠色高效栽培等技術模式的大力推廣應用,為彰武縣山藥產業增產增收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為農民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的薯類農產品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