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燕,韋玉和(通信作者),邵雪景,周 斌,薛 一,楊奇超,喬薈博
(1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內科 江蘇 常州 213000)
(2 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內分泌科 江蘇 常州 213000)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18 歲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達11.2%[1],患病人數超1.4 億,且呈上升趨勢,2019 年IDF 顯示全球衛生支出10%用于糖尿病(7 600 億美元),其中美國最高,約為2 946 億美元,中國位居第2,約為1 090 億美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2],醫保資金承受巨大壓力,為降低糖尿病患者負擔和提高醫保基金的利用率,我國堅持以量換價的原則開展多輪慢病藥品國家層面價格談判即國談,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dipeptidyl peptidase 4 inhibitor, DPP-4i)沙格列汀的國談品種魯可佐價格已顯著降低,使用率上升。基于此,觀察該藥對初診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患者的療效。
選取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2021 年11 月—2022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初診T2DM 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對照組1 例因腹瀉嚴重而退出,實際納入5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表1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T2DM 的診斷符合2020 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診斷標準[3];②本地常駐人口;③無溝通障礙;④自愿參加;⑤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 HbA1c)≤7.5%;⑥無消化道潰瘍病史;⑦初次確診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心、腦、肝、腎病變;②精神異常者;③生活不能自理者。
試驗組給予魯可佐(山東齊魯制藥公司,批號1H0372D94)治療5 mg 每次,1 次/d;對照組二甲雙胍治療。選用格華止(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批號ACB0105)每次0.5 g,3 次/d。兩組均治療3 個月。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 餐 后2 h 血 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HbA1c 達標率(HbA1c <7%)、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血肌酐等代謝指標。(2)采用問卷調查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依從性、降糖費用等。①依從性調查從以下7 個方面了解[4]:遵醫囑每次用藥、遵醫囑按劑量用藥、遵醫囑按次數用藥、是否長期不間斷用藥、遵醫囑飲食控制、是否適度鍛煉、血糖監測,每項4 分,1 ~4 分分別為完全做不到、偶爾能做到、基本能做到、完全能做到,滿分28 分。②低血糖發生率通過問卷調查患者近三個月低血糖發生次數,并詢問低血糖嚴重程度。詢問不良反應情況,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費用比較以醫院終端售價為準,計算單人3 個月降糖藥總費用進行比較。
使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FBG、2 h PBG、HbA1c、BMI、血壓、血脂、肌酐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hPBG、HbA1c 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兩組HbA1c、BMI、血壓、血脂各組分、肌酐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2hPBG 顯著優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FBG 較試驗組低,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HbA1c 達標率較對照組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代謝指標變化情況( ± s)

表2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代謝指標變化情況( ± s)
注:FB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 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BP,舒張壓;SBP,收縮壓;BMI,體質量指數;1 mmHg ≈0.13 kPa;a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1;b 與對照組比較,P <0.05。
試驗組(n = 60) t P治療前 治療后FPG/(mmol·L-1) 8.10±0.63 6.04±0.48a 12.232 <0.01 2 h PG/(mmol·L-1) 12.33±1.05 8.04±0.92ab 12.134 <0.01 HbA1c/% 7.08±0.26 6.34±0.25a 5.347 <0.01 HbA1c 達標率/% 75.00 TC/(mmol·L-1) 5.71±0.90 5.54±0.87 1.182 >0.05 TG/(mmol·L-1) 2.02±0.57 1.98±0.43 1.073 >0.05 HDL-C/(mmol·L-1) 1.13±0.24 1.16±0.33 0.988 >0.05 LDL-C/(mmol·L-1) 3.89±0.94 3.78±0.85 0.664 >0.05 SBP/mmHg 140.78±11.04 139.53±13.34 1.062 >0.05 DBP/mmHg 84.50±8.61 84.17±7.83 0.874 >0.05 BMI/[Kg·(m2)-1] 25.48±1.45 24.94±1.33 0.627 >0.05血肌酐/(μmol·L-1) 86.94±7.43 85.72±8.15 0.565 >0.05參數對照組(n = 59) t P治療前 治療后FPG/(mmol·L-1) 8.05±0.57 5.89±0.52a 12.483 <0.01 2 h PG/(mmol·L-1) 12.26±1.02 8.42±1.01a 9.871 <0.01 HbA1c/% 7.07±0.23 6.33±0.27a 5.876 <0.01 HbA1c 達標率/% 68.00 TC/(mmol·L-1) 5.82±0.93 5.61±0.86 1.236 >0.05 TG/(mmol·L-1) 2.04±0.48 1.96±0.59 1.034 >0.05 HDL-C/(mmol·L-1) 1.14±0.35 1.13±0.42 0.982 >0.05 LDL-C/(mmol·L-1) 4.02±1.02 3.89±0.89 0.742 >0.05 SBP/mmHg 139.22±12.01 140.01±10.56 1.032 >0.05 DBP/mmHg 83.67±8.53 85.42±9.01 0.778 >0.05 BMI/[Kg·(m2)-1] 25.56±1.48 24.87±1.41 0.763 >0.05血肌酐/(μmol·L-1) 87.14±7.41 86.86±6.77 0.588 >0.05參數
試驗組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3 個月降糖費用149.43 元,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0.25 元(P<0.05),下降了48.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6 例均為上腹部飽脹、納差,1 ~2 周后自然緩解,無心衰病例發生;對照組2 例上腹部隱痛、2 例惡心、2 例每天腹瀉1 ~2 次能耐受;兩組低血糖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均無嚴重低血糖發生,見表3。

表3 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調查問卷分析
某項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結果表明,二甲雙胍降糖同時可減少T2DM 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5]。在我國T2DM 人群中開展的臨床研究顯示,二甲雙胍的降糖療效為HbA1c 下降0.7%~1.0%[3,6],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治指南中均推薦二甲雙胍作為T2DM 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線用藥和藥物聯合中的基本用藥。因二甲雙胍療效呈現劑量依賴效應,部分患者需增加劑量以增強療效,此時胃腸道不良反應會加重[6-7];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引起維生素B12 水平下降,可能增加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率[8];使用二甲雙胍時如需使用造影劑要暫停并監測腎功能必然致血糖波動[9]。隨著新的藥物不斷上市,在遵從指南的基礎上結合個體化原則二甲雙胍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本文結果顯示,部分初發的T2DM 患者中魯可佐與格華止療效相當,降低FBG 和HbA1c 幅度無顯著差異;HbA1c 達標率、低血糖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且魯可佐組2 hPBG、依從性、費用等方面要優于格華止組。依從性是制約血糖達標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行為、治療與醫護人員的安排及規定保持一致的程度。我國T2DM 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并不理想,調查表明,患者HbA1c 達標率僅1/4 左右[10]。由于T2DM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用藥治療,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壞、生活質量的高低及生存時間的長短[11]。提高T2DM 患者的依從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改善患者教育模式、加強隨訪與溝通、指導合理用藥等基礎上藥物本身特性也是影響依從性的重要因素,使用方便、服用次數少、副反應小、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藥物時患者滿意度更高,依從性更好,魯可佐符合上述條件,因此能夠取得更高的依從性和更滿意的療效。此外,文獻報道DPP-4i 還可以降低并發癥帶來的額外費用,提高患者質量調整生命年,具有更好的經濟性[12-13]。
二甲雙胍和DPP-4i 降糖機制存在互補效應,如部分患者起始二甲雙胍或DPP-4i 血糖不達標時再聯合使用可顯著提高血糖達標率。既往研究表明,二甲雙胍單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 患者聯合DPP-4i 的降糖作用雖與聯合磺脲類降糖藥相當,但在低血糖風險和體重管理方面更具優勢,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長期治療和心血管保護[14]。因此,給予初始治療單用二甲雙胍或DPP-4i而不達標的患者進行聯合用藥治療也是臨床常用的選擇方案之一。
綜上所述,沙格列汀的國談品種魯可佐價格低廉、療效確切、安全性好,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