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誠 邵旭鵬 劉委宏 傅一鑫 謝 娜 郝 浩 范開亮 孔 立△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1)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中常見的急危癥,每10萬人約有40~150人發病[1],中國上消化道出血的全因死亡率約為10.9%[2-3]。據文獻報道近10年來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仍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比極高,約為80%~90%[4]。雖然抑酸護胃、內鏡治療、動脈栓塞等技術發展迅速,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未見明顯下降[5]。ANVUGIB在中醫學屬“嘔血”“便血”的范疇,脾不統血證是其常見證型,當以補氣止血為治療原則[6]。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近年來應用人參止血湯治療ANVUGIB(脾不統血證),明顯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擬觀察止血湯治療ANVUGIB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采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指南》[7]的診斷標準;采用《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的脾不統血證作為中醫辨證分型標準。納入標準:符合《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指南》[7]的診斷標準;年齡18~90歲。排除標準:存在認知障礙者;存在血液系統疾病、嚴重肝腎疾病引起的繼發性上消化道出血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剔除標準:7 d內死亡或治療依從性差者;臨床數據嚴重缺失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收治ANVUGIB(脾不統血)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脫落1例,觀察組脫落2例。對照組女性15例,男性14例;年齡25~83歲,平均(56.03±16.38)歲;Rockall評分(2.90±1.32)分;上消化道潰瘍10例,上消化道腫瘤8例,慢性胃炎5例,急性胃黏膜病變4例,賁門黏膜撕裂2例。觀察組女性11例,男性17例;年齡21~84歲,平均(55.61±17.78)歲;Rockall評分(3.07±1.36)分;上消化道潰瘍15例,上消化道腫瘤5例,慢性胃炎3例,急性胃黏膜病變3例,賁門黏膜撕裂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及凝血指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開展,患者及家屬已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西醫治療,即根據《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指南》[7]推薦治療方案,臥床休息,使用注射用蘭索拉唑(山東羅欣,國藥準字H20100055)30 mg+0.9%氯化鈉注射液(山東威高,國藥準字H20043629)100 mL,靜滴,每12小時1次,患者收縮壓<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基礎值下降>30 mmHg時進行液體復蘇,當血紅蛋白<70 g/L者可輸血,必要時應用介入下治療及胃鏡下治療。觀察組在上述規范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人參止血湯,組方:人參30 g,三七粉3 g,白及粉3 g。人參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煎藥室水煎至100 mL,置入4℃冰箱中儲存,使用時復溫至40 ℃,分別于8∶00、20∶00時,取40℃的50 mL人參湯送服三七粉1.5 g,白及粉1.5 g。兩組治療在兩次大便潛血陰性即停止。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入院時的血紅蛋白量,治療后黑便天數、凝血指標,第3日及第7日大便潛血結果,以及治療7 d后血紅蛋白量。規定經治療2次檢測大便潛血結果陰性,且兩次間隔大于24 h,準許出院,并記錄住院時間。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參照《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的相關標準,納入胃脘疼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采用4級評分,無癥狀0分;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5.0統計軟件。呈正態性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及四分位數表示,采用獨立樣本中位數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大便潛血陽性時間比較 見表1。觀察組大便潛血陽性≤3 d及大便潛血陽性<7 d的比例均大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大便潛血陽性時間比較[n(%)]
2.2 兩組黑便天數及住院天數比較 見表2。觀察組黑便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住院天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黑便天數及住院天數比較(d)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紅蛋白含量及變化值的比較 見表3。兩組血紅蛋白含量在治療前后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治療,對照組血紅蛋白變化值為(3.07±18.80)g/L,觀察組血紅蛋白變化值(3.25±14.31)g/L,兩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變化值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紅蛋白含量的比較(g/L,±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紅蛋白含量的比較(g/L,±s)
組 別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28 29 108.53±27.45 103.72±35.05 111.68±26.39 106.79±25.33
2.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4。治療后,兩組的各證候評分均呈下降趨勢。經治療觀察組胃脘痛、食欲減退的證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M[P25,P75])
ANVUGIB指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非靜脈曲張性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胰管或膽管的出血和胃空腸吻合術后吻合口附近疾病引起的出血。本研究中因消化道潰瘍導致的ANVUGIB占總數的49.1%,這與流行病學資料一致[1]。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ANVUGIB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中醫病機主要責之于“熱”“瘀”“虛”“郁”,中醫主要以“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為治療大法[8]。本研究主要納入了脾不統血證的ANVUGIB患者,以補氣止血為治則,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人參止血湯,明顯縮短了大便潛血轉陰的時間,降低了中醫證候評分。
人參止血湯配伍精當,以補氣生血、止血散瘀為主要功用,在獨參湯的基礎上加三七粉、白及粉而成,對脾不統血證之ANVUGIB尤為適用。ANVUGIB常有急性大出血的表現,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辨證屬脾不統血證者更需補氣止血,故方中重用人參,取獨參湯之意,補氣固脫,補養氣血。《本草新編》言“蓋人氣脫于一時,血失于頃刻,精走于須臾,陽決于旦夕,他藥緩不濟事,必須用人參一、二兩或四、五兩,作一劑煎服以救之,否則陽氣遽散而死矣”。《本草正》曰“惟其氣壯而不辛,所以能固氣;惟其味甘而純正,所以能補血”。三七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胃經,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景岳全書》有以三七為末,米飲沖服治療嘔血的記載。《本草綱目拾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玉楸藥解》“行淤血而斂新血。一切淤血皆破,一切新血皆止”。故以三七加強補血止血之功,同時有止血而不留瘀之效。《神農本草經》載“白及味苦,主癰腫,敗疽,胃中邪氣,惡瘡不收”,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本草求真》認為白及之性收澀,故善于止血。可防人參溫燥,方中用白及止血并奏生肌之效,促進黏膜修復。人參止血湯以人參為君,三七、白及相輔,三藥相合,固脫止血而不留瘀,益氣養血促生肌,尤善于治療ANVUGIB脾不統血證。
人參止血湯用法簡單、精當,以人參煎湯,沖服白及粉、三七粉。人參30 g單煎始見于《十藥神書》“丙字獨參湯,止血后,此藥補之”,提出以獨參湯補益出血后虛損。《張氏醫通》也有出血患者少氣懶言,當以人參煎湯益氣的記載[9]。人參煎湯,取湯劑起效迅速的特點[10],用以“急固無形之氣”。白及以粉末入藥于《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就有記載,因白及入煎劑較黏稠、易糊鍋,故《本草原始》載有“白及做糊甚粘,研末奇妙,裱書多用”。并多以白及研粉吞服或敷于局部患處[11]。在ANVUGIB的治療中,白及粉可較好地粘附于創面,促進創面的愈合[12]。三七粉是三七生品的主要入藥形式,研究已證實生三七磨漿提取三七總皂苷轉移率可達到95%以上[13],且已證實三七粉涂于消化道出血點可加快止血,促進愈合[14]。人參止血湯的用法,結合ANVUGIB脾不統血證的臨床特點,充分發揮了各藥物的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人參、白及、三七具有治療ANVUGIB的療效。人參皂苷能夠收縮末梢血管,保護血管內皮,促進止血;抑制受損組織的氧化應激,促進ANVUGIB創面的愈合;刺激造血器官,促進造血,改善預后[15-16]。三七中原人參二醇型皂苷(PPD)約占總皂苷的60%以上[17],能夠通過調節血小板聚集率,促進止血[18],同時三七素、三七皂苷也具有止血的作用[19-20]。有研究證實白及粉外敷局部創面有止血作用[21],白及多糖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具有促進血小板聚集,加速止血,促進毛細血管的生成,改善微循環,抑制炎癥瀑布反應,減少黏膜損傷等作用[22-23]。
本研究納入的兩組患者,入院時的Rockall評分、血紅蛋白含量及各型凝血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表明兩組患者入院時病情無明顯差別。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人參止血湯,可以降低ANVUGIB脾不統血證患者第3天及第7天大便潛血陽性的發生率,縮短黑便天數,且具有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對照組及觀察組的中醫證候評分均呈明顯下降趨勢,且觀察組治療后的胃脘痛、食欲減退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人參止血湯能有效改善中醫臨床癥狀,減輕疼痛,改善食欲。觀察組的平均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意義。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人參止血湯治療是促進第7天大便潛血轉陰的獨立因素,也顯示入院時血紅蛋白的含量越高,第7天大便潛血陽性率越低。彭景[24]的研究也證實更低血紅蛋白含量與ANVUGIB患者更差的預后有關,這可能是因為入院時血紅蛋白含量與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關注血紅蛋白含量,給予必要的臨床干預有可能改善預后。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血紅蛋白含量上升的平均值大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意義,但本研究的樣本量均較小,可能存在偶然性。
綜上,人參止血湯明顯縮短ANVUGIB(脾不統血證)的黑便以及大便潛血時間,可以改善臨床癥狀,降低中醫證候評分。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待進一步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期待通過進一步研究,闡明人參止血湯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