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雅潔
(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骨傷醫院針灸康復科,湖北武漢, 430000)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急性病,發病突然、進展快,若不及時治療,預后較差,甚至導致死亡[1]。腦卒中包括腦出血與腦梗死,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腦卒中的致死率大幅度下降,但是其往往遺留多種功能障礙,由于腦卒中患者在恢復期往往需要臥床,易并發肺部感染,甚者需要行氣管切開治療,進而導致很多患者遺留有肺功能障礙,不僅增加了護理難度,也影響了康復進程[2]。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恢復期伴肺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十分重要[3]。本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循經叩背對腦梗死恢復期伴肺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干預,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現報告如下。
收集2019年2月—2021年2月科室收治的腦梗死恢復期伴有肺功能障礙的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②經影像學確診為腦出血或腦梗死患者;②病程≤3個月;③存在肺功能障礙者;④患者及其家屬理解并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深度昏迷的患者;②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伴有肝腎功能衰竭或其他嚴重疾病者;③氣管切開后攜帶氣管套管,拔管困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9~67歲,平均(55.54±7.31)歲;病程0.5~3個月,平均(1.69±0.58)個月。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8~69歲,平均(56.21±7.23)歲;病程0.5~3個月,平均(1.55±0.60)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給予綜合康復治療,住院治療期間配合常規護理,包括:①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藥物服用的方法、腦卒中相關知識,交代日常護理注意事項,交代飲食、康復鍛煉注意事項;②排痰指導:指導患者排痰技巧,定期協助患者排痰,必要時吸痰;對痰液較多者,給予霧化吸入處理(0.9%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氨溴索);③病房空氣管理:保證病房每天6∶00—8∶00、12∶00-12∶30、18∶00-19∶00開窗通風,每日2次移動式空氣消毒機消毒,維持空氣濕度為60%,溫度為22℃。④氧療:患者持續低流量吸氧。⑤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增強患者與患者家屬堅持治療的信心,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4]。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中醫循經叩背,具體方法:操作時保持病室內適宜的溫度,避免患者著涼,患者取側臥位或者俯臥位,護理人員采用拍法和擊法相結合,手呈虛掌,沿著患者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進行拍背操作,由下到上,由外到內的均勻拍背,要求力度適中,叩擊速度均勻,虛掌拍打經絡1個循環后,再叩擊經絡1個循環,兩種拍背手法交替進行,腎區部位要略過,避免拍擊腎區對體弱患者造成傷害,拍背的同時鼓勵患者行咳嗽和深呼吸,有利于排痰,每日2~3次,每次10~15min[5]。干預2周。
1.3.1 肺功能指標:檢測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血氧飽和度(SaO2)。
1.3.2 6 min步行距離(6MWD)測試:選擇長度≥50 m的安靜長廊(可折返),讓患者以最快速度來回行走,行走期間監測人員每隔2 min報時1次,必要時允許患者中途休息,記錄6 min內患者所行走距離。
1.3.3 呼吸困難程度評估:采用改良版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MRC)評估呼吸困難程度[6],將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0~4分,0分為輕度,1分為中度,2分為重度,3~4分為極重度。
1.3.4 生活質量評分: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進行評估,得分高低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3.5 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滿分100分。
干預前兩組PaO2、PaCO2、Sa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aO2和SaO2較干預前上升,PaCO2較干預前下降,且觀察組PaO2、PaCO2、SaO2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
干預前,兩組患者6MWD及mMR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6MWD距離較干預前增加,mMRC評分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6MWD高于對照組(P<0.01),mMRC評 分 低 于 對 照 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6MWD及mMRC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6MWD及mMRC評分比較(±s)
?
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
腦卒中發病機制復雜,主要與腦血管病變、血管老化、情緒波動、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等因素相關[7],肺功能障礙為常見的并發癥,護理干預對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提高患者抵抗力[8],時刻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口腔干凈,阻止細菌滋生,降低環境、呼吸道、口腔內異物造成患者呼吸困難的風險,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9]。常規護理對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欠佳,也難以為醫生對患者進行更好的康復治療提供支撐。近年來,腦卒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趨向低齡化,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以創新,尋找更加具有專科特色的護理方式,對于促進腦卒中患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科室針對腦卒中恢復期合并肺功能障礙的患者給予循經叩背,旨在促進患者肺功能康復,改善預后。
循經叩背將傳統翻身拍背與中醫經絡知識結合,肺俞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背俞穴之一,此穴與肺臟相應。古代醫學文獻記載肺俞穴可用于治療肺脹、肺痿、癆瘵、胸滿上氣、哮喘、咳嗽、胸脅支滿、痰盛失音等[10]。腦卒中合并肺功能障礙的患者病情較重[11],多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郁結于肺,郁熱化火,又由于臥床,肺部氣機升降失調,氣體不能進行通暢交換,極易導致肺部感染的發生[12],降低患者肺功能。循經拍背可以有利于人體氣血的循環,增強機體內分泌功能和免疫力,通過拍擊膀胱經可振奮人體的陽氣,達到疏通經絡,調整氣機功效,能有效幫助長期臥床患者排痰[13]。李曉梅[14]研究報道拍背吸痰能明顯縮短肺部感染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改善患者肺功能,縮短患者病情,降低患者并發癥,促進患者預后。郭菲等[15]研究顯示背部膀胱經叩擊聯合穴位按摩預防老年臥床患者肺部感染效果良好。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中醫循經叩背干預,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康復治療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值得臨床借鑒。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