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升
(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再加上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會進一步加快傳染病的蔓延速度,所以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務必要逐步優化傳染病防控體系,升級傳染醫院建筑,進一步增強傳染病的控制能力。
近年來,我國醫療救治機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漸漸成為綜合完備的體系,特別是我國下發《傳染病防治法》以來,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也得到了穩步發展。現如今,傳染病醫院已經成為應對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的不可或缺的組織之一,發揮著關鍵性效用,老百姓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遭受病毒侵擾,扮演著生命守衛者的作用。在設計傳染病醫院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充分地熟知傳染病醫院現狀,同時還需要了解現代傳染病醫院發展態勢。我國當前傳染病醫院發展態勢如下。
目前,伴隨社會發展及醫療水平逐漸提升,此時醫療系統漸漸趨于協同合作狀態,構成醫療網絡,在各個基層、各區域發揮作用。在醫療系統中,傳染病醫院已經成為關鍵一環,且網絡化趨勢比較顯著。對于傳染病醫院來說,其發展模式不再是傳統的單一化發展模式,而是表現出網絡化、多極化發展模式。從橫向角度而言,傳染病醫院構成醫療救治網絡,在疾病防控機制中起著效用。從縱向角度而言,從區域至國家,從本國至其他國家,傳染病機構構成了較為龐雜的有機網絡,從而有效地為老百姓提供健康安全的環境。
在當前傳染病醫院中,不管是綜合性醫院亦或者是專科性醫院,都漸漸表現出綜合化發展的態勢,而不是單單指一項疾病,是能夠以防控交叉感染作為前提,處理多種情況的疫情,該綜合化發展態勢有助于醫院長遠化發展,而且也有利于逐步優化醫療防控體系。
就當前來說,建筑已經不單單是發揮遮風擋雨的功能,同時也發揮著其他重要的功能。評判建筑水平的標準很多,而較為重要的就是人性化程度。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逐漸上升,且醫療技術也漸漸滲透至人們的生活之中,過往傳統醫學模式發展轉變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而醫院也在穩步升級,有利于優化防控體系,各醫院硬性指標也隨之上升,老百姓越發注重環境柔性標準。在當代傳染病醫院之中,傳染病醫院朝著人性化方向發展,將醫護人員、患者當作主要的護理核心,不但能夠契合就醫基礎,同時還可以創造一個較為理想的康復環境,體現了源自醫院的人文關懷。
長期以來,全球都出現了不同情形的傳染病疫情,這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安全,因此要求高度重視防治工作,及時優化醫院傳染病區的建設工作,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疫情防御水平。
在我國傳染病防治體系內,所覆蓋的機構眾多,比如傳染病專科醫院、綜合性醫院、院前急救機構等等。具體來說,傳染病專科醫院就是專門面向某個傳染病,針對其他疾病也能夠進行輔助性診治。在長期科研發展下,我國傳染病專科醫院也積攢了許多關于傳染病治療的方法經驗,所以提升了處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水平。但是,不容忽視的是,該類型醫院具有醫療裝置較為單一,醫療資源有限等不良問題,所以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疫情,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予以應對。而綜合性醫院往往設置了多類科室,擁有較多醫療的工作者以及新型醫療設施,能夠有效地診斷及治療各種類型的病癥,所以該醫院常常會獨自設立傳染病區。專科防治機構就是指針對某疾病而設置的單位,暴發疾病之后,由于部分綜合性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難以負荷較大的壓力,所以專門設置專科防治機構,從而起到優化、完善防控體系的效用。
在設計傳染病醫院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優先考慮醫院選址,如此一來方可契合城市的整體規劃標準,遠離鬧市區域,同時也要盡可能地遠離人口聚集區域。在選址期間,要求考慮到如下幾點因素:其一,自然因素,最好選取地勢較為平坦、地質俱佳的地塊;其二,市政因素,相關人員要充分考量煤氣、供電、排水等多種市政設施。其三,交通因素,確保交通便捷,相應地設立綠色通道,這樣有助于在短時間內順利轉送傳染病患者,其四,周邊環境因素。
在實際布局過程中,需要科學布局、合理設立各醫療機構,同時要遵循如下基本準則:其一,分級設置準則。針對設施不盡完備,規模較小的專科傳染病單位,要求及時限制收治病人的類型以及規模。針對規模較大的醫院,就可以被當作突發疫情后備單位或者救治醫院。其二,職能側重準則。通常來說,傳染病醫院能夠發揮治療患者,宣傳普及、訓練醫護工作者的作用,針對中等規模類型的傳染病醫院,它們的主要的職責就在于迅速收治疫情暴發后確診患者以及重癥監護患者。而針對傳染病病區的醫院,它們不僅要收治患者,同時也要開展醫療科研工作。其三,安全準則。進一步明晰傳染病醫院潔污區域,提供隔離防護舉措;嚴格把控醫院傳染廢棄物,合理處置,多加管控醫院空氣質量。其四,智能化準則。在疾病防控機制之下,為了進一步提升疫情控制的成效,此時要進行計算機綜合布線,采取數字化圖文手段,在智能化的大環境下,做到遠程診治及信息交流。
傳染病醫院很好地給患者提供了專業的隔離觀察空間,所以,在布局空間硬件儲備的過程中,要注意如下幾點:其一,空間轉換問題,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要有機結合禁忌空間轉換觀念,一旦出現大面積的疫情,就能夠有效地轉變成其他功能空間,由此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治療。其二,緊急加建空間方面,一旦產生了大面積的疫情問題,此時院方就要求應用可利用發展用地、公共綠地等等,同時要迅速完成加建工作,有助于加快醫療救治的效率。除此之外,院方還需要儲備好相應的醫療資源,比如說常備醫療物品、緊急調運物品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傳染病醫院營運工作涵括:擴大醫療服務范疇,合理應用醫療資源展開科學研究、進行宣傳普及教育。
相較于普通醫院,傳染病醫院的患者較為復雜,存在傳染病擴散感染的風險,所以,在設置各個科室的過程中,要求明晰各項職能,嚴格劃分污染區與潔凈區,這不僅能夠給人們提供較為便利的通道,同時也有助于預防醫院感染問題。傳染病醫院大多根據疾病傳播形式、傳染病嚴重程度、功能予以分區,該設計方式容易滋生功能分區污染水平不一、歸屬不清等難題,從而增加了防控傳染病的實際難度。所以,相關人員務必要從傳染病病區布置形式、污染程度等層面,進一步分區設計傳染病醫院建筑的布局情況。通常來說,傳染病醫院是由多個部分組建而成的,比如院內生活基礎設施、行政管理設施、保障設施、住院部、急診部以及其他門診部等等。在布局傳染病醫院過程中,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隔離傳染源、維護易感染群、阻隔傳染途徑,換言之,就是科學排放、清污分流以及潔污分區。針對各個區域,都要科學地劃定分區,同時要提供可行的技術舉措,避免大面積的交叉感染,防止病毒向外擴散。
在傳染病醫院環境中,因為每日門診需要接收的患者較多,再加上人員構成復雜,所以極易出現交叉感染的問題,因此要求明晰各功能之間的聯系。傳染病門診部包括外面大廳、預診區、掛號區、藥房、繳費處以及辦公室等部分,因此在實際設計期間,相關人員要依據各個病癥患者完成分區,當前出現了兩類系統構成方式:其一是傳染病者專屬應用區域,患者已經明確傳染病者或者預診診斷屬于傳染病群體,此時就要通過專屬通道至隔離區予以觀察,或者是前往至專屬門診區予以診治;而另一種系統即普通型診區,總體面積較大,但是通過預診之后,就屬于已經基本康復或者普通患者,所以要求在此進行就醫。
急診部屬于傳染病醫院中的重要區域,一般救治情形較為緊迫的患者。如果該部門位置靠近門診部、藥房、化驗室等區域,那么就要獨自設置出口,防止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在急診部入口大廳位置設立醒目的標示牌,這樣有助于方便運輸醫療儀器設施,而且也能夠為搶救病人提供清晰指引。
傳染病醫院的流線的形式較為多元,根據不同情形采取相應的流線形式,能夠有效地提升疾病診治的實際效率。具體來說,盡端式流線就是指外來人流采取的定向流線,最終抵達既定地點,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需要原路折返,通過交通走道,最終抵達其他區域范圍。而穿越式流線就是根據建筑功能組織穿套式制定的,這就是代表通過一處流線,和各區域進行關聯,同時通過區塊內到達其他范圍。值得注意的是,該流線形式很難應用至傳染病醫院,不過對于傳染病醫院,該流線組織通常要求各自區隔潔污流線、難以交叉。但是,在部分區域中要求直接交通關聯。與此同時,內外廊方式漸漸發展為環繞式布局形式。在傳染病醫院內,部分功能通過內外環廊組織,再加上該外廊是一種典型的封閉路徑,此時路徑中心具有核心交通。該流線組織常常被稱之為潔污分流,從而確保環形路徑可以變得完備。環形區域的功能區間具備交通便捷的特征,所以易于找尋,同時保證了科室、病房擁有較為合理的空間環境。
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傳染病醫院患者常常有著類似于恐慌、煩悶等負面心理,這往往是因為自身病情加重或者是原本對于醫院存在偏見。為了進一步處理這一難題,此時院方就要通過多種方式創造一個較為宜人、輕松的就醫環境,有效地緩和人們的負面情緒,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醫療工作者的心理負擔,提升工作效率。在建設醫院期間,需要為每一位患者打造平和、輕松的室內外環境。針對傳染病醫院來說,公共空間就是指候診區域、大廳范圍。醫院能夠主動在候診范圍內放置部分緩解焦慮的物件,比如玩具、電視等等,從而有效地轉移患者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劃定傳染病醫院的過程中,包括室外隔離區,在設計室外環境的過程中,要求根據污染程度、人群類型劃分區域,考慮到重癥患者身體條件不佳,所以容易向外擴散病毒,所以相關醫護工作者需要嚴格規范其活動區域。
對于傳染病醫院來說,要求做到潔污分區、醫患區隔,在設計建筑工程過程中,要善于對流線加以管理,高效控制感染。比如說針對醫患雙廊,醫護工作者要求從專用走廊步入診室,而且要通過隔離防護門。針對重癥病房,相關人員要相應地安置兩道風淋房,秉持“一進二出”的嚴格規范出入,醫護工作者在進入病房的時候,還應該通過強風、紫外線,而且要穿上防護服。傳染病醫院也需要提供較為專業的通風、排水、供暖設施。較之于一般性的建筑工程,傳染病醫院在基礎設施上有著嚴格的標準。比如針對負壓病房,相關人員要充分考量應急階段、正負壓轉換結合,ICU、手術室、負壓隔離病房使用全新風直流式空調機制。這就不難看出,隔離病房采暖通風設計以及施工期間,可采取部分新設施以及新技術。
就當前來說,伴隨新型傳染病不斷爆發,給人類的健康帶來極大威脅,因此要求重視傳染病醫院的建設。在建設傳染病醫院期間,要求以系統論作為基礎理論,合理化地采用管理學、建筑學以及傳染病學的知識經驗,設計出一系列新型傳染病醫院。文章闡述了當前傳染病醫院情況,整合分析傳染病醫院設計多重策略,也就是在設計傳染病醫院的過程中,要求根據區域劃定,以環境營造、流線組織等作為切入點,并在后續環節中形成切實可操作、靈活度較高的設計方法,如此有助于人們穩步防控好傳染病,為老百姓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