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進一步做好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工作實施方案》。方案強調,要狠抓財政支農政策落實落地,及時撥付支持糧油生產等各類政策資金,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要充分發揮金融保險支農作用,積極落實新增信貸支農政策,加快推進信貸直通車常態化服務,擴大農業信貸擔保服務規模。要持續拓寬農業農村投資渠道,積極發揮地方政府債券對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重要作用,按規定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引導社會資本有序投入農業農村。
國家稅務總局按照享受主體、優惠內容、享受條件、政策依據的編寫體例,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激發鄉村創業就業活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加大鄉村振興捐贈等六個方面梳理形成了109項針對鄉村振興的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內容,并于近日公布。
為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國家農擔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續簽總對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以轉貸款業務模式,將更多低成本資金引入農業農村領域。首期轉貸款資金5000萬元已由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市分行發放至青島農商行,由青島農商行專項發放至農擔擔保客戶,70余戶農擔擔保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根據資信情況享受到3.7%~6.8%不等的優惠利率,切實降低了融資成本。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印發《關于推廣使用家庭農場“隨手記”記賬軟件的通知》。“隨手記”記賬軟件由基本信息、記一筆、庫存記錄、債權債務、報表查詢、政策宣傳、個人中心等7個功能模塊構成,具有信息記錄、便捷記賬、報表查詢、政策宣傳等四方面功能。通知指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對“隨手記”記賬軟件的宣傳推廣力度,擴大政策知曉率,引導家庭農場自愿安裝使用。
5月26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農商聯合銀行共同召開發布會,正式上線省市縣鄉村五級聯網一體化運行的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浙農經管”。“浙農經管”構建了“1+7+N”整體格局,即1個浙農經管主體平臺,數據歸集、資產經營、村民服務等7個“一件事”,財務運行、陽光公開等N個功能模塊,實現村社家底一庫集成、財務審批一網通辦、陽光公開一清二楚等“六個一”目標,還探索了以村社集體經濟運行為核心的綜合評價指數。
目前,“浙農經管”已覆蓋全省2.3萬個村、組經濟合作社,服務農戶1270萬戶,日均活躍度超6萬人次,累計訪問量突破1000萬人次。
近日,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引導分散的家庭承包地通過互換、轉讓等方式實現整戶耕地集中連片。鼓勵利用集體機動地置換集中連片經營毗鄰地塊,擴大耕地集中連片經營規模。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依法依規采取租賃、入股等流轉方式分類有序開發利用集體林草資源,適度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特色種養、冰雪經濟等產業,打造產品品牌、區域公用品牌和吉致吉品品牌。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撤并后農村中小學校舍、停辦敬老院房屋、停辦幼兒園房屋、鄉村集體企業解體遺留廠(場)房等經營性資產開展租賃活動,按有關規定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
意見明確,統籌利用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在規定時限內每年扶持535個村,每村給予5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組建各類經濟聯合體。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重點向脫貧村和重點邊境村傾斜。
近日,山東省民政廳印發《山東省村務公開指導目錄》,對村務公開的內容、程序、時間及形式等進行了規定。
《指導目錄》明確,村務公開內容包括本村的村民自治章程、議事規則、村規民約等制度類事項9項,本村經濟、建設發展規劃等事務類事項24項,村級財務收支情況等財務類事項14項。同時提出,進一步梳理本地區落實各類強農惠農政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疫情防控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納入公開內容;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以及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或者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聯名要求公開的其他事項,應納入公開內容。
《指導目錄》要求,要明確公開時間,區分一般事項、財務收支事項、重大事項等,分類確定具體公開時間。一般事項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具體公開時間應在每季度結束之日起5日內公布;財務收支情況應當逐項逐筆每月公布一次,并接續公開,具體公開時間應在每月結束之日起10日內公布;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隨時公布,具體公開時間應在重大事項依法討論決定之日起5日內公布。
近日,四川峨眉山市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會議。會上,頒發了2021年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創新獎和成效獎,現場表彰了創新獎獲評村(社區)9個,成效獎獲評村(社區)8個,共計發放獎金34萬元。
為激發廣大干部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內生動力,峨眉山市委組織部出臺《激勵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八條措施》,設置集體經濟發展創新獎、成效獎。對發展模式新穎、案例可復制性較強的村(社區),評定為創新獎,給予每村(社區)2萬元獎勵。評選成效獎,以2020年底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收益為基數,對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收益首次達到5萬元、1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村,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5萬元、10萬元獎勵,對于一次性達到多個等次的疊加獎勵,所得獎金主要用于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