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審計局南昌分局
作為銀行內控的第三道防線,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目的是提升企業價值及優化企業經營。審計項目是內部審計服務于銀行發展的重要載體,簡言之,審計項目質量可以視為審計工作生命線,可以對審計工作質量進行衡量,關系著審計目標的實現與審計職能的發揮,而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又是審計質量控制的核心。審計項目質量提高了,才能充分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發現并分析影響審計項目質量的內部約束,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既能更好地加強審計質量控制,也能充分發揮出審計職能,更好地為本行業發展服務。
商業銀行審計工作開展中,其基礎與核心是審計項目的質量,同時也是整個審計項目的重點。一個好的審計項目能夠揭示企業發展和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審計項目質量關系著審計職能的發揮。所以,商業銀行審計工作需要緊抓審計項目自身的質量,持續創新審計方法,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確保商業銀行審計職能的更好履行。
商業銀行審計項目質量提高了,自然會引起商業銀行領導和被審機構重視,有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可切實提高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地位,審計職能的發揮可以進一步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銀行的健康穩定發展,可使今后工作擁有健康的審計環境,以實現審計工作長期、穩定發展。
因審計人員得出錯誤的審計結論,或給出了錯誤的審計信息,導致應發現的問題未發現,風險未揭露,這就是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勢必會存在審計風險,且不以審計人員的客觀意識為轉移。在具體實施中,即使審計項目沒有不良后果,也未出現向審計人員追責行為,也不意味著就不存在風險,實際上審計風險也是存在的。但也可以有效控制審計風險,通常情況下,審計項目質量越高,那么審計風險便會越低,反之,審計項目質量低,審計風險就會高,為此,強化管控審計項目實施過程的質量尤為關鍵,從源頭上保證審計項目的最終實施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審計項目的風險。
商業銀行在審計項目開展中,通常先接收到上級審計單位下發的審計方案,再進行相應的審計工作。因存在思維定式,使得商業銀行審計操作中依舊使用著慣用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常規的審計項目,多數均未進行認真閱讀和理解,也無法精準掌握其中的深層含義,導致對審計項目目標不能精準把握。對審計目標缺乏深入的理解,導致整個審計項目存在偏差,使最終結果無法達到有關標準。
如,某商業銀行2010年實施《操作風險重點項目專項審計》項目時,項目實施的初衷是配合相關業務部門的案件防控工作。從審計名稱來看,關鍵是審計商業銀行經營中的主要事項,而開展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該商業銀行的審計目標主要基于案件防控的角度,結合商業銀行經營中的一些重要管控環節,以及被審計單位違規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而,該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理解審計目標存在偏差,在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時,針對每項業務均實施了風險控制,且對每個經營機構均實施審計,導致審計范圍和對象過于寬和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審計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甚至是浪費。
商業銀行實施審計項目時,關鍵是對一些審計疑點進行討論與分析,然后再查證與核實,審計討論中,論證不充分,思慮不周全,導致在現場有限的查證時間內,審計員難以查深查透。一般情況下,與要點相關的審計疑點,會采取“誰發現,誰查證”的方式分配到個人,導致分析結果易受有關審計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經驗等的制約。簡言之,由于審計前期沒有開展深入的討論和分析,缺乏相應的質詢,從而未能精準把握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最終也總結不出適合的查證方式,問題也得不到有效核實。
審計方案可以為商業銀行審計工作更好地開展提供指導,并根據審計前期調查結果,以及被審單位的實際經營、管理與授權等情況,對審計模型鎖定的疑點進行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查證方向和方法。然而,一些商業銀行審計實施方案只是在總體審計工作方案基礎上,對被審計機構的基本信息進行簡單說明,未對被審計機構的疑點進行挖掘,未針對疑點開展詳細的分析,也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的審計查證步驟和方法。
能否進行深入調查并發現問題,與審計師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敏感性密切相關。專業素質過硬且有較強敏感性的審計員,通常擁有較強的查證能力,可以從表象找到本質問題,從簡單問題中尋找出深層問題;反之,職業敏感性與專業素質均較低的審計者,通常會錯失找到問題的機會,一方面會使審計風險增加,另一方面會影響審計項目質量。同時,審計項目組長與主審職業的專業素質及職業敏感性非常關鍵。組長與主審如果職業敏感性及專業素養高,且風控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強,均可從審計中尋找到重點,并指導審計員對有關問題進行查深查透,發現審計亮點,最大程度提升審計成果的價值。
其一,大多數商業銀行在審計項目評價機制中,并未形成明確的考評指標體系,存在著考評依據及標準不清的狀況。加之不易審定量化考評指標,考核項目質量及人員,主要以定性考評為主導,這樣,也會無形中有一定的主觀判斷色彩產生,整個審計過程也沒有列入考評內容。其二,多半商業銀行內審考評制度中,均缺乏統一且規范的項目激勵辦法。即使有些商業銀行制定了激勵政策,也并不完善。同時,項目考評機制中缺乏關于問責制的規定。
審計項目時應達到的目標為商業銀行的審計目標,也為整個審計工作的核心。對審計目標進行科學把握,有助于促進審計項目的成功,為此,商業銀行應按不同審計任務及審計范圍,對核心審計小組進行構建,然后聘用不同專業方向的審計人員參與,一起討論分析審計工作方案中的重點,進而對審計目標進行精準的把握。
不但要準確把握審計目標,核心審計小組也應對審計具體實施方案制定標準,然后進一步研究被審對象的具體狀況,運行模型挖掘分析審計疑點,并努力提出全面的現場查證方法。審計具體實施方案中,需要充分體現出“具體”,羅列具體審計目標、審前調查結果、被審計對象基本情況、審計范圍、審計重點、審計步驟和方法等。此外,審計具體實施方案中,還要囊括審計組成員分工、審計工作進度安排、審計工作要求等。
審計報告是審計機構根據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對被審計單位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就審計結果出具的評價審計事項、做出審計結論和提出審計建議的書面文件。一般,審計項目結束后都要求形成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結論要求觀點明確,語言凝練。而審計報告作為審計成果的體現,離不開每一位審計人員的努力。審計人員以審計實施方案為基礎,針對審計重點,調閱資料進行查證。在現場查證的過程中,審計人員獲得審計證據,佐證審計發現,從而使得審計報告的每一個結論都是有據可依。
想要將商業銀行審計項目實施質量進行提高,需要對全過程質量進行控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照具體審計類別、審計范圍和審計數量及內容,科學分配審計資源與時間,不得對項目做籠統安排。
2.制定好審計項目規劃,特別是審前準備工作、審中的現場查證、審后的報告撰寫等相關的細節工作。做好此三階段的管理及規劃,并精準把握審計重點,查證審計線索,收集審計證據,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
3.為進一步強化質量監督,應組建質量監督小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督團隊應對審核項目全程參與,重視審計方案、審計進度,以及審計目標的完成狀況。及時溝通和交流現場審計遇見的問題,并對核心審計小組進行有效指導,使其能夠科學合理進行現場查證。
4.審計復核工作,審計底稿及三級審核。開展審計底稿評估會,經過集體討論研究,確保有翔實清楚的審計底稿;組織討論審計報告,針對審計發現逐一論證,對發現的問題做出及時修改,以確保商業銀行審計報告的質量。
積極舉辦各類培訓班,讓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培訓強化專業素質。其培訓也可使用多層次多類型方式開展。如,對常擔任主審骨干,組織相應的培訓班,而一般審計者組織技巧提升培訓班;非現場審計,但對審計技術十分熟悉和精通的人員,對其開展現場查證技巧培訓班;非現場審計不熟的審計人員,對其開展IT技術方面的基礎班。與此同時,也可開展各類的新制度、業務培訓班以及溝通技巧培訓班等,組織這些特色班,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質、查證能力及職業敏感性,實現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需要建立操作性強、標準明確的審計項目評價機制,最大程度注重量化指標的評價,減少主觀判斷。在設計考評指標時,盡量使評價指標可以覆蓋審計前、審計中、審計后全過程。實施多元化獎勵,按照項目具體實況,可設置不同專項獎勵,如,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方案、主審和審計人員等,這部分獎項可以在不同年度根據工作導向設置執行。制定統一規范的專項獎勵方式,讓專項獎勵辦法更加標準與制度化。獎勵的同時,也結合實際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清楚責任追究標準。懲罰與獎勵并行,充分發揮考評激勵約束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激發審計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更具創造性及責任感;體現在具體審計項目中,審計員通過對審計方法、訪談技巧進行持續創新,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審計項目的質量。
為實現審計質量的全流程管控,可以科學制定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標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其一,對審計項目具體實施流程進行明確,以流程圖形式展示整個項目流程與環節;其二,明確各階段、各環節要做的工作,提出各階段、各環節的具體工作要求;其三,制定項目質量控制標準評價體系,評價項目有沒有按規定標準執行;其四,項目指導小組或獨立于項目的其他評估小組應根據質量控制標準在事件發生時和之后評估審計項目。
只有建立科學、系統的審計項目質控標準,才可從客觀上去評價審計項目的質量,這樣,審計人員才能不斷改進思維定式,并從思想上認可接受,從被動執行過渡到主動執行,最終實現審計項目質量的全面提升。
要想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更好地節省審計成本,那么,項目進度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而要想審計進度提前,則離不開被審計機構的配合。作為業務部門,被審計機構是一線部門,首位是經營,具體工作中要應對各類事情;而作為后臺部門,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合理、充分地考慮到被審計機構的具體工作狀況。為此,良好的審計進度安排應將進度管理延伸到被審計機構。在審前準備階段編制具體的審計實施方案時,需要同被審計機構進行良好溝通,充分考慮被審計機構的工作狀況,確保人員分工和時間安排合理;現場階段,需要針對工作進展中的新狀況予以適當調整,以便更好進行審計。
總之,為了更好地提升商業銀行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成本的有效節約,最理想的方式是全過程控制商業銀行審計項目的質量,并對審計目標進行精準把握,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實施方案,對審計人員開展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和查證問題的能力,建立健全項目考評機制,制定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標準。同時,加強與被審計機構的溝通,結合實際情況適度調整進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