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維清
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堅持以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責為抓手,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持續推動全區民政工作提質增效。
基本民生保障持續加強。一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截至目前,全區脫貧人口納入兜底保障38.6萬人,落實低保漸退政策2.99萬人,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對象達到273.1萬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兜底保障5.1萬人。二是全面推進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低保對象動態管理、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主動發現快速響應、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救助幫扶“四項機制”,積極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救助格局。1至9月,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54.2萬人、特困人員9.5萬人,實施臨時救助10.3萬人次,支出臨時救助資金1.6億元。三是加強特殊群體關愛服務保障。加快未成年人保護立法進程。建成蘇木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67個。扎實保障1994名孤兒和314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基本生活。累計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1952人次,辦理落戶安置28人。
基層社會治理不斷完善。一是加強和創新城鄉社區治理。持續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創建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12個。全區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覆蓋率均達到100%。二是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不斷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持續加大社會組織培育管理力度,強化社會組織“一講兩壇三會”監管,全區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達1.79萬余家,建成盟市、旗縣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48個。三是提升社會工作發展質量。以“五社聯動”為抓手,以社工站為平臺,創新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模式,持續提升基層民政服務能力。
基本社會服務全面提升。一是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確定2022年為“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年”,強化工作措施,全面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提升、機構養老提質增效、農村養老服務轉型升級、養老產業促進四項工程,統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補短板、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提升等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有各類養老機構692所,床位數8.4萬多張;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1609所,入住老年人6.4萬人;建成街道養老服務中心25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75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498個;醫養康養結合型養老機構158個、床位數達到3.1萬張。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2.4萬戶。牽頭起草《關于促進養老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呼包鄂烏養老服務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撥298萬元用于支持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強社會事務管理。穩步推進殯葬改革,持續推進“三沿七區”散埋亂葬和殯葬業價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經營專項整治,支持新建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堂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指導各盟市開展節地生態安葬試點工作,目前已確定生態安葬示范項目14個。指導各盟市全面扎實做好國家、自治區級婚俗改革試點建設工作。三是推進民政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認真落實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3.0版行動方案,聚焦“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工作要求,制定民政廳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和公共服務事項“兩個清單”,全面推廣應用電子證照,積極推進數字民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