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梅
(蘭州東方學校,甘肅 蘭州)
核心素養屬于當前我國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當將其納入整個教學體系中。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了解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主要內涵以及基本目標,將其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不斷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化學學科素養屬于一類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單指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要讓學生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在深刻理解所學化學知識的同時,了解化學原理規律和掌握化學方法。從化學學科素養的內涵來看,教師要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品質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在該時期加強對他們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將會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以及更有效地運用知識。但是初中化學學科中的很多知識都是非常抽象的,因此如果不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會面臨比較大的阻礙。由此可見,為了能夠有效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或減少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過程中所產生的厭學與倦怠心理,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飽滿的態度和熱情投入化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碳酸鈣與稀鹽酸發生反應而形成二氧化碳”的實驗活動時,可以在課本教材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選取一個燒杯,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拿出一枚雞蛋放到燒杯中。教師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濃鹽酸,再加入一滴洗滌劑,之后教師讓學生認真觀察燒杯中的這枚雞蛋所發生的冒泡現象、上浮現象以及下沉現象,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之后初中化學教師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后,再向學生詳細講述其中所包含的化學原理,也就是“雞蛋殼的主要物質是碳酸鈣,它與鹽酸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二氧化碳,所以就會看到雞蛋表面出現冒泡現象”。通過上述活動,初中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知識是富有趣味與生動性的。由于化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所以通過巧妙地設計化學實驗,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
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活動中化學實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實驗,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和探究精神。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及研究意識,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組織開展“綠色化學”實驗互動活動。在組織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和環保思想,讓學生在參與實驗活動和感受實驗精神的過程中提升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如在實驗課上,初中化學教師可以使用飲料瓶代替集氣瓶,也可以使用玻璃杯來替代燒杯,用吸管代替導管等。同時在課上教師也鼓勵學生將一些廢品變成開展化學實驗的工具,實現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總而言之,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組織化學實驗來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挖掘學生的探究意識。
知識來源于生活,但也將回歸于生活。化學學科知識是從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和積累,之后又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組織實際案例來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以及理解,促進學生不斷思考,讓學生能夠把化學知識更好地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比如,利用化學知識來解決水污染問題,通過此舉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甲醛”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全面形象地展示“甲醛對人體所產生的傷害”。比如室內裝修所應用的一些涂料,就有可能會釋放甲醛氣體,而長時間接觸甲醛就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一些疾病。在課上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向學生詳細介紹“預防甲醛中毒”的防護措施,也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其他化學物質污染對人體所帶來的傷害,比如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各種各樣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劑以及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塑料袋等。這些都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對人體造成傷害,促進學生增強自身環保意識,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新型教學輔助設備對提升教學質量產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而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靈活地應用多媒體等各種教學輔助設備,不僅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多應用各種教學輔助設備來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各種方式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化學知識更為生動,從而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氧氣”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在課上,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氧氣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講解氧氣的相關化學性質。同時初中化學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完成制氧試驗活動,之后再通過多媒體來形象展示氧氣的制作流程,加深學生對整個實驗活動的印象,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總之,現如今各種各樣的新型教學輔助設備已經對提高教學的質量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重視使用各種新型的教學設備,充分挖掘他們的優勢,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比如,教師通過制作微課視頻等方式,有效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通過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學習方法不恰當,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能被挫傷。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引導學生掌握更加高效與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通過分類、論證、歸納等各種手段來總結概括所學知識,不斷梳理所學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掌握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學習,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金屬與鹽”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先帶領學生共同組織實驗活動,如分別把一枚芯片、一枚鐵片和一枚鋁片依次放到盛有鹽酸的燒杯中,觀察鹽酸分別與鋅、鐵和鋁發生化學反應的主要現象。同時在組織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詳細觀察和認真記錄,歸納出具體的化學原理,寫出相應的方程式。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鋅、鐵和鋁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的各種相同點或者不同點,初中化學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充分的預習,在組織實驗活動過程中對不理解的知識及時進行記錄。在課后教師對學生所記錄的內容進行檢查,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通過復習來查漏補缺,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重要時期,初中化學教師也要始終立足于化學學科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未來初中化學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入手,最大化發揮化學學科知識的教育意義和引導價值,讓它能夠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