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虎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人參是吉林省得天獨厚的特色優勢資源,人參產業是吉林省農業新興支柱產業。“十三五”期間,吉林省人參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人參種植面積由“十二五”末期的18.9萬畝調減到2020年的14.1萬畝,但鮮參產量由3.5萬噸增加到3.95萬噸,參業綜合產值570.7億元,比“十二五”末期增長23.9%。為進一步推進全省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吉林省政府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制定人參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計劃到2025年,人參產業總產值達到800億元①數據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網《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吉林省長白山人參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為支持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吉林省內銀行機構通過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創新信貸產品、加強與農擔公司合作等,積極為人參產業發放貸款,貸款余額呈逐年增加趨勢。但在信貸支持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中也面臨融資主體缺少有效抵質押品、人參價格波動影響市場主體融資可得性、信貸風險較高等問題。為進一步支持人參產業發展,建議銀行機構進一步加大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力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對吉林省內人參產業較發達的通化、白山、延邊、吉林地區調查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四個地區人參產業貸款余額104.05億元,涵蓋人參種植、加工、銷售等領域,貸款余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4%。2019-2021年,四個地區人參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93.2億元、100.3億元、101.97億元,呈逐年增加趨勢。分地區來看,通化市人參貸款規模相對較大,貸款余額達84.9億元;白山市人參貸款較快增長,2022年5月末,白山市人參貸款余額15.3億元,同比增長12.97%。分領域來看,銀行機構對人參加工領域、銷售交易領域貸款規模相對要大,貸款余額分別為46.2億元和38.8億元,占人參產業貸款的比重分別為44.5%和37.3%②目前,人民銀行調查統計部門對人參產業貸款暫無專項統計,調查數據由銀行機構根據自身貸款業務情況手工統計,相關地區人參產業貸款數據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匯總整理。本人承諾文章內容(數據)不涉密,可公開,如有問題,后果自負。。
為支持當地人參產業發展,銀行機構積極向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申請使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加可貸資金來源,發揮再貸款、再貼現低成本資金優勢,為人參產業相關融資主體提供貸款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如,通化地區部分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向當地人民銀行申請7800余萬元再貸款,用于向當地人參產業有關企業發放貸款。白山地區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運用再貸款發放人參貸款近1300萬元;當地某農商行運用再貼現資金累計為人參企業辦理再貼現229萬元,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4萬元左右。延邊地區某農商行運用再貸款資金向當地人參產業龍頭企業發放貸款1700萬元,為某人參企業發放貸款1000萬元,用于購買人參苗,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①相關數據資料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提供。。
銀行機構積極對接人參產業有關企業和項目,并在貸款審批、利率、相關費用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如,白山市某商業銀行積極對接人參產業客戶,符合準入條件的客戶,優先授信審批,在利率方面,對于普惠客戶按照最低利率執行,承擔涉及抵押登記及保險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抵押資產評估費、抵押登記費、抵押財產保險費等。省內某地方法人銀行要求分支行進一步加大對人參特色產業的信貸投放,持續支持吉林長白山人參等“吉字號”農產品品牌發展。省內農信系統結合“整村授信”工作,全面摸排人參種植農戶、企業的融資需求情況,對其建立信息檔案,并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5月末,全省農信系統共建立人參各類經營主體信息檔案17467戶,授信金額35億元,用信余額28.6億元。
銀行機構積極與農擔公司、市場管理方等合作,有效提升人參產業相關主體融資可得性。省內銀行機構通過與農擔公司建立合作,由農擔公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積極向人參產業相關主體發放貸款。相關銀行機構與省農擔公司合作,推出“吉農擔-陽光貸”“人參優質貸”等信貸產品,有效緩解了經營主體擔保難、融資難等問題。某地方法人銀行與人參交易市場建立合作關系,為市場廣大優質會員提供信貸服務,解決客戶在收購人參期間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某商業銀行與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參行業協會、人參生產及銷售核心企業、人參銷售專業市場管理方等開展合作,向符合特定條件的以人參及人參制品銷售為主的經營商戶發放個人自助小額經營貸款,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萬元,較好地滿足了經營商行日常資金使用需求。
銀行機構針對人參產業融資需求特點,積極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有效提高了人參產業金融服務質效。省內農村金融機構創設“特產寶”貸款,重點支持農戶從事人參種植經營,截至2022年5月末,發放“特產寶”人參種植貸款3億元。某地方法人銀行率先研發了人參動產質押融資業務,創新推出“興農陽光貸”產品,由農擔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2022年5月末,支持人參產業在保余額6355萬元。某國有商業銀行創新推出了“人參動產質押擔保貸款”“人參經銷流水貸”等業務,2022年年初以來向人參產業投放貸款3.32億元。某農信社推出“信用+補充擔保”方式的農戶循環額度貸款,授信三年,循環使用,隨用隨還,截至2022年5月末,相關貸款余額4345萬元,當年累計發放5678萬元。
銀行發放貸款一般需要融資主體提供足值抵押物,而人參企業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大部分人參企業擁有流轉土地,難以提供固定的抵押物。人參種植業企業的廠房面積雖然較大,但結構簡單,設備設施價值不高,且變現難。一些小微企業由于財務不規范,銀行無法客觀、準確評判其財務狀況,影響銀行對其信用等級評定。
據銀行機構反映,人參種植、經營存在一定風險。人參產業受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相對較大,生產周期較長,人參價格波動較大,人參企業存在收益不穩定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干參市場價格下降較多,部分企業虧損,難以償還銀行貸款。加之貸款擔保、風險補償機制不夠健全,導致部分人參貸款形成不良,銀行發放的人參貸款風險相對較高。對四個地區的調度數據顯示,2022年5月末人參貸款中不良貸款余額15.4億元,不良率14.8%①人參貸款的不良貸款率根據四個地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調度的數據整理計算得出。。
人參變現能力相對較差,對人參庫存監管不當容易影響人參質量、人參抵押物價值。人參品類較多,不同年限價值差別較大,價值評估專業性較強,銀行工作人員難以對人參抵押物價值準確評估,導致銀行機構對于以人參為抵質押品的融資業務較為審慎。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參產業企業的融資行為。
建議人參企業進一步規范財務制度,提高自身信用等級,用好自身廠房、人參存貨、專利權、林權等資產,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融資,增強融資能力。建議政府部門進一步發揮融資擔保公司助力企業融資作用,擴大擔保額度,收取較低擔保費用,積極為人參產業相關主體融資業務提供擔保服務,提升人參產業融資主體融資能力。
建議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利用支農、支小再貸款以及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和鼓勵銀行機構為人參產業提供信貸支持。銀行機構根據人參產業融資需求特點,進一步加大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力度,通過開展“人參動產質押貸款”“人參經銷流水貸”“人參產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業務,積極發放信用貸款等,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積極滿足人參企業融資需求。
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建議有條件的地區,通過財政出資建立人參貸款風險補償金,建立完善人參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對被認定風險損失的貸款給予補償,緩釋銀行信貸資金風險,鼓勵銀行機構發放貸款。推動保險機構創新豐富人參種植、倉儲等領域保險產品,加大人參政策性保險開辦力度,降低人參產業生產經營風險,與銀行形成支持人參產業發展合力。
發揮財政、農業、林業、科技等部門政策合力,與銀行機構開展合作,支持銀行機構向人參產業發放貸款。建立人參價格公示平臺,為銀行機構從業人員及時掌握人參價格變動提供信息參考。銀行機構在開展人參抵押物價值評估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向其提供相關咨詢服務,給予專業指導和幫助,支持銀行機構防范信貸風險前提下,積極提供信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