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甘肅省成縣第一中學,甘肅 成縣)
新時期,在普通中學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加強對廣大學生黨史知識的深入講授與全面學習,不僅有利于他們豐富對黨百年以來團結帶領廣大人民進行的民主革命斗爭史、社會主義建設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刻認識,也有利于賡續紅色血脈,促進其健康成長,同時有利于加深廣大中學生對黨的情感認同,堅定他們緊跟黨走的堅強決心,為將來擔當歷史重任,為黨和人民偉大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奠定堅實的基礎。
1.講好“開學第一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新學期是新的開始,新的起點,“開學第一課”上,教師可將愛黨、愛國、紅色基因等作為關鍵詞,幫助學生深化對黨史的認知,培養其社會責任與家國情懷,也可以自擬如“理想照亮未來”,同學們將來的人生目標、追求的夢想是什么等話題展開大討論,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閱歷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可能會談到,當前特殊時期,全球經濟、社會、生活深受影響,甚至人們的生命都面臨巨大威脅,他們夢想將來能考入醫科大學,學習醫學知識,提高本領,為戰勝各種疾病貢獻自己的力量;有的學生會贊頌祖國日益強大,會為我國北京是唯一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感到自豪,體育健兒們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強、更快的體育精神,每當國旗升起,國歌奏響之時都讓人熱淚盈眶,從而激發他們強健體魄、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在這種情景之下,教師可引導學生并向大家強調,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同學們要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更加刻苦學習,發揚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奮斗精神,從而幫助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2.支部書記帶頭,政史教師為主力給學生講黨課是重要途徑
學校支部書記帶頭,政史教師作為黨課講授的主力軍,應擔當起講好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課的光榮使命,以身邊的故事講好百年黨史。支部書記和政史教師一方面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另一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黨史知識。通過創新形式,以參觀歷史博物館、瞻仰烈士陵園、游學活動、主題班會等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給學生講黨課,有利于賡續紅色血脈,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利于教育與引導廣大中學生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有利于堅定廣大中學生自覺做到把個人前途命運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廣大中學生堅定“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堅強決心;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切實踐行為黨和人民偉大事業培養有用之才的神圣使命;有利于引導廣大中學生形成愛黨愛國的精神品質,將來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
3.黨史學習教育宣講進課堂,是有效途徑
創新方式方法,通過黨史學習宣講進課堂是加強學生黨史學習的有效途徑。學校可通過個人報名,黨組織把關、審核,組建思政和歷史學科教師成立黨史宣講小組。通過創新方式方法,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具體的、行之有效的黨史知識宣講活動,如按照時空順序,從黨在五四運動后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時代呼喚中建立,到國民革命時期中艱難成長,再到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召開,獨立自主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促使黨不斷走向成熟,并領導革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進行宣講;也可以按照黨在近現代歷史中不同時間節點,諸如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過渡時期、十年建設時期、曲折發展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等階段中涌現的先進代表和形成的偉大精神等為依托,以精心制作的微課、課件為載體,按年級、班級全覆蓋,面向全體師生開展宣講活動,讓全體師生深刻領會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在宣講中受到人生洗禮。
1.以校園廣播為載體,唱響“黨史小喇叭”是重要形式
校園廣播站深受廣大中學生歡迎,是廣大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傾聽黨的聲音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廣大學生進行黨史學習的重要形式。通過每天大課間自由活動時間,由校學生會宣傳部同學或其他負責校園廣播的同學給大家講“黨史小故事”,參照“學習強國”平臺梳理的百年黨史“歷史上的今天”,向全校師生講述在革命崢嶸歲月以及和平建設年代黨帶領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偉大壯舉以及涌現的英雄事跡,也可以播放革命歌曲、唱響紅歌,激發學生心向黨、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向全校師生傳遞黨的聲音,讓師生體悟黨的偉大榮光,感悟黨的溫暖,使黨史學習教育在學校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2.黨史學習我“打卡”是重要媒介
學校可緊密圍繞黨史學習我“打卡”活動,由校團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團課,不斷深化廣大中學生黨史知識學習。“打卡”學習方式迎合當代中學生學習、生活的新時尚,可有效激發他們學習黨史理論的熱情,通過“打卡”學習、比積分、交流學習成果的方式拉近學生與黨史學習的距離,增進了學生與黨史中人物的情感對話。通過深入學習,可以使廣大學生深刻領悟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艱難曲折中不斷奮進的光輝歷程,進而加深與黨的情感;也可以使廣大青年學生明白,今天安定和平的社會環境和幸福安康的生活環境來之不易,激勵學生要珍惜先輩們用生命和汗水澆灌的勝利成果,珍惜光陰,為國家與民族的復興發奮學習,擔負好歷史的重任。在“打卡”學習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黨史的積極性,有利于增強學生感恩黨的意識,為黨和人民、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的使命感。
3.緬懷先烈學黨史是重要途徑
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來臨之際,通過瞻仰烈士陵園、參觀烈士紀念館等活動,了解先烈事跡、感悟英雄風采,能有效激發廣大中學生向先烈和英雄致敬,向先烈和英雄學習,在學生的腦海里樹立榜樣,在榜樣的引領下,增強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的信念。為犧牲的烈士獻上一朵朵寄托哀思的菊花,讓致敬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情感在心中深深扎根。緬懷先烈活動,既可以使廣大中學生銘記歷史,感悟黨史,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換取的幸福生活,又可以塑造和完善學生正在形成中的正確的價值取向,讓廣大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緬懷先烈活動,可以使中學生的心靈受到深刻的洗禮,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崇敬。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使廣大中學生清醒地認識到作為新時代中學生的責任,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可有效激勵廣大學生自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好好學習、提高本領,努力當好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實接班人。
4.主題活動是青年學生學好黨史的重要平臺
目前,許多學校在學期初都會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為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廣大學生,學校可以舉行如“感黨恩、頌祖國”主題誦讀,按年級、班級、小組或者教研組、學科組的形式開展以學“黨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舉辦“百年輝煌,我心向黨”的征文大賽,開展“翰墨丹青頌黨恩”為主題的全校師生繪畫、書法、攝影手工作品展覽等多種貼近師生學習生活的主題活動,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親身參與,通過為同學、為他人提供更多服務與幫助的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激發學生參與實踐鍛煉、成長成才的青春活力。同時,各類主題活動也可以豐富中學生的學校生活,契合新課改、新高考全面增強學生素養的基本要求。
在普通中學,在學生中開展好黨史學習,就要從廣大中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他們學習接受知識的能力和思維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開展各類具體活動。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事件融入黨史理論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并結合地方紅色基地、紅色故事,邀請身邊的老紅軍、革命前輩講黨課、談感受等,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寓教于樂,傳承好紅色血脈,使黨史學習教育在廣大中學生心中落地生根。
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輝煌燦爛,用黨史中生動的事例學黨史,會使黨史學習增加溫度。思政課和歷史學科教師要利用好課堂主陣地,擔負好“黨史”知識宣講的神圣使命,按照不同的線索、不同的專題,搜集和整理在黨百年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歷史性或轉折性事件,梳理和歸納革命斗爭年代與和平建設時期涌現的杰出人物事跡,用鐵的事實與活生生的事例感悟黨的百年歷史。如在黨初創時期,與國民黨合作進行國民革命,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導致大革命失敗,黨面臨探尋正確革命道路的危急時刻,召開了“八七會議”,明確了武裝斗爭的重要性,并逐漸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正確道路,推動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解放思想,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中國人富了起來。進入新時期,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國家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正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這樣用生動的事例學黨史,可以增強黨史學習的溫度。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育領域,積極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堅定廣大中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有利于引導中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汲取黨史中的智慧與力量,有利于賡續紅色血脈,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踐行“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