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新鳳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陜西師范大學成州中學,甘肅 隴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此同時,高中生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也在大大提升。所以在高中階段,學校還需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改善學生心理,從而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行學習。“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屬于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種,將家庭教育引入學生的教育中,通過“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同時發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會更好。
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非常大的高考壓力,同時社會、學校、家庭等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這就導致一些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高中生健康發展,高中階段的教育中,除了學科知識的教學外,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更好地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當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甚至是學生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都不高。各方依然將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作為高中階段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中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比較少,也不會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和干預場所,當高中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很難找到傾訴和干預的地方,甚至很多高中生很難及時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導致心理問題不斷堆積,造成更嚴重的負面影響。其次,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因為很多學校并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范疇內,所以在學校宣教中,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宣傳不到位,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環境較差,教師和學生都不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問題,學生配合度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學生敷衍了事,參與度不高,學習效果普遍不好。最后,家庭教育的缺失。隨著教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高中生來說,除了學校,家庭是其呆的時間最久的場所,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想要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引入家校共育模式,將家庭教育也引入其中。但是當前很多學校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只包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缺失,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學校—家庭”互動模式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作共育的一種教育模式,隨著教育行業的發展“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在很多方面都能發揮出很好的作用。而學校在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與學科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于學生自身情況之上,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教育類型。所以想要更好地保證心理健康效果,就需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首先,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之后,學校除了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心理狀況外,還可以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回家后的心理狀況,對學生的了解更為全面,教師也能更快地發展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制訂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之后可以減少高中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高中階段是比較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較大的轉變,周圍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大,所以在這個階段,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非常高。最后,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之后能提高家庭、學校和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使學生更愿意去正視自己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發現心理問題的技巧與方法,當發現苗頭后,可以及時疏導或者尋求幫助。另外,教師和學生家長平時也會更重視心理環境的建設,學生在和諧、美好的環境中,發生心理問題的概率會大大降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問題,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更符合當前教育發展形態,改變學生家長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浪費時間的觀念,引導學生家長積極、主動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地配合教師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屬于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種,將其引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能發揮出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以下針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一些高中學校對“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重視度不高,所以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很少將“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引入其中。所以,想要更好地發揮出“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效果,首先就要學校提高“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重視度,充分認識到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普及“學校—家庭”互動模式。除了學校之外,家庭也是“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另一個主體,所以學校要做好宣傳教育,認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然后選擇多樣化的模式,讓學生家長認識到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學生帶傳單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在開家長會時,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師進行宣傳教育,或者平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時進行宣傳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而想要更好地保證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將“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校需要認真評估學生的心理狀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入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方式,然后將其運用于“學校—家庭”互動模式中。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建設“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教育體系,制定相應的制度和保障制度,從而更好地落實“學校—家庭”互動模式,提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例如,學校可以引入信息技術,建立全校學生的家庭信息庫,收集、整理學生的完整家庭信息,從而保證可以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學校還可以結合當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制定相應的問卷調查表,然后將問卷調查表發放給學生家長,讓學生家長配合完成問卷調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家長對“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認識以及訴求,收集學生家長針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和問題。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相應的咨詢服務平臺,通過微信家長群、郵件、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讓學生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且制定“家校溝通卡”,通過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從而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在明確工作內容之后,為了更好地發揮出“學校—家庭”互動模式的心理教育效果,學校還需要引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創設多樣化心理教育模式,更好地優化教育教學效果。首先,學校可以在新生入學時,舉辦以“高中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講座,邀請學生家長參與,講座內容主要是高中階段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類似“因為成績下降導致的心理問題”“因為父母感情破裂導致的心理問題”“因為家庭財務導致的心理問題”“因為未來發展導致的心理問題”等,并且告知學生家長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危害,讓學生家長能更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主動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與方式。其次,學校可以構建在線服務平臺,積極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包括創建班級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等,給學生家長及時推送有關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并且分享學生在學校的狀態,從而讓學生家長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同時,教師也需要主動詢問學生在家庭的情況,尤其是在碰到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時,更需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共享信息,共同溝通、交流、分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探究相應的干預策略,更好地保證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最后,教師還需要主動了解家長的不同需求,明確家長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屬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融合,想要將其有效地落實下去,還需要制訂可行的保障機制,更好地構建“學校—家庭”互動平臺。因此,學校和相關部門需要共同合作,將專業教師、心理咨詢師、家長等組成高中生心理健康管理團隊,由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培訓,提升家長和教師的專業水平,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學校還需要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加大宣傳教育,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心理健康問題,從而在發現心理問題后及時尋求幫助。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高中生正常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學校—家庭”互動模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從而進一步保證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