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玲 李欣桐
(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何端穩端牢中國飯碗,解決14億人口吃飯問題和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俄烏局勢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糧食貿易的影響持續發酵,國際農業競爭趨于白熱化,國內糧食遭遇價格“天花板”與成本“地板”的擠壓,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任務更加艱巨。從亙古荒原轉變為“中華大糧倉”的北大荒集團,目前是我國耕地面積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1]從為國家戰略而生,到向國之重器轉型,再到現階段為農業航母蓄能,始終深耕廣袤黑土地,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產能,把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殷殷囑托,落地為“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的切實行動,堅決落實“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探路農業現代化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北大荒集團每年糧食調出量穩定在400億斤以上,已經實現“十八連豐”,年糧食產量可滿足1.6億城鄉居民一年的口糧供應,75年來累計為國家生產糧食達一萬億斤,成為糧食生產的“國家隊”、現代農業建設的“排頭兵”、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回首北大荒集團七十五年的滄桑巨變,是“北大荒”變身“北大倉”的實踐歷程,也是三代北大荒人在使命愿景指引下精神蛻變的進程。無畏的“墾荒大軍”頭頂風雨、腳踏荊棘,點燃墾荒的“第一把火”,喚醒沉睡的茫茫荒原;有志的“建設大軍”打頭陣、當先鋒,把為國家種糧當作“天職”,鑄就國之重器;創新的“智慧大軍”繼承了父輩們的忠誠與擔當,在創造世界墾殖史神話、助力端穩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大糧倉的同時,還淬煉出“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這種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政治品格中的重要因素和寶貴積淀,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意志品質、精神風貌、行為方式,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邁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北大荒人進一步培根立心、聚力鑄魂,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目前北大荒集團平均每年糧食產出量約占黑龍江省調出量的60%,約占全國省際可調配總量的20%,糧食商品率在95%以上。[2]目前,為完成“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產量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的發展目標,北大荒集團以“舍我其誰”的勇氣與擔當,為國家分憂解難,努力創建糧食生產大基地、經營服務大企業、全鏈條大產業,加快建設具有強大供應保障能力,成為“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3]北大荒集團通過“雙控一服務”,憑借墾區信息化、智能化和物聯網等優勢,構建全程科學追溯體系,打造誠實守信、互利共贏、協同平臺發展環境,建設現代化農業大基地,做好現代化農業發展“排頭兵”。面向《黑龍江省現代農業振興計劃》,聚焦“六大優勢產業”和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決當好維穩糧食供給的“主力軍”、國家糧食統籌最可靠的“供應地”的發展導向與目標,北大荒集團發布《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方案》,明確到2025年計劃建立20個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連點成面,加強示范引領周邊農業農村發展的帶動能力,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集團。[4]北大荒的廣袤沃野已經形成了從田間到農場,從地面到天上的機械化、立體化作業場面,成為中國最大的現代農業機械群,在未來,北大荒必將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好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習近平總書記對北大荒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深化農墾體制改革,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要加快綠色農業發展,進一步充分利用農墾在現代化農業中的主力軍地位。”[5]作為我國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北大荒集團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黑土地資源富集,筑牢糧食安全保障根基;組織結構緊密,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變革,探索新思路保持企業活力;注重精益生產,建設數字化工藝體系;產業協同發展,發揮航母作戰優勢。2021年北大荒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糧食總產達到463.1億斤,再創歷史新高。[6]北大荒集團致力于引領中國農業未來發展方向,進一步夯實數字農服平臺建設,全力打造數字農服,在加快向外拓展區域農服中心、增加土地托管面積的同時,不斷加快智慧農業建設,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外、藏糧于管”戰略,以“豐產增儲”產能提升為主線,全力打造國內最大的農地運營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地位更加穩固。
北大荒集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為北大荒擘畫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墾區“特指性”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墾區集體化、農業工業化為主線,不斷深化與明晰農墾體制改革的方向與路徑。“十三五”期間,北大荒農墾集團組建,推進墾區轉入集團化、企業化經營管理體制,進入了墾區振興發展的全新階段。放眼“十四五”,為了書寫更完美的“北大荒答卷”,北大荒以確保國家重點農產品的高效供應為使命,以“倍增計劃”為努力方向,重點推進高質量體制改革,決心完成糧食安全生產總量達到500億斤,農業生產規模達到5000萬畝以上,持續提升品牌價值,[7]為保證北大荒行穩致遠、實現“農業航母”發展目標注入強大動能。
面對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人們的生活消費由過去的“溫飽型”逐漸轉向“質量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成為公眾的自覺選擇。北大荒集團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產、生態的現代化大農業,立足區域資源和生態稟賦,發展優質、高產、生態農業,堅持創新賦能、科技支撐,加快推進綠色有機產業發展和全力打造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匯集優質產品,依托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推動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實現“從良田到餐桌”的新型數字化產業生態,方便消費者“一站式購物”,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呈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態勢,讓“中國飯碗”裝上優質的“中國糧食”。[8]
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就要堅定不移建設數字化。[9]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求加快智慧農業建設,全面實施數字農業發展戰略。[10]用數字化賦能農業,也是北大荒集團發展的重中之重。2021年北大荒數字經濟增加值已經達到87.38億元,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達13.95%,比國家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高出5.75個百分點。[11]近年來北大荒集團與華為、騰訊、京東等多家互聯網公司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在智慧農業合作布局。2022年世界5G大會上,“大國糧倉5G農場”一枝獨秀,成為農業行業唯一入圍的項目。北大荒肩負重任,成為帶動龍江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中流砥柱,為農業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貢獻力量。到2025年,北大荒將實現數字農服、農機智能化全覆蓋,引領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時必將為龍江鄉村振興注入硬核力量。
擁有“農業航母”領航,北大荒集團制定多種新型農服運營模式,圍繞“三產融合”“農業+文旅”、稻米、奶源基地、有機農業、雜糧雜豆、圍城經濟等領域,持續打造優勢特色產品與產業,運用“互聯網+”,加快發展直銷、快遞、配送等新型商品配送模式,推動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連鎖經營等新型經營模式,從而帶動商業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著力構建“旅游+農業”“品牌+農業”現代農業產業服務體系,陸續打造了“農業奇觀、美在九三”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以嫩江農場為主的農區鄉鎮游,以鶴山農場為主的現代農業游,以九三博物館、榮軍農場等為主的文化特色游等旅游線路,成為具有競爭力和魅力的旅游勝地,擦亮了北大荒的“金字招牌”。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提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當中,北大荒旗下有九大品牌榜上有名,其中,“北大荒”品牌價值突破1700億元。
赴境外進行農業資源開發,既可以發揮現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優勢,帶動農業優勢產能國際合作,又可以構建境外投資農業企業數據庫,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建設,引導農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目前,北大荒集團出口商品近百種,在境外設立企業26家,開發境外土地304萬畝,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北大荒集團將依托豐富的農地運營經驗和技術領先的數字農服優勢,利用好國內外農機資源,構建互惠互利的對外投資合作新載體和新模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合力提高世界糧食產能,破解世界糧食問題;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和糧食貿易體系,在把握國際競爭力新優勢、掌握貿易主動權、應對國際糧食安全挑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黑土地是北大荒最主要的核心資產,但是多年大規模的持續耕作,“化學農業”的連續使用、水土流失的加劇、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消耗了不可再生的黑土資源,加強黑土地資源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要想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向“綠色”轉型,為“生態”讓路。一是實施輪作休耕制度,讓黑土地“歇口氣”,切實保護好珍貴的黑土資源,嚴守耕地數量和質量這兩條“紅線”,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二是推進保護性耕作,切實開展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三減”行動,運用農藝、農機、工程、生物等技術綜合施策,用科技集聚綠色動能,為黑土加“油”,走出一條“在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提升”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依托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賦能農產品供給,探索信息化、智能化農業發展的新路徑,是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現代農業創新的重點領域。數字科技賦動能,讓北大荒現代農業插上“智慧芯”,以“一片云、一張網、一鍵通”數字農業發展模式助力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設工程,加快推進互聯網技術與現代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數字農業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用數字化為農業賦能,也是北大荒集團的重點工作。全面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智慧農場,構建高端智能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綜合投入利用以及農業精準生產成本的效益最大化,進一步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綜合生產及有效供給能力。
我省提出到2035年全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北大荒集團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領跑者,在全世界也處于先進水平,要將北大荒先進的栽培模式和實用技術復制到廣大農村,輻射帶動區域農業,推動“大國小農”高質量發展。目前已經成立北大荒現代農業服務集團,通過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以生產托管、技術服務、全產業鏈聯結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耕地的生產經營。通過企業化、市場化的經營模式,把握集團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打造專業化、標準化的服務,帶動周邊農村農民提升農產品生產水平、農產品質量和適應市場的能力與水平,進而推動周邊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未來進一步壘實龍江根據地,推動示范引領走出墾區、走向省外、走向國外,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更廣層次上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