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亞麗 永春縣桃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經濟主體的財務風險包含了影響經濟主體減少收益、降低償還能力的一切風險。財務風險管理,即針對上述風險采取預估、分析、管控等手段,幫助經濟主體快速找出風險成因,進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實現自身的提質增效和長遠發展目標。基層醫院作為我國事業單位重要組成,其發展目標的實現與自身的財務管理質量有著直接聯系。強化財務管理工作,是助力基層醫院減少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質量,從而為居民提供更好醫療服務的重要基礎。為了推動基層醫院的發展,使其能優化醫療服務,做好財務風險控制,一方面,基層醫院要科學利用成本,將其高效運用于自身經營之中,維持好資金鏈的運行,讓資金流向更加科學,減少財務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基層醫院還要對支出款項進行審查,追蹤成本流向,保證財務支出合理合規,提升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只有當財務管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人民的醫療服務也就有了保障,不僅讓整個社區會持續健康發展,醫療體系的改革之路也會被推動著快速前進。總之,基層醫院要在實際的經營中規避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是關鍵,需在分析醫院財務風險的基礎上,找出風險產生的影響因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有效控制財務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經濟主體只有具備高信譽、會管理、懂創新等經營優勢,才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以此實現持續性發展,反之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因此,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之一的基層醫院,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獲得自身穩定的地位。與大型醫院相比,基層醫院在面臨市場沖擊時,欠缺足夠的抗風險能力,想要獲得高效發展,基層醫院要抓住發展機遇,做好財務風險預估工作,在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下優化基層醫院內部資源,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從而減輕競爭壓力,實現提質增效。
為了推動基層醫院的發展穩步前進,我國頒布了若干針對醫院改革的政策,目的是通過政策的正確引導,讓基層醫院能不斷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提高醫保質量,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落實醫療體系的改革目標,解決國家的民生問題。縱觀當前基層醫院市場化改革的情況,投資、籌資、經營等風險一直存在,為了讓內部管理活動高效實施,基層醫院需要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管理體系,將所有可能引起風險的因素匯集到體系之中,針對成因提出風險防控措施,保證基層醫院的改革符合市場改革的需求,進而完成我國的基層醫院改革任務。
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財務風險管理不斷優化各項工作、增強管理力度,能進一步發揮基層醫院的財務管理作用。一方面,基層醫院在厘清財務關系之后制定財務風險管理目標,能促進各部門高效展開財務活動,控制醫院經營常見風險,從而針對運營提出更加有效的發展決策,以此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面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基層醫院的財務風險在競爭環境下呈現出發展性和多元性特點,為了達到管控財務風險的目標,基層醫院需要明確內部各部門的風險管控職責,以實現對自身的高效財務管理。由于某個部門難以獨自應對復雜多變的財務風險,因此,基層醫院需要通過內部控制協調機制,做好部門之間的配合與監督工作,評估和分析潛在的財務風險,制定財務風險規避方案,推動醫院財務管理快速完善,發揮其應有作用。
不少基層醫院將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視為其經營目標,不夠重視對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所以內部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也會以增加醫院的經濟效益為導向來執行相關工作。基層醫院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會將資金投入各類投資活動中,一旦活動遇到難以控制的風險,醫院的資金便難以收回,資金鏈因此斷裂,再加上基層醫院周轉資金不足,其面臨的經濟風險會進一步提升。基層醫院在無法順利管控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到自身的正常經營和未來發展。
為了滿足就醫居民的醫療需求,向其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基層醫院的規模正在逐年擴大,內部的醫療設備也在不斷更新。基層醫院的規模擴建和設備升級,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多數基層醫院并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達到升級目的,為了盡快實現服務質量的提升,醫院會選擇貸款的方式來籌集資金,該過程會讓資金籌集的風險因此加大。基層醫院籌集到資金完成了各項升級工作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償還借款,如果醫院的后續工作并沒有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資金在期限內便不能順利償還,資金鏈可能也會斷裂。可見,隨著基層醫院的經營發展,籌資風險成為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市場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更新的背景下,醫院的運營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基層醫院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和居民的醫療訴求,也在不斷優化各項工作,以此獲得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來實現穩定發展。但不少基層醫院并不能做到運營模式的創新,對外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很難迅速適應,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資金款項可能出現各類經營管理風險,從而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基層醫院的資金來源一般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醫院本身的資金;二是當地財政撥付的資金。基層醫院的設施建設、技術創新、人才引進以及設備購置等多項工作的開展,需要融到足夠的資金予以支持,但醫院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一般都是通過向銀行借款來實現融資目的,這一融資方式的風險較大。基層醫院如果向較多的銀行進行了借款,很容易超過資產負債率的控制線,借款產生的債務和利息會產生無法償還的情況,自身的資金鏈因此斷裂,財務風險會進一步加大。
財務風險管理的高效作用發揮,即在財務風險發生前就能感知并采取相應方法控制風險,所以財務風險管理具備預知性和前瞻性的特點。基層醫院想要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提前防范,要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從源頭識別風險,并據此給出針對性措施來減少各類投入,最終達到對風險的有效控制。但目前很多基層醫院的財務風險管理主動性不強,一般以過往的管理經驗為基礎來設置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當風險發生之后再尋求解決方案,此時財務風險已經對基層醫院的經營產生了影響,管理成本也會增多,醫院的改革發展之路會因此受阻。
不少基層醫院的內控制度不健全,加之內部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對于內控認識相對不足,所有內控制度很難起到對醫院經營的管理作用。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基層醫院的運營會出現不少問題。一方面,一些基層醫院在更新固定資產時,未能對一些投資項目實行科學效益的評估,市場可行性調研分析也比較缺乏,財務工作在處理投資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投資項目的收益周期較長,資金很難快速如期地收回。在醫保政策全面實施的當前,越來越多的基層醫院都納入了定點醫院范圍,如果醫保撥付不及時,醫院需要先行墊付參保人員費用,基層醫院的資金周轉會更加困難。除此之外,部分基層醫院在處理經營發展與職工利益、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等問題上,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些都要依靠高效的內部控制予以處理,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基層醫院財務風險管理需要專業財務人員執行,才能達到最佳效率。就目前基層醫院財務人員來看,大多數還未能達到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標準,不能勝任財務管理的工作要求,財務風險也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基層醫院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專業知識不扎實,大多數財務人員對會計工作了解不深入,財務預算、決算工作難以高效處理。另一方面,財務人員的實踐能力不足,在實際工作中采取的財務管理方式不能創新,仍舊沿用固定一套方式來處理各類財務工作。總之,基層醫院財務專業隊伍的缺乏,不僅影響了財務風險處理,還限制了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基層醫院要拓寬融資渠道,使自身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需要制定詳盡的融資策略。具體執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基層醫院對自身經營環境有相對全面的了解,以此制定出最合適的融資項目,準確評估需要的融資金額。基層醫院對融資計劃的制定要保證其細致性和全面性,不讓醫院經營的收益用于補償融資款項而造成損失,保障基層醫院能夠持續性穩定地發展。其次,基層醫院要對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融資工作不僅是對款項的簡單籌集,財務人員需要對醫院經營過程中產生數據信息進行全面分析,厘清融資風險與利益之間的關系,找準市場定位和自身優勢,最終確定融資項目類型,進而將后續工作中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保證基層醫院獲得充足融資資金之外,有效減少融資過程中的成本投入。最后,基層醫院在實施融資活動前要制定詳盡的發展計劃,科學分析融資項目的最終收益,讓融資項目的收入能為基層醫院的未來發展提供不竭的經濟支持。
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是基層醫院強化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方式,財務人員通過風險預警機制能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對此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為醫院的運營規避潛在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質量,以高效的資金運轉保障基層醫院的持續性運營。具體而言,基層醫院要將面臨內部財務風險數據作為參考依據,設置準確的風險警戒線,完善多種控制指標,保證每個指標都涵蓋相應的風險級別。一旦基層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發現了超過控制范圍的財務風險指標數值,預警機制立刻發出警告,財務人員能快速采取相應控制手段來應對風險。與此同時,當基層醫院所遭受的財務風險超出本身可控的范圍,內部全體人員要集合所有力量,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重視程度,共同應對財務風險管理,維持基層醫院的正常運轉。
針對基層醫院在內部控制建設上的不足,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提升相應的控制管理能力。一方面,基層醫院內部人員需要樹立起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和財務風險管控意識,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制度,鼓勵所有人員都能參與到醫院的內部控制建立之中,收集和分析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因素,確保制定的內控制度能包含對財務管理流程和目標的規定,使制度能規范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促進基層醫院內部管理的優化。另一方面,完善財務監督機制,做到對財務管理實施過程監督的同時,還能加強財務活動的事前以及事后監督,保證財務管理的全過程都能得到監管,財務活動中潛在的風險也能得到及時發現,基層醫院據此給出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此外,基層醫院還要根據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財務預算、決策等工作制度,細化財務工作內容,保證財務各項工作能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總之,基層醫院要將內部控制涉及的一系列制度予以優化,將財務管理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之上,保證財務管理工作始終規范發展。
基層醫院財務管理中,人才儲備是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加強人才隊伍培訓、提升人員的綜合能力,是基層醫院維持長遠經營的重要手段。通過對財務人員的知識技能培訓,使其能明確認識到自身工作與財務風險控制的關系,在履行職責時,不僅能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還能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因財務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財務知識體系也在不斷更新,基層醫院的財務人員要在適應環境變化的同時,調整自身以快速滿足財務管理的需求,并不斷接受繼續教育來更新自身知識體系,以此和基層醫院實現共同發展。此外,基層醫院與其他單位之間要加強交流,促使財務人員在互相學習之中取長補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真正將所學的財務知識運用到基層醫院的財務管理中,為基層醫院財務風險控制和建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總之,隨著基層醫院的發展,需要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財務人員在風險分析、監控、應對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樹立最新的財務風險管理理念,從而發揮出財務人員最大的職能作用。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重視財務風險防控,既是國家醫療體系改革的需要,也是醫療系統提升服務質量、實現持續性發展的內在訴求。由于財務風險可能存在于基層醫院經營過程的任一環節,基層醫院要提升對其的重視程度,結合經驗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針對實際情況快速制定切實可行的規避方案,在此過程中促使醫院制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財務管理的細致化建設,從而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在實現醫院高效財務管理的同時,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