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如琰
班本課程的生成源于生活,而生活主題通常源于生活中的問題。環境保護和節約用水一直是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基于此,教師可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生成班本課程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節約用水意識。在班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借助繪本資源加深幼兒的理解,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利用生活資源生成節約用水活動,促進“節約用水”班本課程的有效開展。
當前,一些教師存在形式化開展節約用水活動的情況。在開展關于節約用水的班本課程時,教師直接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做,比如,在幼兒洗手的時候不停地說:“洗完手把水關掉,不要浪費水哦,你們都是乖寶寶。”教師沒有向幼兒講解節約用水的目的,引導幼兒深度探索節約用水活動的意義。這種活動形式忽視了幼兒自身的作用,導致幼兒參與節約用水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節約用水是一種源于生活的活動,因此,在開發班本課程時,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踐行節約用水理念。但是,在現階段的節約用水相關活動中,教師僅停留在課程講解階段,沒有引導幼兒進行實踐運用,培養幼兒形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1.利用故事資源,創設節約用水的討論活動。繪本故事是一種適合幼兒閱讀的文本形式,是班本課程中一種有趣的實施媒介,是幫助幼兒探索世界、獲得知識、增強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教師可深度開發繪本故事資源,結合繪本生成有趣的討論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
例如,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筆者與幼兒共同閱讀了繪本《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在開始閱讀前,筆者向幼兒提出問題:“你在生活中都會用水做什么呢?”可可回答:“我每天都要喝水。”嘟嘟說:“我每天都要用水洗臉。”溜溜說:“媽媽每天給我洗衣服也要用水。”筆者對幼兒的答案進行了總結,引導幼兒了解水的重要作用。接著,筆者帶領幼兒閱讀繪本《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尋找故事中節約用水的小妙招,如用淘米洗菜的水澆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另外,筆者結合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探討為什么要珍惜水資源,讓幼兒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2.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培養節約用水意識。角色扮演活動是繪本活動中一種常見的拓展途徑,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教師可結合繪本內容創設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使幼兒了解節約用水的具體做法。模仿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通過角色游戲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可以激發幼兒參與節約用水活動的興趣,讓他們在模仿中獲得進步。
例如,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筆者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后,為幼兒提供了小兔子的頭飾,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寶寶,演繹“小兔洗澡”“兔媽媽為限制用水發愁”等情境,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白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啟發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1.運用區域游戲,探索節約用水趣味。區域活動是一種以游戲為主的活動途徑,而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因此,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時,教師可在活動中設置區域游戲,讓幼兒體驗節約用水活動的樂趣,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班本課程節約用水的開展過程中,筆者在美工區為幼兒準備了卡紙、馬克筆、彩繩等材料,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制作節約用水小書簽。在閱讀區,筆者為幼兒準備了《奇佳和水怪米夏》《水庫》《沒水了》《水的故事》等繪本,引導幼兒獨立閱讀繪本,并鼓勵他們用簡短的語言講述節水的小妙招。在益智區,筆者為幼兒準備了操作卡,引導他們根據水的功能對操作卡進行分類,并按規律進行排序。實踐經驗能夠加深幼兒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區域活動開發節約用水班本課程,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幼兒在班本課程中發展自主探究、觀察、操作的能力,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2.借助環境資源,搭建節約用水支架。幼兒年齡較小,他們的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教師需引導幼兒和環境進行互動,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重視環境資源,引導幼兒和環境進行互動,從而增強活動效果。

例如,在開展班本課程節約用水的過程中,筆者在班級盥洗區張貼了“節約用水小妙招”的圖標;在水龍頭旁邊貼了紅色感嘆號的圖標,提醒幼兒注意擰緊水龍頭;在飲水區貼了紅色的禁止符號,提醒幼兒不要浪費水資源。同時,筆者設計了“保護水資源”的主題墻,鼓勵家長、幼兒尋找節約用水的小妙招并制作成手抄報貼到主題墻上,使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意義,在生活中踐行節約用水理念。另外,教師可根據班本課程的開展進度更新主題墻的內容,展示最新活動的照片、幼兒的作品等,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融入日常生活,踐行節約用水。教師應創設基于真實情境的體驗式活動,鼓勵幼兒以協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實踐探究,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與探究能力。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幼兒能夠自主思考,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享受發現和創造的樂趣。教師將班本課程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能夠引發幼兒對生活的關注、對設計的創想、對制作的興趣,幫助幼兒將節約用水意識外化于實際行動。
例如,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筆者開發了實踐課程“我做護水小達人”,以幼兒的日常生活為主線,開展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活動。比如,筆者在班級設置了小紅花評比榜單,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節約用水,如擰緊水龍頭、喝光自己水杯里的水等,并根據幼兒的表現評選“護水小達人”,通過榜樣作用強化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
2.制作宣傳單,開發節約用水價值。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教師和家長是幼兒共同的施教者,《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結合周邊環境,利用家長資源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教師應與家長合作開展班本課程,通過家園共育活動培養幼兒節約用水意識。
例如,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時,筆者請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了節約用水宣傳單,讓幼兒在家長的指導下繪畫,并給家長和幼兒提出相關建議,如“不玩耗水的游戲”“見到浪費水的現象,及時制止”“收集家庭廢水沖馬桶”等,請幼兒和家長在社區進行宣傳,再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活動感受,幫助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強化節約用水意識。
節約用水主題開發的班本課程,是一種與真實環境相結合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教師針對幼兒在用水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深度挖掘重點,形成班本課程,幫助幼兒在討論、操作、游戲、制作等活動中形成節約用水意識,引導幼兒將節約用水理念內化于心,學會珍惜每一滴水,從身邊做起,保護水資源。
節約用水班本課程的開發,促進了幼兒的發展,培養了幼兒好思善問的科學探索習慣。在整個班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關注幼兒的探索行為,及時搭建和撤離“支架”,引導幼兒運用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支持幼兒進行深入探究,可以促進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實現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是以幼兒為中心、以生活為基礎、以行動為途徑,能夠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課程。節約用水班本課程的開展開拓了從內到外的教育活動新路徑,有效地推進了幼兒園特色課程的發展。
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幼兒與環境、材料、同伴等進行多方面的互動,他們在活動中探索知識,在觀察中萌發興趣,在困惑中啟發思考,在互動中激發創想。同時,教師重視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活動并進行及時調整,讓幼兒成為班本課程的主體,使活動更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