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在幼兒園中,劇場游戲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使幼兒體驗表演的樂趣。但劇場游戲對劇場表演材料的投放、幼兒的角色意識和表演的作品內容都有較高的要求。在大班劇場游戲過程中,筆者發現大班劇場游戲活動存在材料種類單一、表演目的不明等問題,基于以上問題,本文采取“妙材童趣”的策略,從劇場游戲材料入手,打造具有趣味性的劇場游戲表演舞臺,構建多元化的劇場游戲,以激發幼兒對劇場游戲的興趣。
劇場游戲材料種類單一,無法滿足幼兒在劇場游戲中表演的需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游戲材料,多種多樣的游戲材料不僅能豐富游戲內容,還能激發幼兒對劇場游戲的興趣,促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表演創作。
在收集游戲材料時,教師可以發動家長的力量,讓家長提供材料,這也能給家長創造了解和參與劇場游戲課程的機會。在募集游戲材料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幼兒在先”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做收集材料的小主人。
1.個性化募集
每位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劇場游戲中,每位幼兒對游戲材料有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個性化的募集游戲材料不僅是為了讓劇場游戲材料更加多元化,也是為了能滿足幼兒對游戲材料的個性化需求。
2.依主題募集
主題募集是根據劇場表演的主題募集游戲材料。例如,在劇場游戲中,劇場游戲的主題是“環保”,那么幼兒可以根據“環保”主題協商交流需要什么材料、材料在劇場中的運用等問題。根據劇場游戲主題募集材料,可以讓幼兒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更有目的性。
幼兒將前期的材料準備工作完成后,接下來需要做的是給材料“安家”。游戲材料的分類管理和使用,其目的不僅是讓幼兒探索材料的種類,也是進一步讓幼兒根據材料的材質動手自制相應的“活”道具。
1.“妙材”的分類管理
當材料收集到一定的數量和種類以后,分類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教師可引導幼兒做好材料分類,例如,對于裝扮類的材料,教師可以讓大班幼兒做好表征簡圖,方便后期使用。
進行完劇場材料的分類后,教師可以安排幼兒擔任材料管理員,以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同時提升幼兒的管理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標志管理工作,一方面能促進幼兒的材料管理興趣,另一方面能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表征能力。
2.“妙材清單”的使用

在幼兒對游戲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劇場游戲中使用劇場游戲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幼兒創設一份“我的劇場材料朋友圈使用清單”,清單不但能豐富幼兒用材料制作道具的經驗,其以朋友圈呈現的方式更是給予了其他幼兒學習、借鑒和超越的機會。
道具是劇場游戲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材料。在劇場游戲里,各種材料的投入能進一步啟發幼兒自己動手運用半成品材料或廢舊材料加工制作道具,這也是幼兒發揮主體性的良機。
1.自制劇場材料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根據表演作品確定需要的材料,并動手制作一些劇場道具。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每周下午“我的劇場我做主”自主時間,讓幼兒參與劇場道具的設計與準備工作,使幼兒充分體會到自己是游戲的主人,感受到自主自制劇場材料的樂趣。
2.創設劇場超市
教師可以將一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添置在劇場游戲中,創設相應的劇場材料自取超市。這不僅能豐富游戲材料的多樣性,也能更加激發幼兒對劇場游戲材料的興趣。
關于藝術教育,筆者曾聽過這么一句話:“我一直希望,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洋溢著藝術的氣息,我不是希望他們都成為藝術家,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欣賞藝術、熱愛藝術、尊重藝術的人。”所以,在劇場游戲中,教師可以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去構建劇場游戲舞臺,讓幼兒自然而然的投入劇場游戲中。
在劇場游戲中,有些幼兒的表演內容會出現“迷失方向”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幼兒設置主題式的劇場,讓幼兒明確表演方向,使幼兒在劇場表演中更具有規劃性。
1.主題課程式趣玩
幼兒學習的主題課程中有許多課程內容是值得他們深度學習的,教師可以進一步地引導幼兒將這些內容遷移到劇場游戲中。例如,在《走向小學》主題中,有很多關于幼小銜接的深度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挑出有關小學主題的表演內容,讓幼兒圍繞“小學”主題進行劇場表演。這不但豐富了課程學習內容,還奠定了幼兒在劇場游戲中處理劇本內容的基礎。
2.融合節日式趣玩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節日融入劇本游戲中。例如,教師可以以六一兒童節為“導向”,引導幼兒協商、交流、創編屬于自己的兒童節劇場表演內容。這不僅能幫助幼兒豐富對節日的認知,也能培養幼兒在劇場游戲中的創編能力。
教師可以結合當下幼兒感興趣的話題、事物、情景等,充分調動幼兒在劇場的主動性,激發幼兒對劇場游戲的興趣。
1.繪本情景式趣玩
有趣的繪本更能讓幼兒有表演的欲望。教師可以結合繪本故事的內容,引導幼兒將主人公的神態、動作、語言繪聲繪色的演繹出來。這對幼兒來說,具有很大的趣味性。
2.引領潮流式趣玩
隨著科技逐漸發達,很多幼兒對電子游戲、趣味視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抓住幼兒對電子潮流的好奇心,為幼兒創設直播場景,展開引領潮流式的劇場趣玩。
劇場游戲內容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愛好特長來選擇趣味性的劇場游戲內容,并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自主決定劇場趣玩的內容。
1.興趣選擇式趣玩
幼兒會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所以,在劇場游戲中,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表演。
2.劇場留白式趣玩
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幼兒空間,給游戲留白,讓幼兒打造屬于自己的劇場游戲空間。例如,在劇場游戲中,教師可以給幼兒創設一塊劇場留白空間,讓幼兒在留白的舞臺上打造屬于自己的精彩,讓幼兒成為劇場舞臺上的主人。
教師可以以“趣味”為媒介,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劇場游戲,提升幼兒的表演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多重的童趣形式,幫助幼兒積累劇場游戲的表演經驗。
教師要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表現自己的表演想法,不要局限幼兒的想象力,要學會利用個人式、留白式等表演形式,推動幼兒在劇場游戲中的多元化創新,幫助幼兒積累表演經驗。
1.自主個人形式
劇場的表演形式不要局限于規定的形式。有的幼兒對劇本游戲有自己的想法,個人式的表演形式能給予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幫助幼兒在游戲中積累獨自解決問題的經驗。
2.劇場留白形式
在劇場游戲中,表演內容、表演形式、游戲材料、道具等都可以讓幼兒自主決定。這種形式的留白能充分調動幼兒在游戲中的主觀能動性,幼兒在劇場游戲中展現自己的思維力和創作力。
幼兒的劇場游戲需要經驗的支持。幼兒是天生的模仿者,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他人的游戲亮點,模仿同伴的行為,讓幼兒在模仿的同時積累劇場游戲的經驗。
1.互動小組形式
互動小組形式,就是讓幼兒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不管是劇場內容的確定,還是材料的選擇和人員的分工等問題,教師都要讓幼兒以互相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2.混班才藝形式
幼兒對劇場游戲有了興趣和經驗基礎后,教師還需提升自己班級的劇場游戲的特色性。在劇場游戲中,教師可以將兩個班級的幼兒進行混班式的表演,這不僅能讓幼兒了解各班劇場表演的特色,還能結合大班幼兒的好勝心,進一步推進自己的表演特色,豐富劇場游戲的內容。
“妙材童趣”劇場游戲的展開讓筆者對劇場游戲的多元創生有了更多的反思。在劇場游戲中,幼兒會利用自主收集的游戲材料,與同伴有目的、有主題地制作劇場游戲材料。在“我的劇場材料朋友圈使用清單”中也留下了幼兒自我思考、自我創新、自我實踐、自我展現的種種痕跡。但是在后期,如何讓幼兒在劇場游戲的留白空間更加廣闊,如何把幼兒關于劇場游戲的想法展現得淋漓盡致,依然是幼兒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