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OSAHS 因患者存在部分或者完全氣道阻塞,在患者睡眠期間可能會反復出現呼吸暫停、低通氣情況,臨床表現為打鼾、自覺憋氣、反復憋醒等,還有部分患者伴有口干、晨起頭痛、白天犯困等相關癥狀。在睡眠期間造成的反復呼吸暫停、低通氣會造成高碳酸血癥以及間歇性缺氧,促使患者交感神經精神性處于升高趨勢,導致患者全身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反應增加,但是所獲得的機體抗氧化能力并不理想,可能會引起或者加重代謝紊亂和心腦血管疾病,上述臨床特征會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導致患者出現睡眠中覺醒、睡眠中斷以及神經活動變化等,屬于目前造成OSAHS 患者認知困難的主要發病機制[1]。OSAHS 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是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猝死的重要原因,為此本文就OSAHS 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病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等進行綜述,以期為緩解老年患者因病情影響造成的認知功能損害提供參考依據。
1.1 OSAHS 定義 OSAHS,將其定義為于7 h 睡眠期間發生低通氣、呼吸暫停反復發作的頻率至少30 次,或者呈現為呼吸暫停通氣指數≥5 次/h 的現象,呼吸暫停事件呈現為阻塞性。低通氣、呼吸暫停在夜間反復發作會造成二氧化碳潴留、慢性間歇低氧、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以及全身炎癥反應,也可能會造成抗氧化能力不足和氧化應激感應增強,進而加重心血管疾病[2]。
1.2 流行病學 OSAHS 會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處于增長趨勢,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了目前影響老年健康的常見疾病類型,經臨床實踐結果證實和年輕群體進行比較,老年人患有OSAHS 的發生率要增加1 倍左右。于1993~2013 年基于中國、美國、印度、西班牙、瑞典、日本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示,OSAHS 的男性群體患病率為22%左右,女性患病率為17%左右,且OSAHS發生率和年齡呈正相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在患病以后上呼吸道氣道解剖發生一定的變化,會和內科疾病并存[3]。因為肥胖群體的基數增加,人口老齡化進程處于日益嚴重的狀態,增加了OSAHS 的發生率,但是臨床醫生很容易對于此類老年疾病的臨床特點疏忽,很容易造成部分病例漏診,而且從OSAHS 多方面的臨床表現來看,和其他類型的常見病易混淆。
1.3 OSAHS 診斷、危險因素以及共患病 OSAHS 在臨床上可以通過臨床病史、臨床體征以及多導睡眠監測儀進行診斷,臨床病史主要表現為典型的呼吸不規律、打鼾、片段睡眠以及反復憋醒等相關夜間癥狀,還伴有白天過度嗜睡、口干、晨起頭痛等日間癥狀,還有部分OSAHS 患者伴有短頸、肥胖以及明顯頜面部、鼻咽部異常解剖癥狀[4]。采取多導睡眠監測儀監測以后,患者于晚上7 h 的睡眠中至少發生30 次的呼吸暫停以及低通氣反復發作,或者表現為呼吸暫停通氣指數≥5 次/h,上呼吸道解剖異常、男性、肥胖、高齡以及吸煙和飲酒屬于OSAHS 的主要影響因素,此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和OSAHS 具有密切聯系[5]。
2.1 臨床表現 OSAHS 的主要危險因素為年齡,認知功能的組成部分為記憶、注意、語言、推理以及計算、執行功能、視空間、定向力等多個領域,OSAHS患者認知功能損害大部分都表現為輕度的認知功能損害,而輕度認知功能損害隸屬于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因素[6]。現階段,因OSAHS 影響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臨床表現還在不斷探究,主要表現依然為警覺、記憶、注意、執行功能等多個領域,大多數OSAHS 患者還是保留語言能力,在發展期間可能出現精神運動速度異質結果。近年來,老年OSAHS 患者發生認知功能損傷以后所呈現的臨床表現依然存在較大的差異,除此以外,OSAHS 發生認知功能損害也會誘發抑郁、焦慮等相關負性情緒,導致患者發生性格變化。還有大量的調查研究資料證實,OSAHS 患者伴隨發生的認知功能障礙具有全面性特點,但是惡化性質、起源以及范圍需要深入研究[7]。還有研究資料中提及,從個體易感性、合并癥、認知儲備等角度可以充分解釋老年患者發生OSAHS 的原因,與OSAHS 密切聯系的合并癥包含腦血管意外、充血性心力衰竭、肥胖以及糖尿病,這些合并癥也會導致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加重[8]。
2.2 OSAHS 認知功能障礙影像學表現 OSAHS 結構、功能性神經影像學標記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可能為腦功能障礙輕微血管病變,還可能與認知有關的局部大腦皮層變薄有關。OSAHS 和健康群體進行比較,其腦白質的完整性處于逐步降低的趨勢,也會影響記憶以及執行性功能相關區域的灰質體積[9]。目前臨床上已有的影像學研究資料證實OSAHS 大多發生于40~50 歲群體中,關于60 歲以上老年群體的研究資料比較少,但是和患者睡眠呼吸紊亂和腦白質疾病的縱向變化具有密切聯系,發生OSAHS 以后也可能造成腦白質變化,導致認知障礙的發生風險性增加[10]。
3.1 慢性間歇性低氧血癥 OSAHS 患者在睡眠期間發生間斷性氣道阻塞,導致患者發生特征性低氧,此類表現可以將其稱之為慢性間斷性低氧。大量的臨床研究資料表示缺氧和認知缺陷具有密切聯系,慢性間歇性缺氧狀態發生以后會誘發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神經元的不同損傷和功能障礙,分析此類原因可能和OSAHS所造成的神經認知功能障礙潛在機制有關[11]。缺氧、反復發作再氧化、去飽和有利于促進氧化、炎癥現象發生和發展。間歇性缺氧導致OSAHS 患者機體炎癥標志物呈升高趨勢,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以及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都屬于OSAHS 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預測指標。除此以外,間歇性缺氧發生以后增加氧化應激以后會誘發細胞凋亡,經研究資料證實缺氧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具備神經保護作用,目前關于低氧血癥是否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還需要展開深入探究。
3.2 睡眠結構紊亂 OSAHS 在病情發展過程中低通氣、夜間呼吸暫停反復性發作,會出現睡眠片段化、睡眠時微覺醒、睡眠破裂可能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最終發展成為睡眠結構紊亂,出現頭暈、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乏力、記憶力下降等相關臨床表現。睡眠結構紊亂在臨床應用期間可以通過抑制海馬神經發生、增加氧化應激誘導空間記憶缺陷,睡眠分散可能會對睡眠鞏固以及在線記憶產生干擾[12]。表現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者,認知功能障礙、睡眠破碎活動測量指標之間具有密切聯系,此外與老年癡呆發病風險性增加也具有一定聯系,通過睡眠鞏固有利于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生概率,對于改善認知功能下降以及神經纖維化具有積極意義。
3.3 晝夜節律紊亂 OSAHS 認知功能衰退中晝夜節律紊亂具有多種潛在機制,晝夜節律影響著大腦區域各種活動,例如丘腦、額葉、下丘腦區域等,晝夜節律紊亂主要是由某些激素水平、細胞因子、心臟活動頻率測量[13]。目前,針對OSAHS 患者還需長期隨訪,通過不斷分析晝夜節律功能障礙是否和認知功能障礙具有聯系,明確是否可以將其判定為早期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標志。
3.4 其他 除了上述病變機制,OSAHS 的認知功能障礙和年齡、肥胖、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遺傳也是造成OSAHS 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作用機制。
目前,OSAHS 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所采取的治療原則主要體現為消除患者在睡眠時所存在的呼吸暫停、低通氣、氣道阻塞以及低氧血癥等相關事件,積極預防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進行疾病進展的預防,對于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具有積極意義。不僅要采取控制體重、戒酒、戒煙等一般治療措施,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是針對OSAHS 所采取的治療措施。在OSAHS 治療期間持續氣道正壓通氣通過機械壓力支持幫助患者輔助通氣,在臨床應用期間通過使用氣壓保持上呼吸道開放,在患者呼吸時進行咽喉部施加正壓,將氣道打開,消除患者存在的呼吸暫停情況,可以擴張氣道,避免出現氣道塌陷、狹窄,進而降低低氧血癥以及碎片睡眠的發生率,改善OSAHS 患者認知障礙[14]。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資料表示,OSAHS 患者接受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措施以后抑郁癥狀、注意力、工作記憶等指標均明顯改善,受影響區域白質異常的概率完全逆轉,且涉及注意力、記憶、執行功能等重大改變,在治療以后白質結構逆轉并行,在治療以后認知缺陷恢復、可逆結構性神經損傷所一致,在OSAHS 認知功能障礙治療期間應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控制大部分呼吸事件[15-20]。
綜上所述,因人口老齡化進程日益加重,OSAHS患者發生概率逐步增加,且合并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者所占比例也逐步增加,作為一種全身多系統疾病,和認知功能障礙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對于患者工作以及生活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此類疾病的發發病機制在逐步被揭示,此類疾病采取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以部分逆轉認知功能損傷,對于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疾病臨床表現以及發病機制還需不斷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