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曉
小中風在醫學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由于暫時的腦部血液中斷而造成的腦功能障礙,通常能在1 小時內完全恢復,所以很多患者都未能給予重視。但小中風發作與腦卒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果說腦卒中相當于人體發生了“強烈地震”,那么小中風就像是震前的預警。患者如果錯過了及時預防和治療的時機,很可能會在不久后出現腦卒中。有數據統計,出現小中風的患者日后患腦卒中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3~5 倍。
那么,小中風究竟有哪些癥狀呢?
腦部血管發生較為嚴重的堵塞或者硬化以后就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可能還有一些神經組織遭到了壓迫,從而出現腦部能力下降現象,典型的表現就是頭暈和頭痛。而這種頭暈和頭痛與正常的頭暈、頭痛不太一樣,多數都是一過性的,患者會感覺立馬就能摔倒,頭痛感覺也很強烈,但癥狀會轉瞬即逝。對于此種頭暈和頭痛,即便感覺再強烈也會被忽略。
在腦血管逐漸開始硬化,血栓已快形成時,神經也會出現紊亂,再加上供血不夠充足,就會出現手腳麻木,甚至是手腳無力的現象。這種情況大多也是短暫性的,很容易被錯過或者大意了。
黑蒙表現為突然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出現黑蒙意味著視網膜有短暫性缺血,可能是由于顱內血流動力學改變或微小血栓經過視網膜動脈而引起的。視物模糊多是黑蒙的發展,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 小時內自行恢復。視力突然模糊也被看作是較早的中風預警信號。
患有小中風后,人的走路也會出現異常情況,比如無法按直線行走,手腳部位出現無力癥狀等。雖然這種情況的發生與眾多因素有關,但如果走路問題較為嚴重的話,還需立刻前往醫院檢查。
患者表現為可以說話但口齒不清,發音模糊,語序變得雜亂無章,旁人看去就好像是喝醉酒的人在說話一般。
近年研究發現,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越來越窄,腦缺血、腦乏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有調查發現,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 天內,患者頻頻打哈欠的癥狀可達80%左右,這都是小中風重要的報警信號。
患者一旦出現了小中風的問題,要及早去醫院進行相關治療,千萬不要忽略不管。同時應消除卒中的誘發因素,比如用力過猛、情緒激動、過度疲勞等。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生活,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當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戒掉香煙和酒,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而導致血壓升高。另外,患者還應適當進行運動,每次的運動時間在30~60 分鐘,每周的運動時間不要少于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