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多
(內蒙古科技大學)
作為語言學及翻譯學研究的新興研究工具,語料庫的發展儼然日漸成熟。將大量本族語者的一種語言實例收集而成的語料庫為單語語料庫,目前比較成熟且規模較大單語語料庫有英國國家語料庫(BNC)、布朗語料庫(BROWN CORPUS)以及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CA)等;建立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文本基礎上的語料稱之為雙語/多語語料庫,一般分為對應/平行語料庫、類比語料庫和翻譯語料庫三種形式。(穆婉姝、王崧珍,2016)
在數據驅動教學的大環境下,語料庫語言學與語料庫翻譯學蓬勃發展,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在該領域取得諸多成果。與此同時,不少教師已經開始使用DDL(數據驅動式)學習來培訓學生針對不同翻譯問題的能力,包括處理術語、搭配、習慣用于和多義詞等(Botley et al,2000; Zanettin et al, 1998;2003)。國內亦有很多學者在語料庫翻譯學方面及將語料庫應用于英語翻譯教學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價值的成果,比如目前已有眾多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意識到將語料庫應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大趨勢,并著手建立團隊從事該方面的研究,結合自己本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培養目標等自建雙語平行語料庫,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當中;同時也有很多基于單語語料庫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但目前來說沒有嘗試將兩種語料庫結合用于翻譯教學的案例。
首先雙語平行語料庫可以對某一檢索詞或短語提供豐富多樣的雙語對譯樣例 ;其次,可為常用結構提供多種雙語對譯樣例,供講解和仿習 ;同時,可以提供豐富的可隨機提取的一本多譯作為對照參考(王克非,2004)。但是雙語平行語料庫也存在些許不足,例如語料的譯文文本并非均源自于大家之作,可能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甚至也會存在些許翻譯腔;另外有些語料的英譯文本可能并非源自于英語源語者,所以會存在表達不地道的情況;由于雙語語料庫是基于句子對而建立的,收集文本時如果因其漏譯、不譯、該譯,那么平行語料庫就無法將這些文本收集或者體現出來;最后,雙語平行語料庫如果不能做到及時更新的話,會導致檢索不到新興的字詞句的對應翻譯。
單語語料庫的優勢在于其語料資源豐富且地道,時效性強且檢索界面簡單,但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能夠準確把握所檢索出來的語料的詞義會有些難度,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綜上所述,兩種語料庫其實存在些許互補的地方,如果將兩種語料庫同時應用于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不妨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本文選取由北京外國語大學許家金教授統籌設計的燚炎語料庫作為日常教學依托的雙語平行語料庫,該語料庫總規模約260萬字詞,其中英語原文1,005,249詞,漢語譯文1,625,701字,其文本內容涵蓋新聞報道、社論、報刊評論、日常技藝及消遣愛好、通俗讀物、傳記、回憶錄、政府機構公文及文宣、學術及各類題材的小說文本,內容覆蓋面較廣。燚炎語料庫注重收集現實翻譯世界中的普及型翻譯語料,這與其他平行語料庫多取名家名譯有所不同,有助于我們貼近翻譯活動的常態。此外,單語語料庫選用目前最大的可供免費使用的英語平衡語料庫——當代美國英語語料庫COCA,其包含詞匯超過十億,內容涵蓋小說、口語、流行雜志、學術文本、影視字幕、博客以及其他網頁等(王改莉,2021)此外,與其他眾多英語語料庫相關聯,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當前英語的發展變化,因此學生可以在其輔助下能夠完成更加地道的翻譯。
將兩種語料庫同時運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首先要在課前收集學生翻譯作業,確定“問題詞匯”,即學生在翻譯時出錯率最高的詞匯,然后在課上利用兩種語料庫對該次進行檢索,引導學生觀察檢索出的語料,然后分組討論,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最為恰當的譯文。
下面以日常教學實踐中新一代大學英語提高篇(1)第四單元課后翻譯講解為例,簡述將兩種語料庫結合應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具體實施流程。該翻譯原句為“這是他們勤儉節約的祖輩們無法想象的”,原題上方建議學生使用的八個單詞中有“economical”一詞。我們通過收集學生的翻譯作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翻譯“勤儉節約”時出現漏譯或用詞不當的情況,其中很多同學都只翻譯出了“節約”,忽略了“勤”,故將“節約”翻譯為“economical”,與課本參考譯文將”勤儉節約的祖輩們翻譯為“economical grandparents”表述一致,所以我們首先確定問題詞匯為“勤儉節約”和“economical”。
第一步,在北外燚炎語料庫通過檢索“勤儉節約”,得到其譯文為“hard work and thrift”,均取其名詞詞性。如圖1所示。
第二步,再通過該語料庫檢索economical,得到語料對應的譯文為“實惠的、經濟有效的、簡潔的”,并未檢索到與“節儉”相關的語料。
第三步,利用COCA語料庫檢索economical 一詞,可以看出其基本含義第三條“avoiding waste”確實表示“避免浪費的,節儉的”,且其同義詞中也包 含“frugal”“thrifty” 和“parsimonious(含貶義)”等表示節約節儉的詞語,但該詞并沒有“勤勞節儉”中“勤勞”的含義。如圖2所示。
第四步,點擊COLLOCATES選項,查看其高頻搭配(也可根據需要點擊CONTEXT,讓學生分析語境)并讓學生通過觀察并總結economical作定語修飾的名詞的主要類別,最終可以發現其用來形容人的情況很少,只有將檢索界面一直往下拖到中末端時才出現一個“farmer”表示人的名詞,如圖3。
通過以上四步操作,我們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economical”作定語時的用法,最終得出:economical多用于表示“經濟有效的”,雖然確實存在形容人節儉節約的情況,但頗為少見,而且該詞不能同時表示“勤勞節儉”兩層含義,由此可見,課本標準譯文著實有待商榷。
學生在大學英語中學過表示“勤勞的”較常用的單詞 有“hard-working” 和“diligent”,因此第五步,通過在COCA語料庫中檢索兩詞,再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這兩個單詞作形容詞時所修飾的名詞的特點,最終得出兩個單詞都可以用來形容人,其中“hardworking” 可 形 容“people、man、family、woman、guy、employee、citizen、taxpayer、folk、person、father、individual、parent”等,此類名詞表示的含義較為寬泛,而“diligent”多用來形容“student”“worker”“labor”“reader”和“researcher”,多表示具體從事某一工作的人,所以綜合來看,將“勤勞節儉的祖輩們”翻譯為“hard-working and thrifty grand-parents”“hard-working and frugal grand-parents”最為合適。
第一,語料庫中的語料是真正使用中的活的語言,是一種“集約化”的豐富的共享語料資源(王惠、朱純深,2012),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單詞在實際應用當中的用法,因此在課上結合使用兩種語料庫對“問題詞匯”進行檢索觀察、分析探討和歸納總結,能夠培養并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形成結論的過程多由學生獨立完成,同時兩種語料庫均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某個單詞或短語的真實使用情況。
第二,將兩種語料庫同時運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能夠同時發揮各自的優點,通過在兩種語料庫中檢索“問題詞匯”,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能夠使得學生切身體會語料所反映出的某個單詞的真實使用情況,進而能夠得到相對更加準確、地道的譯文。
第三,雙語平行語料庫的英文譯文與單語語料庫的英語源語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兩種語料庫的結合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某些單詞或短語的用法。如上文案例中的“economical”一詞,學生在看到檢索語料庫的結果前會查閱詞典,可得該詞確實有可以表示“節約的”,便理所當然地將其用在翻譯中。盡管原題建議使用該詞,但通過兩種語料庫交叉檢索,便知其實際并不經常用來形容人。所以結合使用兩種語料庫可以使學生在基于客觀語料的前提下,培養一種批判性思維,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譯其實難說對錯,更多的是合適與否。
由于雙語平行語料庫的語料有限性,不能保證包含所有學生在翻譯時出現的“問題詞匯”,因此可能會出現僅依靠單語語料庫進行教學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考慮將其他所有比較官方的雙語平行語料庫同時利用起來,多個語料庫同時使用會造成教學實踐步驟煩瑣,尚需進一步研究簡化。另外,由于COCA單語語料庫是在線語料庫,對網路要求較高,如上課時出現網絡問題,則需考慮臨時更換教學方法或另選課時利用此方法進行教學。
本文嘗試將單語語料庫與雙語平行語料庫同時應用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尤其是對特定詞語的翻譯教學,初步構建同時基于兩種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方法,且根據本文主要闡述的具體教學實踐案例,該方法切實可行。隨著更加深入的研究,此方法會更加成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具備更高的翻譯能力,同時期望為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提供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