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鈞
蘇 章 嚴明執法不徇私

標簽
執法如山
題記
冀州蘇刺史,公正不容私。
老友不寬宥,不思路險夷。
蘇章,字孺文,東漢扶風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人,曾任冀州(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一帶)刺史,以執法嚴明、不徇私情而名垂青史。
蘇章年少時即博學多才,善寫文章。東漢安帝年間(107~125),朝廷以“賢良方正”科目選拔人才,蘇章在政事策問中,答對高明,成績優秀,被錄用為議郎,專司向皇上建言諫政之事。他秉忠為公,恪盡職守,以直言敢諫而有名。蘇章后出任武原(治所在今江蘇邳州市邳城鎮)縣令,到任時正值武原饑荒嚴重,民不聊生,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救活了3000 多戶百姓的生命,武原民眾無不感恩戴德。
東漢順帝時,蘇章升遷為冀州刺史。當時,他的一位老朋友,正好擔任本州清河郡的太守,常有不法之事。他得知蘇章出任冀州刺史后非常高興,認為有了靠山,自己更可有恃無恐。
依照慣例,刺史每年要對所屬郡縣進行巡察,考核主要官員的政績,決定其黜陟升遷。蘇章到清河郡例行巡視時,發現自己的這位清河太守老朋友貪贓枉法,賄賂公行,于是擺了一桌酒席,邀請這位老朋友吃飯。席間,兩人盡敘平生友好之情,清河太守認為自己的劣跡即使被蘇章查知,他也會曲意庇護自己,酒后吐真言,說出不少他不法之事,還大言不慚地說:“別人只有一重天,而唯獨我有兩重天啊!”蘇章當即回答:“今晚是我蘇孺文與老朋友開懷暢飲,這是朋友之間的私交之誼。明天,我以冀州刺史的身份登堂理事,那可就要以公法相論了。”第二天,蘇章升堂理案,命人將清河太守帶至堂前,歷數其貪贓不法的種種罪證,而后按律法給予嚴懲。冀州百姓都知道蘇章秉公斷事,公正無私,冀州的政風吏德從此有了很大改觀。
后來,蘇章又調任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刺史。在任期間,不改初衷,嚴厲打擊作惡多端的皇親國戚,這些人報復控告他肆妄“忤旨”,被罷官。蘇章蒙冤罷官后坦然回到家鄉,后來天下凋敝,民生不安,朝廷又要任用他為河南府尹,而他婉言而拒,終老未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