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民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2020年,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正式對全球提供服務[1-2],隨著GNSS行業發展,未來全球各衛星系統計劃中,GNSS衛星總量將超過100顆[3-4],可在地球動力學[5]、精密定位[6]、地震監測[7]、水汽探測[8]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末,我國高鐵營業里程突破了4萬km[9],定期開展控制網的復測是保證控制網精度、控制點穩定可靠的必要工作[10-11],運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對一高速鐵路的橋梁段、路基段沉降變形進行了現場監測試驗,研究該技術用于高速鐵路基礎設施沉降變形監測的精度和可靠性[12]。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明GNSS多系統基線解算的優越性[13],但少有針對高鐵測量的應用研究[14-15]。目前,國內靜態控制測量設備仍高度依賴國外廠商,GNSS測量設備國產化的需求十分緊迫,而接收機性能指標與測量結果質量息息相關,吳太旗等提出了一套GNSS接收機靜態和動態批量測試方法,可解決無GNSS檢定場下的接收機自主評估問題[16];李娟娟等著重從觀測數據質量、接收機內部噪聲的角度評價了接收機性能[17]。但當前鮮有針對鐵路應用場景的接收機性能分析。
利用某高鐵CPⅠ、CPⅡ控制網,對自研測地型接收機、國外T品牌和L品牌接收機進行數據質量分析和對比,以證明觀測數據的可靠性,并使用自研接收機的GPS/BDS/GLONASS多系統數據分析CPⅠ/CPⅡ控制測量的基線精度,探討自研接收機的可靠性和BDS/GNSS多系統控制測量的可行性。
自研四星全頻測地型接收機(以下稱為C品牌接收機)配備HG-GOYP8201四星八頻無源天線,其部分參數如下。
(1)功能性指標
IP68級防水防塵,功耗低于3 W,最高刷新頻率100 Hz,9~36 V DC寬壓供電,全網通3G/4G,內置電池3 000 mAh,工作溫度-40 ℃~+85 ℃。
(2)衛星跟蹤頻率
GPS:L1C/A,L1C,L1PY,L2C,L2P,L5;GLONASS:L1CA,L2CA,L2P,L3 CDMA;Beidou:B1I,B1C,B2a,B2I,B3;Galileo:E1,E5a,E5b,E5 AltBoc,E6;QZSS:L1C/A,L1C,L2C,L5,L6。
(3)標稱定位精度
單點定位精度:平面為±1.5 m,高程為±2.0 m;RTK定位精度:平面為±1.0 cm+1 ppm×D,高程為±2.0 cm+1 ppm×D;靜態定位精度:平面為±2.5 mm+0.5 ppm×D,高程為±5 mm+0.5 ppm×D。其中,D為基線邊長。
T品牌與L品牌接收機均具有GPS/GLONASS/Galileo/BDS多系統三頻觀測能力,其中,T品牌接收機靜態定位精度:平面為±5 mm+0.5 ppm×D,高程為±5 mm+1 ppm×D;L品牌接收機的平面與高程靜態定位精度均為±5 mm+0.5 ppm×D。
選取某高鐵連續100 km區域的沿線CPⅠ、CPⅡ控制點,利用T品牌、L品牌和C品牌接收機(各6臺)進行靜態測量,3種接收機均保持相同網形和測量時段數,CPⅠ與CPⅡ的控制網網形分別見圖1、圖2。

圖1 某高鐵CPⅠ控制網網形

圖2 某高鐵CPⅡ控制網網形
(1)CPⅠ靜態測量
CPⅠ控制網包含29個CPⅠ控制點,沿線聯測3個國家點,構建49條獨立基線和18個最小獨立環,所有接收機的衛星高度角設置為15°,采樣間隔為15 s,每個站點觀測時段數為2,時段長為90 min。使用5種方案進行測試。
方案一:T+L品牌接收機GPS測量;方案二:C品牌接收機GPS測量;方案三:C品牌接收機BDS測量;方案四:C品牌接收機GPS+BDS測量;方案五:C品牌接收機GPS+BDS+GLONASS測量。
(2)CPⅡ靜態測量
采用兩段CPⅡ網進行測試,其中控制網1長約21 km,包含6個CPⅠ控制點和22個CPⅡ控制點,構建獨立基線41條、最小獨立環14個,同時采用T品牌和C品牌接收機進行觀測;控制網2長約25 km,包含7個CPⅠ控制點和30個CPⅡ控制點,構建獨立基線54條、最小獨立環18個,同時采用L品牌和C品牌接收機進行觀測。所有接收機的衛星高度角設置為15°,采樣間隔為15 s,每個站點觀測時段數為1,時段長60 min,延長觀測5 min。使用與CPⅠ網相同的5種方案進行測試。
對各方案測量的CPⅠ、CPⅡ基線進行預處理,各指標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基線質量檢驗限差

CPⅠ控制點相對定位精度≤10 mm,基線邊方向中誤差≤1.3″,最弱邊相對中誤差小于1/180 000;CPⅡ控制點相對定位精度≤8 mm,基線邊方向中誤差≤1.7″,最弱邊相對中誤差小于1/100 000。其他技術要求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執行。
采用TEQC軟件,對3個品牌接收機重復測量點位的觀測數據進行質量檢測,分析其L1、L2頻率上的多路徑效應mp1、mp2和周跳比o/slps。
對T品牌接收機與C品牌接收機分別分析144個時段數據,平均時長約1.45 h,各指標數量分布見圖3。

圖3 T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的數據質量分析
由圖3可知,C品牌接收機的mp1和mp2值整體分布范圍更小,o/slps值整體分布更大,且C品牌接收機的3項數據質量指標分布更為集中,說明受多路徑效應和周跳影響更小且更穩定。
選取本次測試觀測環境較差的5個點位,2種接收機的數據質量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T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在5個觀測環境較差點位的觀測數據質量分析
由表2可知,在5個觀測條件差的點位,C品牌接收機的各個指標均優于T品牌接收機,體現出C品牌接收機在較差觀測環境下良好的抗干擾性。
T品牌接收機與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與o/slps的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統計見表3,由表3可知,C品牌接收機各數據質量參數的各項統計指標均優于T品牌接收機,表明前者的數據穩定性和綜合質量都更好。相較于T品牌接收機,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o/slps指標平均提升28%、17%、35%。

表3 T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數據質量分析指標統計
對L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100個時段數據進行分析,平均時長約1.65 h,兩種接收機的mp1、mp2、周跳比o/slps數量分布見圖4。

圖4 L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的數據質量分析
由圖4可知,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和o/slps值整體分布范圍更集中,基本沒有出現“飛點”,且周跳比o/slps值的分布遠高于L品牌接收機,可見C品牌接收機克服多路徑效應和周跳影響的能力更優。
L品牌接收機與C品牌接收機的各數據質量參數的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統計見表4。由表4可知,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和o/slps的各項統計指標都優于L品牌。相較于L品牌接收機,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o/slps指標平均提升16.5%、4.1%、94%,其周跳影響優于前者。

表4 L品牌與C品牌接收機數據質量分析指標統計
綜合以上對比和分析,C品牌接收機的多路徑效應影響值mp1和mp2的平均值和穩定性均好于T品牌和L品牌,其受周跳的影響也明顯更小。對于在GNSS控制測量中對精度影響最大的多路徑和周跳,C品牌接收機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按照四邊形環邊連接的原則構建49條獨立基線,對每條基線選取2條不同時段的重復基線,即各方案得出49條基線較差數據。對CPⅠ測量中5種方案不同時段的復測基線較差進行檢查,可得5種方案所有復測基線在X、Y、Z分量和全長限差均符合要求。
各方案同一接收機不同時段基線的X、Y、Z分量和全長S的較差序列見圖5,由圖5可知,5種方案均不超限,且保持著較好的一致性,與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穩定性更好。
統計5種方案不同時段基線的X、Y、Z分量和全長較差的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結果見表5。

表5 同一接收機不同時段重復基線較差統計 mm
由表5可得出如下結論。
(1)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誤差均方根分別為5.6,5.2,7.7 mm和10.8 mm,而C品牌接收機分別為5.2,4.7,6.2 mm和9.4 mm,可見C品牌接收機的GPS基線測量精度等級與T+L品牌接收機相同,但在各方向上精度都有一定的優勢。
(2)C品牌接收機BDS解算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較差均方根分別為8.3,6.4,6.5 mm和12.3 mm,相較于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和C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誤差均方根,精度在一個量級上,但略低于方案一和方案二。不同時段重復基線X、Y、Z分量的平均限差為32.2 mm,全長S的平均限差為55.8 mm,因此C品牌接收機BDS基線解算誤差均方根遠高于平均限差要求,初步印證了C品牌接收機BDS解算的精度比較可靠。
(3)C品牌接收機GPS+BDS解算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較差在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上均優于C品牌接收機單GPS解算和C品牌接收機單BDS解算,也優于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
(4)C品牌接收機GPS+GLONASS+BDS解算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較差均方根分別為4.62,4.21,4.80 mm和7.88 mm,在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上均優于方案一、二、三、四,各方向的精度和穩定性皆為最佳。
采用兩種比較方式,方式一:C品牌接收機GPS解算與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基線較差;方式二:C品牌接收機BDS解算與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基線較差。每種方式各解算出200條基線較差。
兩種比較方式的X、Y、Z分量和全長S的基線較差序列分布見圖6,可見所有較差均滿足限差要求,兩種方式較差的大小范圍基本一致。

圖6 CPⅠ不同接收機各比較方式的X、Y、Z、S較差序列
所有重復基線的X、Y、Z分量及基線長度S的較差均滿足《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的二等GPS測量限差要求,對所有重復基線的X、Y、Z分量及基線長度S的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進行統計,見表6。

表6 C品牌接收機GPS/BDS測量與T+L品牌接收機GPS測量的CPⅠ重復基線較差 mm
相較于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基線,C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重復基線較差X、Y、Z分量和全長S的誤差均方根分別為6.1,5.4,7.4 mm和11.0 mm,而C品牌接收機BDS解算的重復基線較差均方根分別為7.3,7.3,8.0 mm和13.0 mm。X、Y、Z分量的平均限差為31.79 mm,全長S的平均限差為55.06 mm,因此C品牌接收機GPS基線解算與T+L品牌接收機GPS基線解算的重復基線符合較好,兩者的較差遠高于限差要求。
通過以上分析,相較于T+L品牌接收機GPS基線解算,C品牌接收機GPS/BDS基線解算在不同時段的基線較差和不同接收機重復基線的較差上,均具有較好精度,解算結果可靠。
對CPⅠ測量5種方案的18個最小獨立環的X、Y、Z分量閉合差和環長度S閉合差進行檢查,各方案最小獨立環閉合差的基線較差序列見圖7,可見5種方案均不超限,且保持著較好的一致性,與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穩定性良好。
各方案最小獨立環各分量的最大值、均值、誤差的均方根和標準差進行統計見表7。

表7 最小獨立環各分量最大值、均值、誤差均方根和標準差統計 mm
由表7可知,C品牌接收機解算的基線最小獨立環閉合差中,各解算方式的精度大致排序為(GPS+GLONASS+BDS)>(GPS+BDS)>GPS>BDS。
對CPⅡ測量各方案不同時段的復測基線進行檢查,各得出16條基線較差數據,5種方案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的X、Y、Z分量和全長限差均符合要求。
各方案同一接收機不同時段基線的X、Y、Z分量和全長S的較差序列見圖8,由圖8可知,5種方案均不超限,且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與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穩定性略優。

圖8 CPⅡ五種方案同一接收機不同時段X、Y、Z、S較差序列
統計5種方案不同時段基線的X、Y、Z分量和全長較差的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見表8。

表8 不同時段基線X、Y、Z分量和全長較差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統計 mm
由表8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誤差均方根分別為4.3,5.3,4.5 mm和8.2 mm,而C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分別為4.8,5.1,2.8 mm和7.5 mm,可見C品牌接收機GPS測量基線與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保持同等級的精度。
(2)C品牌接收機BDS解算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較差均方根分別為5.5,3.9,3.5 mm和7.6 mm,相比于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和C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誤差均方根,精度在一個量級上,各分量和全長的精度均為mm級。
(3)C品牌接收機GPS+GLONASS+BDS解算的不同時段復測基線X、Y、Z分量和基線長S的較差均方根分別為4.6,4.8,3.1 mm和7.3 mm,其各方向的精度和穩定性都最好。
采用4種比較方式:(A)C品牌接收機GPS對比T品牌接收機GPS;(B)C品牌接收機GPS對比L品牌接收機GPS;(C)C品牌接收機BDS對比T品牌接收機GPS;(D)C品牌接收機BDS對比L品牌接收機GPS,以分析不同接收機的重復基線較差。
4種比較方式X、Y、Z分量和全長S的較差序列見圖9??梢姼鞣N比較方案各方向的基線較差都滿足限差要求,各基線較差分布都有較好的一致性。

圖9 CPⅡ不同接收機4種比較方式X、Y、Z、S較差序列
4種對比方式重復基線較差的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統計見表9。
由表9可知,C品牌接收機GPS/BDS測量的基線與T/L品牌接收機測量的基線差異較為一致,均方根在X、Y、Z方向為4~6 mm,基線長S為9~11 mm。由此可見,C品牌接收機采用GPS/BDS測量的CPⅡ級基線與T/L品牌接收機GPS解算的重復基線符合較好。

表9 C品牌接收機與T、L品牌接收機CPⅡ重復基線較差 mm
對CPⅡ測量5種方案的32個最小獨立環的X、Y、Z分量和環長度S閉合差進行檢查,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各方案最小獨立環閉合差的基線較差序列見圖10,可見5種方案均不超限,且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圖10 CPⅡ五種方案最小獨立閉合環X、Y、Z、S較差序列
5種方案最小獨立環的X、Y、Z分量和全長較差的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結果見表10。

表10 最小獨立環X、Y、Z分量和全長較差最大值、均值、均方根和標準差統計 mm
由表10可知,T+L品牌接收機GPS與C品牌接收機GPS基線解算的閉合差在X、Y、Z、S方向上差異均較小,可認為精度一致。5種方案中,采用C品牌接收機進行GPS+GLONASS+BDS三系統組合基線解算,最小獨立閉合環誤差最小,其X、Y、Z、S方向上的均方根分別為3.3,3.5,2.2 mm和5.3 mm。
依托某高鐵CPⅠ和CPⅡ控制網,使用自研、T品牌和L品牌接收機進行控制測量,從數據質量和基線解算精度方面探討自研接收機的可靠性和BDS/GNSS多系統控制測量的可行性,得到以下結論。
(1)在3種品牌接收機中,C品牌接收機的數據質量平均值和穩定性最優。相比T品牌接收機,C品牌接收機的mp1、mp2、o/slps指標平均提升28%、17%、35%;相比L品牌接收機,3項指標平均提升16.5%、4.1%、94%。在較差觀測環境下,C品牌接收機的數據質量優勢明顯。
(2)C品牌接收機采用GPS觀測數據的基線解算在同一接收機不同時段基線較差、與T品牌和L品牌接收機的基線較差、最小獨立閉合環誤差上基本等同于T+L品牌接收機,其CPⅠ和CPⅡ級控制測量滿足《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可認為C品牌接收機精度可靠。
(3)本次試驗中,CPⅠ基線平均長5 650 m,CPⅡ基線平均長700 m,而C品牌接收機的CPⅠ與CPⅡ基線測量較差在同一量級上,體現出其對中短基線良好的適用性。
(4)C品牌接收機BDS測量的各項誤差指標滿足《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中規定的CPⅠ、CPⅡ級GPS測量精度要求;相較于各品牌接收機單GPS或單BDS解算,C品牌接收機GPS+GLONASS+BDS組合的多系統數據處理方式精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