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韓雷、谷先軍 /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裝備價格評審中心

提高裝備價格審核質量,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裝備經費投向投量、提升裝備經費使用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對推進裝備建設高質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裝備價格審核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運用先進的理論和方法手段提高審核質量。PDCA 理論最初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沃特· 阿曼德· 休哈特于20 世紀30 年代提出,之后經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愛德華茲·戴明改進完善并將其拓展應用到企業質量管理領域,因而又稱為質量環或戴明環。PDCA 是指計劃、執行、檢查、處理,是一種以這4 個工作過程為整體的質量管理活動程序。其中,計劃主要是分析現狀,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及影響因素,確定目標,制定質量改進工作計劃;執行主要是明確質量改進措施,實施質量改進計劃;檢查主要是檢查計劃實施結果,明確效果,找出問題與不足;處理是對檢查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結果,將尚未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 循 環。通過4 個過程的循環反復,最終解決所有質量問題,進而實現質量管理提升。
現行裝備價格相關制度明確了裝備審核工作的主要內容,但在質量管控方面尚無明確的標準和規范。PDCA 理論基于4 個階段的持續改進模式,為裝備價格審核質量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借鑒。一方面,應用PDCA 理論四階段架構,對現行的裝備價格審核工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裝備價格審核過程中質量管理薄弱環節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運用PDCA 循環方法,研究分析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改進實踐,能夠顯著提升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管理水平。
PDCA 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已應用到企業信息化管理、項目管理、教育培訓等諸多領域。PDCA 理論具有以下優點:
一是科學完整的管理工作程序。PDCA 理論將質量管理分為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4 個階段,這4 個階段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
二是階梯式上升的持續改進路徑。PDCA 理論4 個階段完整循環一次,意味著企業管理和質量水平向前邁進一步,呈階梯式上升態勢,推動企業業務流程持續改進。
三是科學管理方法的綜合應用。PDCA 理論綜合應用了科學的統計觀念與方法,作為發現、解決各種質量問題的工具,其關鍵在于“處理”階段,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
現行裝備價格相關制度明確了裝備審核工作的主要內容,但在質量管控方面尚無明確的標準和規范。PDCA 理論基于4 個階段的持續改進模式,為裝備價格審核質量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借鑒。一方面,應用PDCA 理論四階段架構,對現行的裝備價格審核工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裝備價格審核過程中質量管理薄弱環節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運用PDCA 循環方法,研究分析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改進實踐,能夠顯著提升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管理水平。
當前,裝備價格管理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審價人員的業務能力素質還需持續提高,裝備價格審核標準還需不斷細化。PDCA 理論提供了分析質量影響因素的指導方法,包括魚刺圖法、直方圖法、散點圖法、趨勢圖法等。其中,魚刺圖法從“人、機、料、法、環”5個角度提供了系統性分析質量影響因素的思路。通過運用魚刺圖法分析影響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的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開展針對性分析,能夠顯著提升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管理的有效性。
裝備價格審核機構依據現行的裝備價格法規、工作規范、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明確了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組織實施程序,主要包括計劃管理、審核準備、審核組織實施、審核結果評估評議上報、資料歸檔等環節。PDCA理論是一組科學完整的管理工作程序,適用于組織任何流程及其改進過程,PDCA 四階段程序框架為裝備價格審核機構提供了一個業務流程優化的科學方法。
通過對照PDCA 四階段程序框架及裝備價格審核機構建立的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程序,如圖1所示,發現當前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程序中計劃、執行環節的內容較為完整豐富,檢查、處理環節的內容較為薄弱。為此,建議在當前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程序中補充完善“綜合評價”環節,重點工作是對裝備項目從計劃管理到資料歸檔整個過程進行綜合性定量評價,研究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設定指標權重及評分標準,對裝備項目價格審核工作進行綜合性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裝備項目價格審核工作水平的度量標準。通過綜合性評價,實現對裝備項目價格審核工作整體的客觀評估,著力提升裝備價格審核工作成效。

圖1 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程序優化
運用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 個程序,對裝備價格審核機構的裝備價格審核工作現狀進行剖析,分析提升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的具體路徑。其中,在計劃階段,圍繞“人、機、料、法、環”分析當前裝備價格審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在執行階段,針對上一環節發現的質量問題,研究提出質量改進措施;在檢查階段,對質量改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在處理階段,總結成功經驗,處理遺留問題。
(1)分析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影響因素
運用魚刺圖法,從“人、機、料、法、環”5 個維度對當前裝備價格審核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如圖2 所示。

圖2 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因素魚刺圖
“人”是指承擔裝備價格審核的價格人員。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一是當前裝備價格人力資源不是很充足,難以滿足裝備價格審核任務需要;二是部分價格人員業務能力還有待提升,特別是新入職人員需要一定的過渡期才能完全勝任審核工作;三是價格人才培養機制還有待完善。
“機”是指價格人員開展裝備價格審核工作所采取的手段,結合裝備價格審核工作實際,主要是指信息化手段。存在的問題是:裝備價格審核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價格數據采集與積累不是很充足、數據共享機制還有待完善,難以適應當前裝備價格審核實際需要。
“料”是指裝備價格審核的輸入,即裝備承制單位提供的報價方案,以及裝備承制單位給予的工作配合與支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乙方(即裝備承制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虛高報價;二是乙方作為總承包單位的議價作用發揮不夠,導致裝備價格審核機構面臨較大的審核任務壓力。
“法”是指價格人員開展裝備價格審核工作所采取的技術性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現有制度對審核方法應用的規定不夠具體、不夠細化,缺少操作層面的指導細則,導致價格人員對裝備價格審核方法的應用不充分,最終影響了審核結論和審核工作質量。
“環”是指影響裝備價格審核工作整體成效的制度、機制等保障條件。存在的問題有:現有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缺乏統一的審核標準評價體系,缺乏審價機構與裝備承制單位意見不一致的仲裁機制,審價機構與成本監控等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有待加強。
(2)制定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改進措施
一是完善人才“引、用、育、留”機制,打造素質過硬的價格人才隊伍。通過面向社會加大文職人員招聘力度、加大院校專業化人才引進等舉措,拓寬價格人才引進渠道;通過做好價格人員入職培訓,推動崗位練兵、崗位輪訓、老帶新等舉措,提升價格人員業務能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通過制定針對性培訓計劃、編制系統性培訓教材、開展定期業務培訓、建立內訓導師隊伍等舉措,完善價格人員培養機制;通過優化人員結構,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員評價機制,暢通人才晉升通道。
二是推進裝備價格審核信息化建設,創新裝備價格管理手段。推動裝備價格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完善裝備價格數據庫,開發價格成本監控系統軟件,實現審價機構與裝備承制單位、論證機構之間成本價格信息“一網通”。
三是完善裝備承制單位報價議價管理規范,提升裝備報價整體質量。制定裝備價格信用評價標準,引導裝備承制單位提高報價誠信度,避免虛高報價。完善總承包議價程序規范,推動價格審核機構與總承包單位協調開展成本審核、協商議價,提高議價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是強化裝備價格審核方法運用,提升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和效率。建立裝備價格審核方法庫,為價格人員開展裝備價格審核工作任務提供有力指導。
五是創新工作機制,推動裝備價格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完善裝備價格審核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裝備價格審核標準;建立裝備價格現場審核監督機制,解決審價機構與裝備承制單位意見不一致問題;構建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實現裝備價格數據在裝備承制單位、成本監控機構、審價機構之間的共享。
在檢查階段,重點工作是對上一階段制定的質量改進措施的執行落實成效進行評估分析,進而檢查在計劃階段識別出的質量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在上述質量改進措施中,有的措施需要從全局角度統籌考慮,從上級部門層面進行推進落實更能取得實效,有的措施則需從裝備價格審核機構層面進行推進落實。從措施實施周期看,有的措施能夠短期內落地實施,有的則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落實。筆者結合裝備價格審核工作實際,提出評估質量改進措施實施效果的方向性建議。
關于完善人才“引、用、育、留”機制,對于“拓寬價格人才引進渠道”措施,可通過對比近年來裝備價格審核機構人員入職渠道類別變化趨勢來評估實施效果;對于“提高價格人才使用效益”措施,可通過對比近年來價格人員入職培訓參與率、崗位輪訓覆蓋率、老帶新活動參與率來評估實施效果;對于“完善價格人才培養機制”措施,可通過對比近年來價格人員業務培訓次數、培訓教材數量、內訓師數量變化趨勢來評估實施效果;對于“暢通人才晉升通道”措施,需要裝備價格審核機構協調上級部門加以推進,通過考察與上級部門溝通情況來評估實施效果。
關于推進裝備價格審核信息化建設,對于“推動裝備價格信息管理平臺建設”“開發價格成本監控系統軟件”措施,可通過考察平臺和軟件建設情況來評估實施效果;對于“完善裝備價格數據庫”措施,可通過專項考察裝備價格審核機構的價格數據庫升級擴容情況來評估實施效果。
關于完善裝備承制單位報價議價管理規范,對于“制定裝備價格信用評價標準”“完善總承包議價程序規范”措施,可通過考察標準及規范的制定實施情況來評估實施效果。
關于強化裝備價格審核方法運用,對于“建立裝備價格審核方法庫”措施,可通過專項考察裝備價格審核方法數據庫建設進展來評估實施效果。
關于創新工作機制,對于“建立統一的裝備價格審核標準”“建立裝備價格現場審核監督機制”“構建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措施,可通過考察標準制定、機制建立情況來評估實施效果。
對于成功經驗的總結,重點聚焦提升工作質量的典型做法和顯著成效。在典型做法方面,圍繞優化具體的價格審核流程、開發新的價格審核工作模板、創建新的價格審核方法與工具等,梳理總結具有創新性的工作舉措;在顯著成效方面,圍繞價格審核效率提升、審核周期縮減等,梳理總結取得的量化效果。同時,圍繞成功經驗,探索以管理制度、工作規范、業務流程、標準與程序等形式加以固化,為更好地推進裝備價格審核工作實踐。
處理階段是PDCA 理論應用取得實效的關鍵環節,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在質量改進措施實施完成后,需要開展一次較為全面的工作總結,梳理出好的經驗做法,以及尚未解決或未完全解決的質量問題。
對于成功經驗的總結,重點聚焦提升工作質量的典型做法和顯著成效。在典型做法方面,圍繞優化具體的價格審核流程、開發新的價格審核工作模板、創建新的價格審核方法與工具等,梳理總結具有創新性的工作舉措;在顯著成效方面,圍繞價格審核效率提升、審核周期縮減等,梳理總結取得的量化效果。同時,圍繞成功經驗,探索以管理制度、工作規范、業務流程、標準與程序等形式加以固化,更好地推進裝備價格審核工作實踐。
對于遺留問題處理,對照計劃階段識別出的質量問題,逐條核對這些問題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解決,梳理出尚未解決或未完全解決的質量問題,根據裝備價格審核機構的具體安排,將這些問題作為新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 循環加以重點解決。
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關系到裝備經費使用效益與裝備建設質量效益,要切實引導價格人員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全心履行價格審核質量責任,確保裝備價格審核工作成效。
對于針對執行階段提出的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改進措施,部分措施可能短時間內難以完成甚至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建議按照“試點應用—改進優化—推廣應用”的基本思路,對裝備價格審核工作質量改進措施進行分步實施,以實現質量改進措施成效最大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應用,在處理階段總結成功經驗,特別是對于質量改進措施推廣應用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案例、管理經驗、管理方法等,探索以管理標準、制度或法規等形式加以制度化、規范化,固化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