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敏 王敏 苗璇
[ 作者簡介 ]
付佳敏,女,陜西延安人,西安思源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
[ 基金項目 ]
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成果《小喵咕嚕,心向黨》,項目編號S202113121038。
[ 摘要 ]
中國傳統手工藝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凝聚著先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在中國的文化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培養幼兒民族認同感,喚起幼兒園文化自覺;不僅有很強的實用性,更有著深厚的審美價值、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保護與傳承手工藝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中國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傳統手工藝得以繼承,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 關鍵詞 ]
傳統文化;手工藝;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50
1 中國傳統手工藝發展現狀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傳統手工藝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整個華夏文明的見證。近年來,傳統手工藝面臨著市場缺乏、手藝流失、后繼無人的困境。我國的傳統手工藝不同于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它賦予了手工作品獨特的魅力,手工藝的價值不在于作品的數量,而是在于文化與藝術本身。現代社會已走向科技與現代化,但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不能被拋棄,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極具特色的部分,中國傳統手工藝理應得到保護、發展和弘揚。傳統手工藝目前正面臨以下困境。
1.1 質高量不高
機械化生產已深入人心,但一些傳統手工藝無法適應機械化生產,導致質高但量不高,傳統手工藝品的生產數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脫離了時代軌道。但手工藝人的精益求精是任何機器生產的工藝品都無法替代的。
1.2 技藝失傳,后繼乏人
傳統手工藝大多工藝流程復雜且周期長,所需成本高,利潤低。大部分年輕人不愿花費太多時間苦練基本功。優秀的傳統手工藝有的可以廣為流傳,有的卻因為沒有好的傳承人而日漸衰微,甚至面臨失傳。
1.3 缺乏創新意識
一些傳統手工藝缺乏現代化的營銷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缺少新穎的設計理念,其技術與產品“始終如一”,不能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如今的傳統手工藝不僅僅是精美的手工藝本身,更需要多元化地與現代“潮流”文化相融合,讓中國傳統手工藝走向新階段,在不拋棄傳統手工藝技能的前提下創造出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手工作品。
2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傳統手工藝的重要性
2.1 豐富幼兒教育課程內容
傳統幼兒園教育模式受地區文化、生活習慣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其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中國傳統手工藝有燒造、鑄鍛、染織、編結、木作、髹飾、雕塑等,其形式多種多樣。將傳統手工藝教學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將傳統手工藝研究的主題與幼兒園課程內容來源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認知學習,讓幼兒在課程活動中認識中國傳統手工藝,豐富幼兒的課程活動,進而提高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
2.2 促進幼兒發展
中國傳統手工藝能讓幼兒感受獨特的中華文化。傳統手工藝蘊含著中國人民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凝聚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氣質和文化素養。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夠提升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認知,讓幼兒了解真正的傳統手工藝,感受來自生活的藝術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認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形成對傳統手工藝的認可,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讓幼兒的個性得到發展。傳統手工藝與社會發展和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制造手工藝品能夠鍛煉個體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夠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手工藝方式,創作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手工藝品,也能讓幼兒在手工藝活動中發展創造力與想象力。例如,在制作陶藝時,幼兒可以自己塑造陶藝的形態,制作完成后描繪自己喜愛的顏色與圖案,創造獨屬于自己的手工藝作品。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提高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幼兒期是幼兒手部小肌肉發育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幼兒小肌肉的運動也能促進幼兒頭腦發展,而大腦發展又可以促進手部的發展,使幼兒手部肌肉動作更加靈活協調。將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如開展幼兒泥塑、陶藝、簡單剪紙、布藝等等都能鍛煉幼兒手部肌肉控制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全面加強體育衛生、心理健康、藝術審美教育”的要求。對于幼兒的審美活動來說,雖然他們無法說出某個物品為什么美、哪里美,但幼兒可以在創作中感受美、體驗美,體驗傳統手工藝帶來的獨特魅力。他們在親身參與后,能體驗創造的快樂以及手工藝品制作完成的自豪感,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能夠感知傳統手工藝品體現著的和諧之美、結構對稱美、色彩對比美、加工技巧的工藝美。
2.3 傳承傳統文化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傳承中國傳統手工藝。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響,我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很大的沖擊,而中國傳統手工藝所彰顯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部分,應該得到傳承與發展。幼兒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了解關于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知識,更能促進幼兒積極參與傳統手工藝的創作活動,豐富幼兒對手工藝的情感體驗。在傳統手工藝的創作過程中能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引起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進而使其積極主動地繼續投入傳統手工藝的創作中,為今后一代代傳承中國傳統手工藝打下了基礎,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3 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的原則
3.1 循序漸進原則
兒童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這類方向性和順序性是不可逾越的,按照由低到高、簡單至復雜的固定順序發展,因此將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時需要循序漸進,對于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授者在教育中融入傳統手工藝時,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手部小肌肉發育程度、動作發展與接受能力實施教育教學活動。例如:2~4歲的幼兒手部小肌肉發育不成熟,認知能力有限,可以讓幼兒初步了解傳統手工藝,通過觀看視頻,近距離接觸傳統手工藝,初步了解這個傳統手工藝的形式與種類,進而提高幼兒興趣;5~6歲幼兒小肌肉發育較完善,他們能夠利用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塑造自己喜愛的物品。通過教授傳統手工藝中簡單的“基本功”內容制作,加深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喜愛,激發幼兒動手的愿望。
3.2 幼兒興趣原則
將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首先要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讓幼兒能主動并愿意了解傳統手工藝。而對比鮮明、顏色鮮艷、更新穎的刺激物能夠更好地引起幼兒的注意,使他們對于這一類物品產生更強烈的興趣。所以教授者在進行教育教學時應了解幼兒的興趣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將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的教育中,有目的地開展教育活動。例如:傳統手工藝中的皮影與幼兒喜愛的動畫片相似,幼兒更能對皮影這一傳統手工藝感興趣,可以帶領幼兒用皮影制作材料制作喜歡的角色,并在皮影的“戲臺”表演出來。幼兒對于周圍的環境往往很感興趣,因此可以抓住這一點將中國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家庭、幼兒園的裝扮當中,家里的墻壁、幼兒的玩具繪本、幼兒園的走廊、教室的公告欄等,都可以融入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元素。使其潛移默化地在幼兒心中留下印象,他們觀看的時間久了也就會主動提出關于裝飾的問題,這時幼兒的求知欲就會被調動起來,進而萌發創造的欲望,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當中。
3.3 活動性原則
給予幼兒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發主動地進行活動,鼓勵幼兒在制作中大膽地想象和創造,尊重并贊賞幼兒的手工作品,使幼兒通過制做手工藝品加深對手工藝的認識、理解和情感體驗。為幼兒創設良好、寬松的活動環境,主要包括幼兒園、家庭、社區三方面,社區可以挖掘一些關于手工藝內容的資源,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參觀手工藝博物館,家庭可以購買一些有關的繪本給幼兒閱讀,形成教育合力,多方面促進幼兒對于傳統手工藝的情感體驗。
4 傳統手工藝對于幼兒教育的實施策略
4.1 家庭
幼兒的天性是玩耍,在幼兒的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游戲就是屬于幼兒的“娛樂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潛移默化地教給幼兒各種知識,這是最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家庭生活與幼兒園的生活是不同的,如今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幼兒在家中的主要娛樂方式就是玩玩具。所以家長在選擇幼兒的玩具時,可以多關注一些傳統手工藝的玩具。比如糖畫筆,它可以直接在紙上畫出幼兒想畫的圖案。簡單的繪畫與傳統的糖畫原理相同,不僅能讓幼兒近距離接觸到糖畫這一手工藝,還可以激發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同時,簡易刺繡、卡通剪紙、太空泥彩塑等也都可以作為幼兒的家庭玩具。
裝飾品是家庭環境的一部分,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傳統的手工藝作品作為裝飾,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傳統手工藝品的魅力。比如有著特殊寓意的中國結、傳統的剪紙窗花、栩栩如生的雕塑等,匠人精心構思設計的手工藝品能使幼兒耳濡目染,培養幼兒欣賞美的能力。
中國傳統手工藝是我們華夏傳統文化,需要有人傳承和學習。如今家長因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幼兒,導致幼兒只能獨自玩耍,甚至有些家長因玩電子產品而忽略幼兒。很顯然這是不正確的,家長對幼兒的陪伴、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幼兒何其重要。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但大部分家長缺乏教育幼兒的正確方法。家長在生活中可以為幼兒講述傳統文化的故事,也可借助繪本豐富幼兒的文化素養,還可以帶幼兒參觀關于傳統手工藝的展覽。
4.2 幼兒園
對于幼兒來說,大多數時間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所以幼兒園對于傳統手工藝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是至關重要的。環境創設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部分,良好的環境創設可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在幼兒園走廊中展示幼兒制作的傳統手工藝作品與教師制作的傳統手工藝品,營造有關傳統手工藝的環境,讓幼兒能初步感受、了解我國傳統手工藝的美與知識文化,加強幼兒對美的感受。在活動區角,可以更多地去設置一些關于傳統手工藝的內容,提供道具讓幼兒自己制作傳統糖畫、與同伴合作表演皮影戲等。在所對應的區角中放入關于傳統手工藝的繪本與圖片,幫助幼兒在不懂的時候去翻閱、了解、學習這一文化瑰寶。
首先,課程的設置適當結合傳統手工藝的內容,不但能讓幼兒了解傳統手工藝,更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通過課程讓幼兒有動手操作手工藝的機會,能直接接觸傳統手工藝,感受學習傳統手工藝的樂趣。其次,在戶外課程中邀請當地非遺傳承人向幼兒展示正宗的傳統手工藝品,講述關于傳統手工藝的小故事,開展關于傳統手工藝作品征集的比賽,激發幼兒對傳統手工藝認識的動力,便于培養幼兒保護傳統手工藝品的意識。
幼兒對幼兒園教師是十分信任和依賴的,幼兒具有向師性,因此只有教師具備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知識文化后,才能對幼兒進行引導與教育。教師可以選擇日常用品具有傳統手工藝風格的幼兒園,潛移默化地激發幼兒對于傳統手工藝的興趣,也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融合傳統手工藝的知識要點,幼兒繪本的選擇也可以傾向于傳統文化。
4.3 社會
除家庭和幼兒園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至關重要的影響外,社會對于幼兒的影響也是不可或缺的。如今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在現有電視節目增加對于傳統手工藝的宣傳,在短視頻中豐富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加強網絡環境的熏陶。商場中關于傳統手工藝的展覽、購物平臺推薦關于傳統手工藝的繪本故事、地鐵每個站點獨特的彩繪圖案、中國結樣式的路燈、景區里的傳統手工藝小飾品、公園里的糖畫小吃及可供幼兒體驗的陶瓷繪畫等,都為幼兒創設了充滿濃厚傳統文化氛圍的優良環境。
4 結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五千多年文化中,中國傳統手工藝是絢爛的瑰寶,中國傳統手工藝對于幼兒成長具有豐富的價值。但在將中國傳統手工藝融入教育時,我們不光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接受程度、興趣、生活經驗等因素,還要了解如何從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將中國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教育中,使傳統手工藝與幼兒的發展需求相吻合。綜上所述,將中國傳統手工藝融入幼兒的教育中,不僅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而且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福昌. 中國傳統工藝產業的現狀與設計振興戰略思考[J]. 美與時代(上),2011(2):15-19.
[2]郭艷君. 淺談傳統手工藝在幼兒園的實踐與運用[J]. 新校園(中旬),2016(9):170.
[3]咸宇. 傳統民間美術元素中蘊含的現代思維[J]. 美與時代(中),2016(10):118-119.
[4]王婷. 探析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民間工藝課程的意義及策略[J]. 才智,2016(17):20.
[5]周靈瑤. 幼兒園傳統手工藝啟蒙教育行動研究[D]. 喀什:喀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