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家陽 鄭萌含



[ 作者簡介 ]
魯家陽,女,河北邯鄲人,華北理工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工業設計。
鄭萌含,女,河北保定人,華北理工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工業設計。
[ 摘要 ]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文化創意產品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并逐步發展成為人們情感方面的寄托。餐具是最尋常不過的生活用品,人們對餐具的需求不僅僅停留在使用功能上,而是需要其給用戶帶來文化知識層面上的觸動。而冀東三支花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傳統的歷史文化感召力和時代性。傳統文化要想久盛不衰,就要抓住設計這個優化手段,使具有年代感和古老韻味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設計來獲得新鮮感,并被大多數現代人所接受,達到藝術和生活的和諧統一。本文就冀東三支花傳統文化與現代餐具設計相結合進行研究。
[ 關鍵詞 ]
冀東三支花;文創產品設計;餐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51
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延續至今,其原因之一在于人們善于利用設計的手段使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地進行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這使得傳統文化能夠長久地傳承和延續并且總以新的展示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冀東地區的傳統文化形式多種多樣,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文化的傳承,唐山的皮影、評劇和樂亭大鼓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文化共識,并被稱為“冀東三支花”。關于冀東三支花的文創產品層出不窮,但是在體現新的設計理念的同時,還要通過與冀東三支花文化的融合來提升產品的整體實用性功能和用戶的滿意度。以冀東三支花文化為設計起點和展示形式,把日常餐具與傳統文化相融合,設計出以冀東三支花為文化背景的文創餐具,對冀東三支花文化的再傳承和延續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 傳統文化在餐具設計中的表現
餐具文化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交流形式和文化傳承渠道。餐具的設計永遠無法擺脫“吃”這個實用性主題,所以在設計餐具的過程中一切都要圍繞實用功能進行。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不斷追尋著情感層面和文化內涵層面的體驗。就目前而言,在餐具的設計中若沒有豐富語義學設計手法和文化內涵的表現,“情感化”共鳴和創新性發展就不會達到用戶的預期,就無法實現餐具文創產品的實際效果目標。傳統文化在與餐具設計的結合過程中,要以有機結合為重要設計標準,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規、生搬硬套。自古美食和美器就是相互適應的統一整體,它們彼此互相映襯。中國傳統文化在餐具設計中的體現也是如此,利用餐具的功能性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簡約主義、情感主義等文化藝術手法相滲透,達到色、質、情、韻等方面的和諧統一。
2 現代餐具設計的發展現狀
2.1 現代餐具的實用性體現
餐具是人們進食的必需工具,即使是在生活狀況和生存條件非常落后的原始社會及奴隸制社會,人們也在想方設法地制作和發明簡易的進食器皿以方便攝取食物。到現在,所有的餐具設計基本都是圍繞著實用性這個設計主旨展開和深入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基本解決功能實用性的基礎上,愈來愈多的文化傳播和交織逐漸影響著餐具的設計理念。但是無論設計方法和表現形式如何變換,餐具的終極功能不會改變,改變的則是如何更方便人們使用餐具,如何更有利于人們攝取食物,這其實就是在提升餐具的實用性和人性化的功能。由此可見,實用性在現代的餐具設計中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
2.2 現代餐具的藝術感體現
現代餐具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豐富多彩,從藝術取材角度講,可分為具象化取材和抽象化取材兩種。具象化取材多以人物、動植物為主要的取材方向,例如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等陶瓷餐具就是這一藝術手法的代表。而抽象化取材恰恰相反,它減少了紛繁復雜和飽滿奢華的圖案,而是利用簡單的點、線、面構成來完成藝術的表現。這些簡單的圖形創意和構成通過合理設計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和情感層面的共鳴。所以,藝術感在現代餐具設計中必不可少。
2.3 現代餐具的文化感體現
文化的差異性也是餐具設計的一大影響因素。例如,成都是全球最大的大熊貓棲息地,在此地設計生產的餐具很多以大熊貓的造型和色彩搭配為主體和文化元素的提取對象。比如,唐山的曹妃甸河豚小鎮的餐具就以河豚這個當地特色文化作為設計元素進行取材的,根據河豚的造型和不同姿態,設計出不同形態的餐具。文化感在餐具的設計中起到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關鍵作用,然而合理地運用文化進行設計也是餐具設計的一個重要發展指引方向。
3 冀東三支花文化在餐具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以下將從三個方面將冀東三支花文化和餐具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并達到建議性目的和實踐要求:首先,通過利用具象和抽象的手法對冀東三支花文化中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進行造型的提取和重塑;其次,通過捕捉冀東三支花中的傳統文化圖樣進行圖案的再整合和再塑造,以達到傳統文化和餐具設計的完美融合;最后運用重復和似而不同的設計方法,形成整套餐具的設計體系,完成冀東三支花傳統文化和成系列餐具的設計結合,已達到此文創產品的實際藝術和實用性效果。
3.1 以餐具造型展現冀東三支花文化
在設計的過程中,運用結構美和形態美進行取材,將評劇和樂亭大鼓中的結構元素進行整合,設計出冀東三支花文創餐具的基本形態和造型。評劇中的每件樂器都是評劇的一個“子細胞”,它們之間默契的配合才能創造出這一經久不衰的藝術形式。為了能讓大眾更多地了解并走進評劇,更好地宣傳和傳承冀東三支花文化,我們在設計中提取了評劇中鑼和鼓槌的造型,利用Rhino軟件進行模型的初步評估和建立,再利用keyshot軟件進行了局部的渲染和色彩的比對,目的是增強餐具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大眾所接受。我們提取了樂亭大鼓整體的鼓面形態,突出了樂亭大鼓的獨特的文化內涵,設計出端莊、氣勢磅礴并厚重的樂亭大鼓具象造型餐具。目的是讓用戶在使用和觀賞的過程中能夠時刻并深刻地領悟到冀東三支花文化,如圖1所示。
3.2 冀東三支花文化元素圖案再整合
我們在設計中努力發掘冀東三支花中的圖案和紋飾。在皮影中,可以找出許多的色彩搭配案例和提取素材,并根據其中的典型紋飾進行了設計的再整合,將原型元素經過具象化的分析得到了初步的皮影造型和圖案的設計元素。在這期間通過合理的色彩嘗試和圖形創意進行了設計改進,設計出符合大多數人審美的餐具紋飾,被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領域的人士所接受。通過提取評劇中經典的圖案和樂亭大鼓中的典型紋飾,將它們進行整合和造型的磨合,以及色彩的重新調配,設計出具有冀東三支花文化特色的圖案和抽象造型。以上設計操作均通過Adobe illustrator標準矢量插畫軟件和Adobe Photoshop平面繪圖軟件完成。
3.2.1 針對皮影的插圖圖案設計
在冀東三支花文化中,皮影可謂是人人皆知的傳統文化。唐山地區的皮影歷史悠久,展示著冀東地區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沖刷,這里的人們已經形成了新的皮影藝術觀,嘗試著采取新的方式展示皮影的表演形式和藝術價值。能否通過皮影表演或皮影文化的再設計來實現文化的創新?餐具是人們每日必不可少的飲食工具,并且人們時刻關注著餐具的使用性能和藝術性,所以可以通過對冀東三支花文化中的皮影文化進行插畫處理,提取其中的色彩搭配和點線面的結構搭配,設計出符合冀東地域文化的圖樣為人們所接納,如圖2所示。
3.2.2 針對樂亭大鼓整體圖案的設計
在冀東三支花文化中,樂亭大鼓的知名度也很高,并且能夠在中華傳統文化之林占據一席之地。樂亭大鼓具有其獨特的特點,鼓面扁平并且邊緣非常圓潤,給人一種親切感和溫存感,利用樂亭大鼓的整體造型設計餐具上的圖案與紋樣,非常恰當合適。樂亭大鼓的造型可以具象成餐具的造型,通過對樂亭大鼓形狀、色彩和材質等的把握,設計出別具風格的冀東三支花文化圖案,做到美食和美器的完美結合,助力冀東三支花傳統文化傳承和延續。
3.3 用重復和似而不同的手法做設計
在設計手法中,重復的設計方法給人一種撥開迷霧又見日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并且時刻提醒著人們藝術價值是永無止境的。重復設計最鮮明的例子莫過于俄羅斯套娃,它增進了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達到了與用戶精神層面的共鳴。將重復的設計手法運用到冀東三支花的文創餐具設計中,就是將冀東三支花中的三個文化元素各做成三套系列的餐具,它們分別代表著皮影文化、評劇文化以及樂亭大鼓文化。通過前面提取造型的方法,將樂亭大鼓的形態運用在餐具的造型上,根據造型的設計達到似而不同,再通過簡單的設計疊加,復制出大小不同、尺寸合理的成系列餐具,然而各餐具之間也有聯系和不同,不同的尺寸和大小有著不同的用途。似而不同就是在重復的基礎上區別了每個單元的微小差別,并且通過這些細微的差別來表現出設計美。此套冀東三支花文創餐具的設計始終秉持著這種觀念,并且合理地加以運用,這不但能給用戶一種神秘感和好奇感,更能使冀東三支花這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和被現代大眾所接受和欣賞,設計造型如圖3所示。
4 總結
本文通過論述冀東三支花文化和現代餐具文化各自的特點,提出了將二者相融合的設計方案,旨在推動冀東三支花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并找到合理的載體進行展示;還可以為現在的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建議,使冀東三支花文化繼續傳承而永不衰敗。設計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冀東三支花文創餐具設計將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和藝術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王朝陽,曹健,趙鴻雁. “冀東三支花特色資源庫”建設與推廣[J].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5):53-57.
[2]賈倩.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設計[J]. 科技資訊,2019,17(3):235-236.
[3]王夢瑩. 地域性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J].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33(6):80-83.
[4]趙爭強. 情趣化設計在現代餐具中的表現形式探究[J]. 工業設計,2021(12):85-87.
[5]孫斌. 陶瓷文創產品開發的藝術性再探[J]. 美術大觀,2021(3):134-136.
[6]任可心,王亞韶. 裝飾圖式在陶瓷餐具中的設計原則及創新研究[J]. 設計,2022,35(1):136-139.
[7]周至禹. 思維與設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8]羅睿. 傳統工藝對當今文創發展的影響探究[J]. 今古文創,2022(11):68-70.
[9]馮石崗,劉玲玉. 唐山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選擇[J]. 唐山學院學報,2018,31(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