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賽君 夏愛燕
(昌邑市人民醫院 山東 昌邑 261300)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于某院眼科行手術治療的83例老年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1)和觀察組(n=42),入組病例中,對照組男15例,女26例,年齡60~81歲,平均68.65±2.26歲。觀察組男19例,女23例,年齡61~84歲,平均68.28±2.44歲。兩組資料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引導患者完善各項檢查、熟悉病房及手術室環境,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告知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項,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疑問等。
觀察組行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術前心理護理干預
手術前一天,向患者發放科室自制的圍手術期宣傳教育漫畫書。還可以通過一對一的宣傳教育和觀看視頻,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手術過程、步驟和注意事項,使患者建立對疾病和手術過程的認知;根據患者的專業和文化背景,介紹手術配合事宜,獲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對于一些需要采取特殊姿勢的患者,可以通過圖片顯示提前指導患者的訓練;詢問患者喜歡的音樂類型,向患者解釋音樂治療的步驟和功能,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引導患者積極陳述內心想法,對合法想法給予肯定、鼓勵和支持,及時糾正不當想法;科學指出患者的非理性情緒和行為,引導患者一起分析,逐一指出問題,使患者意識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導患者進行認知干預,激發患者的自我承諾意識,并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促進患者有新的合理信念;為患者組織講座,并親自講述成功案例,以促進患者積極響應治療。
1.2.2術中心理護理干預
陪同患者進入手術室,告知患者全程陪同,引導患者熟悉手術室環境,消除陌生感和緊張感;再次強調手術注意事項,引導患者擺位;詢問患者是否需要播放音樂,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播放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消毒、鋪毛巾后,引導患者完成張口呼吸練習,并在手術過程中與醫生密切配合;如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有窒息感或強烈疼痛感,可引導患者再次進行張口呼吸練習;定期詢問患者的感受,理解他們的想法,并給予支持、肯定和鼓勵。
1.2.3術后心理護理干預
手術結束后,患者被護送回病房,對患者的手術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并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引導患者采取適當的休息姿勢,詳細詢問患者的感受,陪伴患者;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傾聽患者的聲音,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通過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和視頻,可以提示患者轉移注意力,與患者交流感興趣的話題,從而促進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由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利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利用百分比(%)進行代表,P<0.05說明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
護理后7d,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疼痛程度及睡眠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后7d,觀察組患者的VAS、PSQI及IS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眼科手術是治療眼科疾病、改善患者眼功能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然而,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由于對疾病知識的缺乏了解,加上身體功能的退化、免疫功能的降低和對手術的耐受性的降低,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緊張、焦慮、急躁等,對患者術后康復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應結合老年患者的情緒特點,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加強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穩定患者的心理狀態。研究發現,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也是促進患者心理狀態改善的重要環節之一。以往采用常規心理干預方法引導患者采取適當的情緒宣泄方法,護士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溝通,針對性心理咨詢等措施主要針對患者實施。雖然可以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態,但仍有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仍然無法認同手術內容和護理內容,削弱了心理護理措施的干預效果,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復。因此,有必要采取適當有效的心理護理方法,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心理護理干預是一種新的心理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注重心理層面,為患者提供優質舒適的心理咨詢,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需求,促進患者調整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促進患者在對待疾病治療時保持積極的態度,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整體護理滿意度較高,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PSQI評分和ISI評分較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較高,提示臨床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睡眠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減少術后疼痛,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分析原因。心理護理干預以音樂治療和人文關懷為主要護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手術配合的依從性。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漫畫,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漫畫的形式可以使嚴謹的醫學知識更加有趣和流行,提高患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減少陌生感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同時,心理護理干預在術前、術中、術后給予患者音樂治療,不僅能給患者一種美好的享受,而且能通過生理、心理效應影響患者的身體、心理和行為。音樂療法的應用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焦慮和焦慮等負面情緒,讓患者沉浸在音樂中,轉移注意力,提高生活質量。此外,心理護理干預可以通過指導患者進行張口呼吸訓練,降低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從而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進而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從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眼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消除不良情緒,減少術后疼痛,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