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波
(朝陽縣城鄉規劃局,遼寧 朝陽 122629)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階段來說,建筑設備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工程建設質量,對施工效率產生直接影響。若想切實提升工程建設質量與效率,必須要落實好建筑設備管理。現階段,有部分建筑單位難以認識到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這項工作上的投入存在極大欠缺,無法發揮出各式機械設備的真正功能。基于此,應當進一步加強相關工作建設,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與體系來推進設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與標準化,執行全過程設備管理。
對于建筑單位而言,機械設備是開展工程建設工作的重要物資基礎,施工機械化程度將與工程建設效率及質量直接掛鉤。提升機械化程度,能幫助企業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有效節約勞動力及施工成本,并保障施工效率與進度,獲得更高經濟效益,這是企業能夠得以長遠化、穩定化發展的基礎。基于此,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達成機械設備合理配置,落實好設備管理工作,將施工主動權緊握在自己手中,為企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客觀而言,科學合理的機械設備配置與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能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能防止因機械設備匱乏而導致的停工問題,滿足施工所需。有效的設備管理能促使建筑設備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有效縮短施工周期,推動施工進度,降低成本投入并獲得更高利潤。針對項目工程的具體情況,所需使用的設備種類各不相同。現階段有諸多設備于控制、液壓傳動以及機械運動中采用了新的技術與工藝,這些設備對日常管理與維護工作的要求更高。新時期的各建筑企業必須認識到強化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引入現代管理技術,執行規范性、高效化的設備管理模式,從而保障建筑設備得以穩定運行,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設備運行與管理成本。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作業的復雜性,所需投入的機械設備種類諸多,且若施工過程中產生設備故障,將造成施工進度延誤,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由此,應當針對工程實際建設所需,分析施工作業中所使用到的機械設備特點,并達成設備合理配置,在產生設備故障時及時予以更替,防止工程延誤。而現階段,大多建筑單位都將單一的機械設備長期投入使用,未能做好設備管理預算,因而導致設備可調配性過差。一些機械設備長期超負荷運作,加之缺乏有效管理與維護,產生故障的概率逐步增加,且維修費用相對較高。而有部分設備卻長期處在閑置狀態,利用率極為低下,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目前,大多建筑施工企業都將工作重心放置在對施工工藝的提升上,對于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其往往將設備管理和物資管理視作共體,針對設備管理與維修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較低,時間較短,因而使得整體管理隊伍的專業水準較低。由于資金與技術投入較低,大多企業仍在以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來執行設備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其工作規范性與實效性都嚴重缺失。由于未能在設備管理工作中進行準確的資金預算規劃,極易導致此方面產生資金短板,不僅管理人員素養及專業技術方面達不到標準,還會因資金匱乏而導致設備改進與更新緩慢,往往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引入新技術與設備,從而使得整體機械設備建設水平低下。
對于設備管理工作而言,科學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工作規范性的關鍵,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大多建筑施工單位都存在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其內部機構建設以及各級人員職責分工尚不明確,工作中缺乏完備的制度參照,這就使得相關人員的工作行為過于隨意,科學性與統一性嚴重缺失。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設備及人員調動是極為頻繁的,各管理層需遵循實際狀況靈活變動,適當調整施工安排。但在此過程中,一些管理層往往認為機械設備管理屬于現場施工人員的職責之內,與管理部門間的聯系不大。這種錯誤傾向導致其對于設備的合理安排與調動關注度不高,企業內部存在盲目的管理機構簡化,設備管理部門的管理能力被不斷衰弱,其職能健全性不足,難以發揮出真正的管理作用,因而導致諸多設備管理制度難以得到落實。
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內部不具備完備的設備管理制度,如設備臺賬不齊全,未針對各種型號的設備建立相應技術資料與檔案等,因而難以有效地對全部機械設備展開系統化的管理,管理工作毫無規章可循。設備檔案管理信息的不健全、不規范極易導致企業資產無故流失。針對大型建筑項目,其所使用到的機械設備往往是以大型專用設備為主的,其重量與體積相對較大,專業技術含量較高,此類設備的價格亦十分昂貴。但有部分設備僅被運用于特定的環節中,其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特定施工環節完成后便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針對該類設備,若僅適用單一的管理方式,將難以將其真正作用發揮好,無法滿足機械設備多元化發展需求。同時,由于責任分配制度不健全,追責制度與績效考評制度不規范,相關人員不具備良好的工作積極性,存在盲目、隨意開展設備管理工作的現象。
考慮到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所使用機械設備的高專業性與復雜性,需要保障相關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達標,確保其能夠肩負起實際工作建設。但客觀分析,現階段大多建筑施工單位的人員專業水準都存在很大缺口,尤其在施工操作人員身上的表現更為突出。受設備操作人員專業水準限制,其往往難以規范使用機械設備。且由于上崗前未能及時進行相關操作技能培訓,其在管理與維護工作中的經驗尤為欠缺,無法樹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識,操作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機械操作與安全操作培訓的缺失,執行員工上崗后的操作規范度存在較大差異,難以形成統一的執行標準。一些設備操作人員甚至完全違背操作步驟,給設備管理造成極大障礙。而對于企業管理人員來說,其應當定期組織知識培訓,并依照實際工作所需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但各企業往往難以做好員工能力提升規劃,所開展的培訓活動不具備針對性,員工的整體操作水平始終處于較低層次。另外,設備管理人員在專業水準方面的表現也并不理想,無法深入一線指導工作,無法及時掌握先進管理技術與手段,專業知識儲備方面的薄弱性明晰,給設備管理工作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制約企業現代化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
現今仍有眾多建筑施工企業過度追求施工進度,被片面利益所蒙蔽,在施工過程中使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而忽略了設備維修及養護工作。這就使得設備的使用壽命不斷縮減,在小問題產生時未得到及時解決,因而釀成了更為嚴重的影響。這些設備長期處在高強度勞動中,直至無法正常運轉才進行維修,此時的維修所需成本便十分之高,既造成施工進度延誤,又使企業產生一筆大的成本支出。此外,大多設備管理維護人員所執行的管理方式都是單一性的,即操作人員僅負責操作,不關心設備的健康運作狀況,而檢修人員則更是將檢修與養護工作分開來談,長期未落實好養護工作。
此外,有部分企業為謀得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施工階段不斷地壓縮資金投入成本,不僅執行人員精簡化配置,在設備引入方面的投資也一再壓縮。這些企業長期未進行設備更新,往往采用租借或是改造現有設備的方式維系生產作業。但這種模式下的設備技術狀況過于陳舊,加大了日 常維護管理的難度,也使得維修成本不斷增長。無法及時展開設備更新換代,將使得企業施工技術力量不斷下降,機械化與自動化水平長期處于較低狀態,這是設備管理不到位的又一突出表現。
為避免建筑機械設備長期處在超負荷運作狀態下,防止維修、養護工作的落實不到位,需要將設備管理工作交由企業內部專門的機構負責,依據設備運作、維修、養護工作,設備運行狀態,以及人員操作等方面,需制訂出具體的考核標準,規范操作流程。需堅決執行崗位責任制度,依照機械設備的具體使用說明及相關規定,制定出完備的設備檢查制度。需定期或不定期地展開設備檢查,保障能夠及時將隱患排除。同時還需進一步提升設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推行具備高度實效性的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將其落實到各基層崗位。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機械設備都需嚴格落實定人、定機、定崗的“三定制度”,將使用、保養與維護等環節中的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上,保障“臺臺有人管,人人能專責”。對于輪班作業的機械設備,也需借助責任劃分來防止設備損壞事故發生。可建立交接班制度,保障施工正常開展。
應基于設備結構、性能差異,合理展開機械設備調配,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可遵循項目管理所需,對企業內部施工設備執行內部租賃制度,并執行項目劃片管理,使機械設備隨之變動。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應遵循項目施工所需展開設備調動,以主體管理為主,結合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制度,做好設備管理責任與義務的下達。
針對現階段的人才短缺問題,應當落實好人才引進及員工培訓工作,嚴格持證上崗。需落實好人才招聘工作,為企業引入更多專業技術人才,有效緩解現階段的人才緊缺問題。針對在職員工,應當落實好作業技能培訓及安全教育培訓。應保障培訓教育工作的計劃性、部署性與針對性,做好培訓考核。具體而言,一是需把握機械操作人員準入關,落實好上崗前的三級教育工作;二是編制完善的安全生產知識及操作規范手冊,為具體工作提供完備參照;三是引導機械設備管理人員樹立起良好的責任意識與學習意識,自覺投身于知識技能提升中;四是積極組織教育及考核活動,給予員工完備的成長空間。
各企業需要遵循國家及相關部門規定,將達到淘汰標準、超出使用年限、主要結構性能損傷的機械設備及時予以淘汰。針對與人身財產安全緊密相關的特種設備,需保障其具備專業檢測資質才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展開設備檢測。在平時需要落實好設備養護工作,不得直至設備損壞才進行更換,應做好潤滑油添加、雜物清除、老舊零件更替等工作。操作過程中若發現設備異常,需立即停止使用并上報給相關檢修部門。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各建筑施工企業需明晰,若想達成對機械設備的全過程管理,保障設備選型、配套、使用等各階段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應當及時引入計算機技術,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從而實現動態的機械設備管理。這能進一步擴大機械設備的使用范圍,在某一工程施工階段的機械設備閑置時,將其調用到另一工程施工作業中,減少因設備閑置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各企業需借助信息化的設備管理來及時展開信息傳輸,歸納、整理、分析設備信息,實現對機械設備的宏觀調劑。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的施工作業逐漸朝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機械設備在施工建設環節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若想進一步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質量,就必須落實好設備管理工作。目前,各建筑單位普遍存在設備配套不合理、資金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維修養護不到位的問題,無法將建筑設備的真正作用發揮好。基于此,需要科學規范地使用建筑設備,并落實好資金、技術方面的投入,以更為規范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工作實效性,推動建筑行業朝向優質的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