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曄(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傷骨四科)
肱骨遠端骨折在臨床外科中相對較為常見,骨折會破壞完整的骨骼,同時也會損傷神經、軟組織、韌帶等,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存在一定的難度。臨床上常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干預,但是由于肱骨遠端解剖結構相對復雜,因此手術難度較大,且術后容易出現不良并發癥,導致肘關節功能出現異常,效果相對不理想。如果采用康復訓練進行輔助,其效果會明顯變好。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肱骨遠端骨折康復訓練的方法以及好處。
(1)訓練上肢肌肉 為了避免患者患肢肌肉出現萎縮狀態,應對其上肢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指導患者做握拳動作、手指及腕關節動作等。讓其進行自主鍛煉,不但可以促使患者的患肢肌肉自主收縮,同時可以增強骨折兩端的軸向壓力,促使骨折在短時間內愈合。需要注意的是術后早期不可進行劇烈的肩關節運動,且訓練量需要控制好。
(2)訓練肩關節 指導患者做肩關節伸展、屈伸、旋轉等動作,以此來達到訓練肩關節促使其恢復的目的,肩關節屈伸運動主要是在保證肘關節位置固定的前提下對肩關節進行收縮。在骨折愈合后可進行肩關節環形運動以及拉單杠等運動,可以避免肩關節粘連的發生,并增加肌肉力量。
(3)訓練肘關節 指導患者在對肘關節進行屈曲、伸展訓練的同時,還應指導患者前臂進行旋前及旋后運動。前臂旋前主要是為了使患者的肩關節處于放松狀態,做該動作時患者應將體位調整為坐位,并屈肘前臂將其放于桌面。可以選擇一個長柄且相對較重的物品讓患者手持,指導其做傾倒、擺正活動,并逐漸加大關節活動。前臂旋后則與前臂旋前方向相反,對于訓練方法與前臂旋前相同。
(4)其他訓練 可以指導患者做反臂摸腰、舉臂摸頭等動作,更好地鍛煉患者的頸部、肩肘關節以及腰部等等部位,從而促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患者肱骨遠端骨折后,其患肢會處于休養狀態,從而在其治療后運動功能會出現一定的障礙性,且肌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因此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日常生活。康復鍛煉則是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對各關節進行主動或被動的康復訓練,以此來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促使各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主要是對肘關節、肩關節以及腕關節實施針對性康復訓練。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后不但可以促使患者患肢恢復正常運動,同時有效地避免了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不良癥狀出現,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術后1 天~3天極容易出現炎癥反應,引發水腫及出血等情況,而有效的肘功能鍛煉可以減少不良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術后4 天~20 天為機體纖維塑形階段,康復訓練可以促使患者功能的恢復,并避免關節內組織出現粘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