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崗,賈穎婕,馬衛東(陜西省農牧良種場 722203)
無抗養殖,簡單來說就是為了保護人類以及動物健康,生產出無抗生素殘留、安全營養畜產品的一種養殖模式。由于動物耐藥性可能經由食物鏈傳播,進而影響人類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推進畜牧業無抗養殖勢在必行,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研究以及具體應用也備受關注。但是從現狀來看,我國蛋雞無抗養殖事業相較于歐洲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飼養環境條件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防疫措施相對落后,目前亟待加強該技術的宣傳推廣,充分運用技術優勢,從根本上解決蛋雞養殖過程中的抗生素殘留問題,提升養殖水平,降低疾病發病率,保證雞產品的食品安全。
蛋雞養殖場建設前應做好科學選址工作,運用天然隔離帶條件,借助自然隔離條件為蛋雞無抗養殖工作順利開展創造優勢,減少細菌污染,防止由于外來病原體侵入和感染誘發疾病。雞場經營者應重視規劃設計,保證雞場設計具有可行性,便于執行生物安全措施,更好地滿足消毒衛生以及飼養管理需要,依據養殖規模等實際情況,按照無抗養殖標準合理布局,便利開展消毒、通風、飼喂等各項工作。
由于蛋品需求的不斷增加,蛋雞養殖業取得快速發展,養殖場的蛋雞數量和密度不斷增加,導致了蛋雞環境條件的惡化以及雞舍內空氣質量的惡化。合理控制蛋雞養殖密度是降低疾病發生概率的有效措施,在蛋雞養殖和生產中不能盲目追求養殖數量,經過合理的控制密度提供良好的養殖環境可以有效發揮蛋雞的生產性能,避免病害的發生,提高蛋雞養殖的經濟效益。當蛋雞疾病的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時,抗生素的使用將大大減少。在規?;半u養殖中,對蛋雞種群進行免疫防控工作和嚴格的免疫接種工作,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在實際蛋雞養殖中,養殖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蛋雞群體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控制程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疫苗,確保蛋雞群體得到良好的免疫控制。要盡快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避免群體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做好基礎免疫,提高蛋雞的免疫能力。接種疫苗并非萬無一失。養殖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對蛋雞品種和飼養環境的調查,全面制定科學合理的養殖管理措施,制定長期免疫防控程序,避免蛋雞養殖中傳染病的發生。
首先,針對蛋雞飲水安全,做好病原體控制工作,預防毒素或者細菌通過飲水被雞群攝入,減少雞群消化道疾病出現幾率。其次,針對蛋雞飼料安全,保證飼料無霉菌毒素、無抗生素添加、無病原體污染、無有毒性物質,此外,飼料營養全價,配方穩定性,飼料添加的酸制劑、酶制劑、微生態制劑和脫霉劑等均在合理范圍內,滿足其控制原料標準。需注意的是,養殖場在飼料滅菌產品的應用上要做到合理、謹慎。
1.4.1 0~6周齡的蛋雞育雛期
通過中草藥和竹炭吸附技術落實預防保健措施,避免由于沙門氏菌病導致雞群發生白痢疫情,減少發生呼吸系統感染、副傷寒以及傷寒的可能性。
1.4.2 7~18周齡的蛋雞育成期
注意黃粉蟲的補充飼喂,避免蛋雞營養不良。合理使用復合微生態制劑,結合動物益生菌保健技術的應用,避免蛋雞發生呼吸系統感染和大腸桿菌病,保證蛋雞正常發育以及健康成長。這一階段常見的中草藥有陳皮、黃芪、當歸、茯苓等,在飼料內均勻拌入已細磨呈粉狀中草藥,促使中草藥效用充分發揮,不斷提升雞群抗病力和免疫力,達到保健與預防目的。
1.4.3 19周齡后的蛋雞產蛋期
這一階段蛋雞常見輸卵管發炎方面的疾病,為了預防該病,可提取動物溶菌酶和抗菌肽,配合中草藥調理,一般可達到良好的疾病預防效果。
首先,養雞場做好蛋雞基礎免疫工作,按時接種疫苗,提升雞群高特異性抗病力,促使雞群形成有效抗體。由于各地疫情、季節變化、飼養條件具有差異性,因此免疫程序應綜合多方因素加以科學制定,保證程序周全合理,選擇與地方流行病相適應的疫苗,配合重點病預防工作,把握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這一重點疾病加強免疫監管力度,減少該病造成的損害。其次,應盡量減少應激,一旦改變飼養環境條件,雞群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對其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難以保證疫苗免疫效果,所以需多路徑、多方式提升蛋雞免疫機能,減少應激反應,在具體實施時可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等常見免疫增強劑。
蛋雞養殖過程難免產生糞污糞便,想要有效實施無抗養殖技術,就要做好糞污糞便的處理工作,減少污染,避免引起細菌滋生,采取無公害處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糞污和糞便造成的污染。
出現蛋雞雞群疫病后,涉及到該淘汰的蛋雞應實事求是將實際情況詳實上報有關部門,不可隱瞞疫情,嚴格按照掩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標準執行蛋雞淘汰工作。養殖場制定并實施巡查機制、評估機制,飼養人員根據規章制度按時完成雞群視察等工作,將信息及時反饋給經營者或者有關部門,完善雞場獸藥使用檔案,不斷提升用藥合理性和無抗化。
養雞場針對飼養人員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體檢和培訓,使其學習先進、科學的無抗養殖技術,革新養殖理念,避免發生人畜共患病。條件允許情況下,規?;B雞場應設置實驗室,采取實驗室技術檢查雞群健康情況,為飼養管理和無抗養殖提供動態的可靠依據。
蛋雞養殖主要通過蛋雞飲水疾病防治技術,飲水是蛋雞養殖的基礎工作,良好的水質是保護蛋雞正常生理代謝的基礎,在蛋雞養殖中通過在水禽養殖管理中添加抗生素,以減少病害的發生。蛋雞非抗性培養技術可以通過在飲用水中添加中草藥提高蛋雞免疫能力,改善蛋雞健康狀況。研究發現,大量中草藥對致病菌有良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如在蛋雞飲水中添加黃連、板藍根、金銀花等中草藥,可有效殺滅蛋雞體內的大部分致病菌,提高蛋雞機體的免疫功能。結果表明,微量元素對蛋雞的體況和生產性能有重要影響。通過在蛋雞飲水中添加微量元素,提高蛋雞的抗應激能力,保證蛋雞免疫功能的正常發育。
在不使用任何抗生素進行蛋雞養殖時,應根據蛋雞特點選擇合理的養殖技術方案,如科學選址建場、合理設計,提升雞場的生物安全防范,注重日常的飲水和飼料安全,把控蛋雞不同生長階段的關鍵技術,定期接種疫苗,減少應激反應,無公害處理糞污糞便,及時淘汰病雞等,通過以上這一系列的具體措施,進行蛋雞的科學無抗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