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芳
(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龍虎鄉水產畜牧獸醫站 542513)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逐漸追求安全、健康的食品。生活中離不開肉類產品,尤其是豬肉,所以人們對于生豬的飼養管理更加重視,希望能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更好的飼養管理水平也能夠給養殖場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育肥階段就顯得很重要。育肥階段通常分為前期和后期,前期和后期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也有所差別,所以為了保證生豬的生產性能,我們必須做到精細化管理;有效的疾病預防和治療,也是生豬生產性能發揮的關鍵因素。
一般體重在30~60kg時認為是育肥前期,這時生豬剛從保育欄舍轉出,處于快速發育期,機體組織和器官發育還不夠完善,胃腸道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能力較低。這個階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長,脂肪的沉積相對較慢[1]。
體重在60kg以上認為是育肥后期,此時機體各項機能發育基本完全,消化能力也顯著提高,飼料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對于飼養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這個階段需要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滿足生豬的營養需要,有助于其快速生長和脂肪的沉積。
生豬育肥階段飼養非常關鍵,直接影響養殖場經濟效益。養殖場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通過提高育肥豬的生長速度、飼料效率和瘦肉率來實現,只有全面了解育肥豬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物質需要量,才能提高飼料效率,從而促進生豬快速生長,滿足市場需求。育肥階段飼料中蛋白質、能量、鈣、磷、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合理供給,因為在這個階段生豬骨骼、肌肉等組織快速生長,必須供給營養豐富的配合飼料來滿足豬快速生長的需求[2]。
育肥豬應該科學、合理、規范的進行管理,包括飼喂的時間、飼喂量以及飼喂次數等,制定嚴格的管理標準,不能隨意更換,避免生豬應激,造成經濟損失。育肥前期一天飼喂4~5次,育肥后期每天飼喂3次,保證育肥豬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盡量減少活動,尤其是夏季。避免夏季在最熱的時間飼喂,有利于體重增加。每天飼喂間隔盡量保持一致,每次飼喂適量。飼喂的次數要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的飼料有所調整,夏季白晝時間較長,為了保證育肥豬充足采食,白天增加1次飼喂,而冬季黑夜的時間較長,可以在夜間增加一次飼喂。為了減少勞動力,也可以采用自由采食法。為了保證豬群有足夠的運動量,必須嚴格控制飼養密度。一般體重在15~60kg的育肥豬所占面積為0.8~1m2,60kg以上的育肥豬所占面積為1.0~1.2m2。每個豬圈頭數以10~20頭為宜,飼養密度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進行調整。在冬季,每欄可多放1~2頭豬,避免豬舍過熱;在夏季,每攔可減少1~2頭,這樣有助于豬群防寒保暖。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冬春季最好給溫水。還要堅持嚴格的全進全出,堅持空欄、清洗和消毒制度。
豬舍環境衛生與疫病有很大的關系,要想疫病遠離,豬舍必須保持清潔。豬舍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圈舍干燥,勤清圈舍糞便,保證豬群生活環境適宜。研究發現,育肥前期的適宜溫度范圍:體重60kg以前18℃~22℃;60~90kg17℃~21℃;90kg以上16℃~20℃,濕度控制在50%左右。溫度過高,育肥豬就會煩躁不安、氣喘、不愿進食。溫度過低會導致育肥豬日增重減慢,飼料利用率下降。為保證豬舍內空氣質量,應合理控制通風換氣,避免豬舍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有毒有害氣體超標。研究表明光照強度、時間能夠影響育肥豬體脂沉積,強光長時間照射會導致育肥豬胴體品質下降,若光照不足則會導致脂肪沉積增加,使得育肥豬胴體過肥,瘦肉率降低,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光照。從仔豬開始引導定點大小便。豬一般會尋找潮濕的地方進行排糞,可以人為的在一個角落噴水,引導豬群在固定的位置排糞。也可以通過將糞鏟到預定的地點,這樣引導幾次,豬群基本就能定點排糞了。豬舍需要定期消毒,一般1周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同時提高圈舍外圍的綠化水平。嚴格按照衛生消毒制度執行。規模化豬場設施比較先進,消毒、打掃更方便;但是散戶養殖條件較差,所以必須經常打掃、消毒,才能保證圈舍衛生達標。對圈舍頂棚、內外墻、通道等也應該定期消毒,減少環境中細菌、蟲卵等。
育肥豬的疾病問題是阻礙其生產性能發揮的關鍵因素,育肥階段生長速度很快,各種疫病也隨之而來,比較多發的有寄生蟲病、代謝病、中毒病等,所以每個養豬場應該結合實際,制定疾病防治制度和措施。
做好免疫接種。真實掌握免疫情況,沒有達到保護要求的豬及時進行疫苗補防;對于季節性傳染病,應該提前一個月進行免疫接種,做好預防措施。偽狂犬疫苗3日齡滴鼻,56日齡第二次免疫;支原體肺炎疫苗7日齡第一次免疫,21日齡第二次免疫;豬瘟疫苗28日齡第一次免疫,63日齡第二次免疫;口蹄疫疫苗49日齡第一次免疫,70日齡第二次免疫;圓環、藍耳疫苗14日齡左右各一針。
定期對豬群進行藥物驅蟲。寄生蟲病對育肥豬危害很大,嚴重阻礙了其生長發育。除了胃腸道寄生蟲外,還有豬囊蟲病、弓形體病等。目前,很多寄生蟲病沒有有效疫苗,只能通過藥物進行驅蟲和預防。可以通過使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藥物進行育肥豬機體內寄生蟲的驅除,還可以通過使用阿苯達唑和吡喹酮驅除絳蟲和吸蟲等寄生蟲[3]。對豬的糞便進行堆積發酵,產生大量熱來殺滅蟲卵。
加強飼養管理也可以預防一些普通疾病。如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癥、維生素缺乏癥、霉菌中毒病等都可以通過飼喂全價配合飼料來預防。所以飼喂全價配合飼料、保持圈舍衛生清潔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傳染病也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藥物來預防。
在養豬生產中,飼養管理技術直接決定了豬場效益的高低,尤其是育肥豬。可以說育肥豬是現代養豬場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做好育肥豬的飼養管理工作是養豬生產中的重中之重。飼養育肥豬應根據豬的品種、所處生長環境以及生長發育規律,采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達到快速育肥的效果。疫苗免疫和驅蟲是減少疾病發生的有效方法,豬場要嚴格執行當地的豬病免疫接種程序和規范要求,按時完成藍耳病、豬瘟、口蹄疫等常見豬傳染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定期驅蟲工作。同時注意圈舍的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增強豬病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