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莉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農牧水利綜合服務中心 810499)
母羊養殖中,由于受到飼養管理、環境、應激、微生物入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乳房炎呈現出高發趨勢。羊乳房炎也被稱之為乳癰,病羊會出現明顯的乳房紅腫、發熱等癥狀,養殖人員要密切留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減少損失。
健康母羊感染細菌、支原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情況下,極易導致乳房炎疾病的發生。臨床上,90%羊乳房炎是由于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因素所導致的。同時,大腸桿菌、溶血性巴氏桿菌等亦是重要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后,會通過乳頭的輸乳孔侵入乳管侵入乳腺組織誘發乳房炎[1]。
母羊產后擠奶時,如操作不當,粗暴擠奶,極易導致乳頭、乳房損傷,進而引發感染。同時,圈舍內有一些尖銳硬物,劃傷母羊乳房后,會導致病原菌入侵并大量繁殖,最終導致乳房炎疾病的發生。
飼養管理時,糞污處理不及時,衛生清潔不到位,忽視消毒工作,導致細菌病毒大量滋生,增加乳房炎發病率。喂料時,所喂食的飼料應用單一,適口性不佳,甚至喂食一些發霉變質的飼料,抵抗力下降進而誘發乳房炎。擠奶時擠奶不凈,每次殘留乳汁,會增加乳房炎發病率。病羊隔離治療不及時,環境被污染,易于威脅其他健康羊。
如:遺傳因素,母體如患有乳房炎疾病,其后代發病率明顯升高;應激因素,母羊產后圈舍嘈雜,環境陰暗潮濕,光照通風不良,防寒保暖不及時,均會誘發乳房炎疾病;泌乳量越大、年齡越大,則乳房炎發病率越高。
最急性型乳房炎大多突然發病,癥狀嚴重,乳房紅腫明顯,發熱,觸摸有痛感,病羊體溫升高至41℃以上,精神狀態不佳,停止進食,日漸消瘦,停止哺乳,泌乳量減少,甚至有停止泌乳。
病羊乳房腫大,皮膚潮紅,觸摸乳房部位有熱感,體溫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泌乳量減少,乳汁呈黃褐色,有的呈黃白色,甚至有的為血乳,乳汁中有一些凝乳塊,病癥持續數天后大多轉為慢性乳房炎。
慢性型乳房大多是由急性型轉變而來的,病羊大多反復發病,乳汁質量下降,有凝乳塊,泌乳減少,羊奶沉淀后上層呈水樣狀,下層呈乳汁狀。乳房有硬塊,乳頭形成堅硬絮狀物,慢性病例病程持續時間為數月甚至更久。
首先,熱敷擠奶,準備新鮮竹葉10片加入5000mL水煎熬1h后倒入桶內備用,然后保定患病母羊,使用毛巾蘸竹葉水熱敷乳房,熱敷時間為30min左右,乳房軟化后將乳房內殘留的乳汁擠出,反復操作幾次,直至全部擠干凈為止,每天熱敷擠奶1次,連續3d即可。
其次,內服中藥,取青皮10g、生甘草10g、益母草10g、當歸10g、川穹10g、黃岑15g、陳皮15g、生梔子15g、柴胡15g、皂角刺 15g、金銀花20g、連翹20g、花粉20g、牛蒡子20g、栝蔞40g,將上述中草藥研磨成粉末狀后加入適量開水沖調溫服,每天1次,連續服用3d;亦可取甘草10g、黃岑20g、木通20g、陳皮20g、王不留行20g、紫花地丁30g、連翹30g、金銀花30g、蒲公英4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去渣溫服,每天1次,連服3d即可。
最后,外敷中藥,取適量芒硝搗碎,加入適量水調制成糊狀,外敷于病羊的乳房患處,早晚各1次,連敷3d即可[2]。
首先,靜脈全身用藥,靜脈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青霉素80萬IU+鏈霉素20萬IU,每天1次,連續用藥3d。
其次,局部用藥,對患病母羊乳房基部分點注射0.5%鹽酸普魯卡因3mL+青霉素80萬IU,或者亦可注射乳酸丙沙星2mL,每天1次,連續用藥3d。
最后,溫敷療法,針對乳房部位持續腫脹、發燙的羊,可輔以溫敷療法,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炎性產物消散。準備10%魚石脂溶液100mL,加熱至40℃左右,然后浸入毛巾蘸取藥液并溫敷于病羊乳房位置,反復數次,持續溫敷半小時,每天3次。
2021年4月份,我鎮蔡某家的羊養殖場中有1頭母羊產羔,產后2d出現乳房腫脹,發燙,拒絕哺乳等現象,養殖戶自己使用青霉素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隨即電話要約求診。對病羊進行實際檢查發現,病羊精神狀態不佳,不愿進食,不愿行走,身體消瘦,乳房異常腫脹,有硬塊,觸摸后病羊發出哀嚎并拒絕觸摸,體溫為41.5℃,病羊后肢站立張開,乳汁中有凝乳塊,顏色為黃白色。結合病羊臨床癥狀表現,診斷為急性乳房炎,隨即采用上述中西結合方法治療。中醫內服中藥,取青皮10g、生甘草10g、益母草10g、當歸10g、川穹10g、黃岑15g、陳皮15g、生梔子15g、柴胡15g、皂角刺15g、金銀花20g、連翹20g、花粉20g、牛蒡子20g、栝蔞40g,將上述中草藥研磨成粉末狀后加入適量開水沖調溫服,每天1次,并外敷中藥,取適量芒硝搗碎,加入適量水調制成糊狀,外敷于病羊的乳房患處,早晚各1次;西醫靜脈全身用藥,靜脈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青霉素80萬IU+鏈霉素20萬IU,每天1次。綜合治療2d,病羊癥狀明顯緩解,繼續治療2d,病羊完全康復,1周后復診,無復發跡象。
羊養殖過程中,為降低乳房炎發病率,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飼養管理工作,保證飼料營養均衡,適口性好,定期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確保滿足羊群生長對于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發病率。要加強衛生清潔工作,及時清理糞便污水,定期消毒,輪換使用消毒藥物,如:過氧乙酸、氫氧化鈉等,對羊舍、地面、墻面、槽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有效殺滅細菌病毒,降低乳房炎發病率。要控制好飼養密度,避免過度擁擠,保證圈舍光照通風良好,及時做好防寒保暖避暑工作,營造舒適的生長環境,保證母羊健康生長[3]。
對母羊進行擠奶操作前,應做好衛生清潔工作,使用溫水擦拭羊乳房、乳頭并擦干,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擠奶后應使用酒精浸泡乳頭消毒,每次擠奶應擠干凈,避免出現殘留奶。在有患病羊,則要先擠健康羊,再擠患病羊,擠出的奶進行集中處理,禁止亂倒。擠奶時應確保操作規范,禁止上下用力擼,要做到均勻、溫柔擠奶。如使用機械擠奶,應密切留意擠奶狀況,避免空擠。
母羊干乳前最后一次將乳汁擠凈之后,應每個通過乳頭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油劑,有效降低干乳期乳房炎發病率。注射藥物前,應清潔消毒乳頭,注藥時將乳房平托,注藥后應輕輕按摩,促使藥物分散均勻。針對患病羊,應及時隔離診斷治療,加強護理,減少精飼料、多汁飼料喂食量,限制飲水,日常以喂食優質干草和流食為主,避免病情惡化致死,減少損失損失。
綜上所述,羊乳房炎高發背景下,積極做好診治工作尤為重要。通過分析羊乳房炎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并探討了該病的中西獸醫結合治療方法和預防對策,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旨在提高羊乳房炎治愈率,助推羊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