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穎
(保定市蓮池區農業農村局 071000)
養殖豬的過程需要有精細的管理和科學的技術作為支撐,但是目前大多數的養殖戶的養殖技術還是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階段,并且管理水平也不是十分先進和科學,這就導致在養殖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養殖戶進行的操作都是缺少規范性和合理性的。在當前個體養豬戶在進行養殖的過程中,通常很少有人對養豬的環境進行長期以及穩定的保持,并且也沒有按照固定的時間給養豬的環境進行清理和消毒。另外,很多養豬戶沒有請醫生來為豬進行疫苗接種的意識,導致豬的患病概率大大增加,并且一旦豬患病后也沒有針對豬患的病進行排查診斷和對癥下藥,以上這些種種行為都使得養豬戶的經濟損失很大。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養豬戶就必須要改變過去落后的傳統養豬觀念,積極學習最新最前沿的科學養殖技術和全面有效的管理方式,從而做到全面預防豬患病以及能及時排查到患病的豬,一旦沒有發現或者發現較晚,那么由于有些疾病具有傳染性,就會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從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要想讓豬群健康的生長從而保證豬肉是綠色健康的,那么進行疾病預防是十分重要的,預防的重點在于對豬本身以及豬所生長的環境進行充分的消毒,并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制度來規范消毒和預防的行為。在科學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下,養殖戶可以按照制度對豬以及豬所生長的環境進行消毒,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消毒,就會滋生各種各樣的病毒和細菌,從而導致豬的免疫力大大降低,很容易就會導致豬患病,并且一只豬患病后,由于細菌和病毒的繁殖速度快以及擴張速度快等原因,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整個豬群都患上疾病,進而導致養豬戶承受大量的經濟損失。因此建立科學的消毒防疫制度可以使養殖戶規范對豬生長環境進行消毒進而使得生長環境更加干凈整潔,為豬提供了健康的生存環境,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細菌的滋生。因此,養豬戶需要定期對豬生長的環境進行徹底地消毒,并且要做好記錄防止出現疏忽和遺漏。由于導致豬患病的細菌有很多種,并且這些細菌都有針對不同季節和氣候的暴發期,因此養豬戶要針對不同的季節和氣候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另外,養殖戶還要進一步做好疾病的防范措施,要考慮到豬患病后的應急處理方式,從而才能做到面對豬患病的時候可以有條不紊的開展疾病診斷和疾病治療工作,從而為豬的健康生長提供全面而又穩定的保障。
防疫制度作為預防豬患病的重要關鍵環節,養殖戶必須嚴格的按照制度的流程開展防疫和養殖工作,讓每一個環節都嚴格的遵循制度進行,充分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出現疏漏,這樣才能保證生產的產品是健康安全的,從而才能充分的保障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防疫制度應當包括以下幾點:分別是工作人員的流動、產品的銷售以及養殖工具的使用和產品安全的控制等。養殖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制度的要求開展養殖工作,在進出養殖場所時必須要換上消毒工作服,并且對養殖期間已經使用過的工具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清洗之后才能再次使用,并且非相關人員應該禁止隨意出入養殖場所,防止外界的各種因素造成對豬群的影響。
要想達到防疫的良好效果,不僅需要制定科學的消毒和防疫制度,還應當采用科學以及先進的管理手段實現對豬的飼養管理。預防豬發生疾病的有效措施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使用科學并且合理的飼養管理手段。使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手段不僅可以讓豬獲得充足的營養攝入,并且還可以十分高效的降低豬患上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在養殖戶對豬進行飼養時,要充分保證飼料的質量,質量差的飼料以及過期發霉以及變質的飼料都是禁止使用的,因為質量差的飼料采食后會導致身體不再健康,免疫力下降,而且這種飼料中的營養含量少以及營養價值低,盡管豬攝入了相當數量的飼料,但是營養的攝入量卻沒有達到指標,會導致豬的免疫力降低,增加患各種疾病的可能性。而在過期和變質的飼料中,已經出現了細菌的滋生,當豬攝入這樣的飼料之后,細菌就會被帶到豬的體內,使得豬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養殖戶還需要對飼料的攝入量進行嚴格的把控,既不能攝入太多的飼料,也不能攝入太少的飼料,要根據豬的不同生長時期攝入不同數量的飼料,而且季節以及氣候的變化對豬的體質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此時養殖人員還需要根據氣候和季節的變化適當地對豬飼料的攝入量進行調整。此外,豬每天都要保持相當程度的飲水量,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質的好壞對豬的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因此養豬戶要使用優質的水源提供給豬群,保證水源是干凈的無污染的,否則同樣會導致豬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在對產品進行售賣的過程中,對售賣場所的選擇也是飼養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養殖場要遠離豬屠宰場和畜產品銷售市場,這樣就可以防止外界豬群中隱藏的疾病以及細菌、病毒傳播到養殖場,從而預防流行病和傳染病的暴發。而對飼養設備和飼養工具的處理也是飼養管理科學化和標準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比如飼養槽這樣的設施,必須要定期殺菌和清洗,否則盡管飼料是健康無污染的,但是飼養槽有細菌污染,這就會導致飼料間接性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污染,因此定期對飼養槽進行殺菌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各種病菌在豬進食飼料的時候進入豬的身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豬患病的可能性。因此要想使養豬的產量提高,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飼養方法,使用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進行嚴格的飼養管理。
養豬戶在養豬的過程中,除了要對豬生長的環境和飼養的設備以及工具進行清理和消毒,還要考慮對豬本身進行消毒和清理。因為豬的體內很容易出現各種寄生蟲,寄生蟲寄生在豬的體內,吸收豬體內的營養,因此一旦豬體內出現寄生蟲并且沒有及時進行驅蟲處理,那么時間長久了以后豬就會出現消瘦、成長速度慢以及營養不良的情況,不僅導致豬肉缺乏影響,甚至人們在食用了有寄生蟲的豬肉之后寄生蟲還會進入到人的體內對人的身體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而且長期的營養不良還會進一步造成豬的免疫力下降,使得豬患病的風險大大提升。因此豬體內出現寄生蟲如果不及時進行驅蟲處理那么就會導致生產效率和質量下降,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必須要對驅蟲環節采取充分的重視,具體可以做到每個季度對每一只豬都進行一次徹底的驅蟲,根據豬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豬的驅蟲藥物,從而防止驅蟲藥物的副作用對豬的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當前階段,我國很多的養殖戶都缺乏先進的養殖手段以及合理科學的預防方案,這樣當發生疫病的時候養豬戶無法快速發現并拿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無疑對養殖業的發展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防疫站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并且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增加,而且防疫站的位置要距離養殖場地不遠,這樣可以使得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和專業人員及時檢查養殖豬群,幫助養殖戶快速發現豬群中是否存在流行病,并且也可以幫助養殖戶拿出科學專業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因此防疫站的擴增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還可以根據養殖場地的分布位置建立觀察點,這樣有助于實現對豬群疾病的盡早發現并盡早采取治療措施,使得疾病對豬群造成的影響大大減小,充分保障了豬群的健康生長。
這種病在豬群中的暴發率很高,作為一種常見的豬傳染病,這個病的感染對象以母豬居多,造成的危害是對母豬的生殖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發病后的主要表現是流產、以及產下的胎兒是死胎以及體制十分弱的胎,并且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發病的時候會出現短暫性的兩耳皮膚紫紺。針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這一常見的疾病,通過預防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的,因此日常的常規預防是不可缺少的,而藍耳病疫苗可以對該病產生很強的抵抗作用,因此需要定期給豬進行注射。平時對豬生長環境的消毒以及通風等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發現豬群中某只豬出現了這個病的相關表現癥狀,就不能排斥該豬患上此病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對其他豬造成傳染,就必須對該豬進行單獨隔離,進行積極的治療。如果在發現期間已經死亡,那么就必須及時做到無害化處理,對場地消毒進而抑制疫情的擴散。
豬的呼吸道傳染病在豬群中也是高暴發的疾病,其傳染能力很強,這種病被稱為豬氣喘病,該病屬于慢性的呼吸道疾病。一旦豬患上這種疾病,那么豬就出現咳嗽以及氣喘的情況。這種病使得豬的胸腔發生病變,其中對豬肺的影響是最大的,會導致豬的肺部發生病理性的改變。而一旦豬發生急性的氣喘病,那么肺部的主要表現為肺水腫以及肺氣腫。而慢性的病變則體現在肺部存在“蝦肉”狀的病變。這種病會導致豬的成長速度變慢,周期加長,并且對飼料中營養的攝入量和利用率都明顯降低,降低了豬的飼養效率。因此針對這種病的最有效做法就是禁止外來的野生豬進入到飼養場地,如果要新引入外來的豬就必須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檢查并且做好全身的消毒。避免該病的病原體進入到養殖場所中來。
在我國許多省份的養豬場所中都流行著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病原體是圓環病毒。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換上這種疾病的豬,那么時間長久以后這種病就會使得豬的皮膚損傷。盡管這種病的死亡率很低,但是卻有著十分高的發病率,并且治療的周期十分長。夏天和秋天是這種疾病暴發式增長的季節,對豬的發育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針對這種病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可以利用抗菌消炎藥控制繼發感染,防控的最好方法是做好預防。
在豬的養殖過程中,盡管豬發病是十分常見的現象,但是也一定要引起養殖戶的注意,否則就造成十分嚴重的生產損失。因此養殖戶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做好豬群的防疫工作,保持生產的豬肉產品是安全健康的,確保養豬產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