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杪秋
信用消費是指憑借個人信用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用于購買商品和消費服務的一種消費方式,也是個人與銀行協定有額度的提前透支的消費方式。在信用消費越來越盛行的當下,信用消費也引發了不少問題,同時引起了人們的爭議。
如今,信用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除了信用卡,眾多平臺App上的網絡信用消費選擇也深受歡迎,尤其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伴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信用消費的程序更加簡單化。信用消費帶來了便利和良好的消費體驗。因此,我方認為信用消費利大于弊。
提供了多元、便捷的消費方式,緩解了個人經濟壓力。在個人經濟緊張時期,選擇信用消費可以緩解暫時的經濟困難。信用消費的低門檻節省了程序上的成本,可分期償還的特點也會將償還壓力分解,從而減輕個人的經濟負擔。青年群體是信用消費的主力軍,他們有的沒有收入來源,有的收入不高,多數消費行為還依仗父母的支持,信用消費可以幫助他們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經濟自由,滿足他們必要的消費需求。
信用消費轉變消費方式,促進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ㄎ磥淼腻X享受現在,信用消費增強了人們的消費信心,結合自身的收入狀況進行信用消費,可滿足原先無法滿足的消費需求,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基礎上,提前享受精神需求。
促消費需求增加,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信用消費帶動了消費需求的擴大,消費需求又帶來了多元供給增加,不僅滿足人們的個性化消費,還能增加有效供給。
信用消費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來的產物,給人們的消費帶來新的可能性。于個人而言,既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可以提前享受,在滿足人們適時的消費需要的同時,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從信用卡到手機軟件的快捷支付,新型信用消費方式的出現,使消費者在安排消費支出上更加靈活機動,通過預支未來收入,實現當下消費愿望,這是消費觀從傳統轉向新型的具體表現,也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體現。
信用消費帶來的便利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信用消費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我方認為信用消費存在著風險,其弊大于利。
信用消費本質上是一種借貸消費,易增加經濟負擔。對于沒有穩定收入的年輕群體而言,在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信用消費反而會加重個人的經濟負擔。應清醒地看到,信用消費是與個人的征信相關聯,如果無法如期償還,將會影響到個人的征信,給今后的生活、工作帶來不便與不良影響。
信用消費易讓人養成過度追求享樂、貪慕虛榮的心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信用消費目前還偏年輕化,尤其是青年人,正處在個人發展成長完善的階段,信用消費這種超前消費方式,不僅容易讓他們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還會給他們完善人格、遵守道德、健康生活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危害嚴重。
信用消費引發不法網貸,成為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信用消費的盛行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為利用信用消費進行詐騙的行為提供了土壤,使不法網貸逐漸發展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大學生等青年群體是網貸的主要受害者,由于對相關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夠,無法準確辨別,再加之一部分人有不勞而獲的心理,很容易使其失去理智的判斷,從而上當受騙。近年來,深陷網貸泥淖的青年人不在少數,一部分人因此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一部分則選擇輕生來結束這一切……
種種跡象表明,信用消費帶來的弊端不容忽視。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還須完善。所以,對于信用消費,切記不可盲目樂觀。
總結陳詞
信用消費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信用消費的行列。因此,對待信用消費應保持理智,把握尺度。要從長遠看問題,三思而后行。信用消費的關鍵是,信用消費的人如何使用信用消費,如何擁有管理和掌控的能力,應讓它在人的正確駕馭下,發揮其真正的效用。當然,個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經濟情況,來選擇消費方式,合理、適度地利用信用消費,讓它成為個人消費的助力而不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