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晶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通信系統為艦船提供各種導航、交通數據等,是艦船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證。近幾年,由于移動通信網絡和無線局域網的飛速發展,船載通信由無線電通信逐步過渡到了移動網絡通信,通信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艦船移動通信中,移動終端是艦員接收、傳輸資料的終端。隨著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移動終端每天都要接收和傳輸大量的信息,包括位置信息、航行狀態信息、救援信息等,有些信息必須通過終端用戶界面進行顯示。UI 設計即顯示界面的設計,是對人機交互和界面美感的綜合設計,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艦船操縱程序的操作成功率。文獻[1]提出了基于STM 32 的人機交互終端設計方法,該方法以STM 處理器為核心,由CAN 接收終端服務與接收任務實現移動終端設計。文獻[2]提出了專網通信終端設計方法,該方法提出了一種基于IoT-G230MHz 專用網絡的遠程通訊終端的方案。使用這2 種終端設計方法雖然能夠在界面上實時顯示操作結果,但是缺乏實際交互信息,導致操控人員無法有效控制艦船移動通信系統。為此,提出了基于大數據交互式的艦船通信移動終端UI 設計方法。
采用層疊式天線,可以在接收與發射波段同時進行諧振,并通過雙峰諧振來擴展帶寬[3–4]。采用層狀微帶天線,能有效地改善天線的阻抗頻寬和圓偏振頻寬。饋電網絡以高壓低密度聚乙烯發泡為載體,其介電常數低,將獲得較低損耗。饋電網的核心部件是通過波阻抗轉換器來完成阻抗匹配,并按序進行90°的相位偏移。為了使每一個端口的等效功率分布和連續90°的偏差,相連的2 個阻抗值需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Rn為單元天線輸入阻抗;Ri為饋電輸入阻抗。
利用空間位置上的連續轉動饋電元件構成一種陣列,在很大的頻域中,通過相位偏移,可以提高極化純度和方向圖的對稱性。
在三維場景建模中,真實動態和靜態特征被構建出來,從而使三維場景具有動態、真實、臨場的交互效果[5]。交互式三維場景結構,如圖1 所示。利用仿真軟件仿真了圖形庫文件,將視頻、圖像、音頻等信息以移動智能終端形式顯示出來。利用計算機可以建立三維場景的虛擬空間[6–8]。三維坐標系參量可以代表三維文字數據,并將其儲存于移動終端數據庫中。為了滿足三維場景的交互式需求,數據庫將不定時進行升級。三維文本原型可以實現字符集信息傳輸,可以把句子分為兩類:界面類和整體類。這2 種節點類型可以在基礎結構模組中任意地應用,包括定義文檔頭部、創建符合規范虛擬空間、簡化模擬重構過程,句子擴展工具可以設定翻譯、執行、注釋和描繪三維場景。

圖1 交互式三維場景結構Fig.1 Interactive 3D scene structure
顯示界面UI 設計結果的呈現效果依賴于呈現裝置,在繪制規則限制下,決定是否渲染以及渲染方式,然后渲染操作定位相應的攝像機、光源。渲染器的渲染操作如圖2 所示。根據不同功能界面所需的顯示內容,控制按鍵數量進行界面圖標與顏色設計。

圖2 結果渲染輸出系統Fig.2 Result rendering output system
三維動畫場景是一個由多個節點構成的虛擬動畫場景,它可以計算出三維動畫的節點坐標,并能顯示出海域狀況,從而確保了動畫連續性。三維動畫場景中的全部節點分組過程計算如下:

式中:k為節點個數;z為動畫場景節點;o(k)為場景中心像素點。
應用此公式實現三維動畫場景的節點編排,并將其歸類為:

式中:(xa,yz,za)為世界坐標系的三維坐標;(ox,oy)為三維動畫場景中心像素坐標;表示三維動畫場景橫向節點;(u,u0)為場景圖像坐標點。
采用大數據交互技術來表達三維動畫的交互信息,選擇了三維動畫中的像素點平均值,獲得由同一像素點構成的圖像:

式中,φ為圖像鄰域范圍。
通過該公式采集艦船所處海域環境情況,并以電子形式展示。結合GPS 技術獲取地理位置信息,通過移動終端UI 可得到當前位置坐標,公式為:

式中:L,H分別為界面長和寬。
實時記錄艦船在海域圖像中的位置,通過移動終端UI 顯示三維動畫。
利用圖標來控制航線,界面的坐標轉換可以實時地顯示界面的動態運行:

式中:x1+γx1為平移對象沿x方向實際偏移量下的任意一個像素點橫向坐標;y1+γy1為平移對象沿y方向實際偏移量下的任意一個像素點縱向坐標;z1+γz1為平移對象沿z方向實際偏移量下任意一個像素點豎直方向坐標。
界面旋轉過程可表示為:

式中,θ為旋轉角度。
結合控制程序能夠實現顯示界面的大數據交互變換,通過界面色彩展示給用戶,起到提示作用。
為消除移動通信頻帶對移動終端通信影響,天線通信頻帶不會包含移動通信頻段部分,因此,天線最大帶寬計算公式為:

式中:fe為頻帶寬度;lmin為頻帶最小距離。
天線總品質,計算公式為:

式中:v為光速;εr為有效介電常數;h為基板厚度。
合理選擇有效介電常數計算基板厚度,完成基板材料的選取,RFID 標簽天線帶寬不會涵蓋GSM 頻段,不會觸發芯片工作,使得天線具備良好抗干擾性能。
本文研究目標是27 英寸的艦船控制面板,并支持彩色圖像。用戶界面的設計以Eclipse 為核心,它可以在平臺上調節各組件和控制組件位置,并將其嵌入到內部控制程序中,從而實現顯示界面交互式UI 設計結果的輸出與顯示。
服務端利用檢測器實時顯示通信移動終端數據,移動終端數據檢測實驗裝置如圖3 所示。三維場景必須與因特網服務器重疊,該系統能夠追蹤、監測艦船通訊移動終端的工作狀況,并將其所傳送的實時影像還原成互動的三維影像,從而使用戶了解其工作狀況。

圖3 移動終端數據檢測實驗裝置Fig.3 Mobile terminal data detection experimental device
對于天線方向性圖UI 顯示結果,分別使用文獻[1]、文獻[2]和所設計方法與實際數值對比分析,結果如圖4 所示。可知,實際的天線方向性圖UI 結果顯示了完整的主瓣方向性、低副瓣方向性、后瓣方向性電平。使用文獻[1]和文獻[2]天線方向性圖UI 顯示結果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瓣方向性缺失問題,其中文獻[1] 缺失了低副瓣方向性電平,文獻[2] 缺失了后瓣方向性電平。而使用所設計方法天線方向性圖UI 顯示結果與實際數值一致的瓣方向性電平,說明所設計的終端UI 能夠清晰顯示天線方向性,使顯示終端具有良好對稱性。

圖4 不同方法天線方向性圖UI 顯示結果對比分析Fig.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I display results of antenna patterns of different methods
像素密度指的是在每英寸顯示屏上的像素數量,數量越多,說明屏幕圖像密度也就越大,清晰度越高。將圖像像素數作為分析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fp為分辨率。
將此作為依據,分別使用3 種方法對比分析像素密度,對比結果如圖5 所示。可知,使用文獻[1]和文獻[2] 在同一英寸屏幕上的像素密度分別為10PPI 和20PPI,使用所設計系統同一英寸屏幕上的像素密度為50PPI。由此可知,使用所設計系統比傳統方法有清晰度上的優勢。

圖5 不同方法像素密度對比分析Fig.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ixel dens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通過設計基于大數據交互式的艦船通信移動終端UI,得出如下結論:通過使用雙峰諧振展寬帶寬,能夠使顯示界面具有對稱性;通過構建三維場景虛擬空間,使顯示終端具有交互功能;通過計算三維動畫節點坐標,使顯示終端動畫具有連續性。通過實驗驗證結果可知,該設計方法的像素密度較高,能夠清晰展示通信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