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 崔蘭君 王 堯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33)
前列腺癌是臨床常見、多發的男性泌尿科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生部位集中在患者前列腺[1-2]。前列腺癌患者患病初期病情發展較慢,因而早期不會出現十分明顯的特異性癥狀,隨著病情持續加重,前列腺癌快速生長,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此時患者常常伴有排尿困難、排尿疼痛、下背部、骨盆、上肢或其他骨骼慢性疼痛,患者下肢腫脹無法行走,同時還伴有便秘、血尿、血精以及直腸有壓迫感或疼痛等癥狀[3-4]。臨床上常用根治性手術的方式對前列腺癌患者實施治療,患者術后身體得以痊愈。機器人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是前列腺癌的一種新治療術式,這種手術方法能夠降低治療風險,減少對患者的傷害,進而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同時盡最大可能的保護患者控尿和勃起等功能。在使用此方法對患者實施治療的同時,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以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保障治療效果。本文以一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腹腔鏡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該方法結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臨床效果,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患者崔丕國,性別男,年齡64歲。主訴:因“前列腺占位1天”,于2021年11月01入院接受治療。現病史:患者1天前查PSA提示PSA升高,查前列腺核磁提示:前列腺占位,未系統治療,現病情發展較嚴重,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進而來我院就診,門診以“前列腺占位”收入院,患者入院后神志清醒,精神狀態穩定,未出現發燒、尿頻尿急等癥狀,排尿無明顯困難,大小便正常,同時患者的體重無明顯變化。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狀況良好,不曾有過傳染病史,在適婚年齡已婚配,患者無藥物過敏史,曾經行過手術治療,手術名稱不詳。
查體:體溫:36.6℃,脈搏:72次/分, 呼吸:18次/分,血壓:108/72mmHg,雙側腰部曲線對稱,雙側肋脊角對稱無隆起,雙側腎區叩擊痛陰性,雙腎未觸及,雙側輸尿管走形區無壓痛,未觸及包塊,恥骨上膀胱區無隆起,無壓痛,叩診鼓音,陰毛呈男性分布,尿道外口無紅腫及分泌物滲出。直腸指診于前列腺左側葉可觸及1硬性結節。
輔助檢查:PSA:47.07ng/ml;前列腺核磁:前列腺外周帶結節影。
初步診斷:前列腺占位。
診斷鑒別:前列腺增生:常有尿急、尿頻病史數年,逐漸加重并出現排尿困難,前列腺彩超和穿刺活檢可檢出。
計劃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
手術名稱: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膀胱頸重建術、膀胱頸懸吊術、腹腔引流。
手術部位:腹部。
手術持續時間:從2021-11-14 o7:30 至2021-11-14 12:00結束。
麻醉方法:靜吸復合全麻。
術中診斷(根據患者術中情況,結合臨床診斷,對患者進行完整診斷):前列腺惡性腫瘤。
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需要避免出現手術副損傷。
1. 護理人員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分析患者的檢查報告,確保患者能夠安全接受手術治療。
2.術中協助主治醫生進行操作,避免出現手術事故,同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3.術后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保障患者術后恢復效果,促進患者身體恢復。
4.1 術前護理:
(1)術前體檢:術前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確保患者身體符合手術要求,降低手術風險。經過檢查發現,患者呼吸系統狀態較差,建議充分調整患者術前狀態,與麻醉師充分溝通后,結合患者病情,建議實施靜吸復合全麻。
(2)術前主任醫師會診:由兩位主任醫師對患者病情和狀態進行分析,提示可能出現的風險事故,結合兩位醫師意見并經過患者及家屬同意,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
(3) 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患者對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腹腔鏡下前列腺根治切除術這一新型治療方法了解較少,出于對手術效果和術中風險的擔憂,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同時由于這種手術治療費用較高,對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因此患者還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心理因素的變化會對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術后恢復造成直接或間接的不良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在術前對患者實施相應的心理護理。術前向患者介紹前列腺癌的相關知識、疾病特點、誘發因素和治療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治療的相關知識,說明該方法治療的特點、優點和可能出現的風險, 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治療方法的了解程度,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提前向患者講解手術的治療流程、主治醫師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使患者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患者出現茫然和恐懼的心理。此外,向患者詳細說明該方法治療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舉例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此外,手術前護理人員可組織患者觀看手術相關的圖片資料及手術視頻,對患者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耐心為患者答疑解惑,消除患者的疑惑和擔憂,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4.2 術中護理:
(1)生命體征觀察: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協助醫生對患者實施麻醉,麻醉生效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確定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和異常癥狀,如果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即可繼續進行治療。在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配合醫師操作,負責各項儀器設備的觀察和傳遞,同時觀察患者手術期間的身體反應和心理狀態,當患者出現不適反應時,需要護理人員立即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與患者交談、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密切觀察患者心理變化,當患者心理狀態不佳時,需及時對其進行安撫,通過言語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鼓勵,同時可通過輕柔的撫摸對患者進行安撫。
(2)手術室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接受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做好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按照無菌原則對手術室內環境進行嚴格消毒,使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都保持在宜人的狀態下。同時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器材,對手術需要使用到的器材進行清潔和消毒,將其按照固定的規則和順序整齊擺放在手術室內,方便主治醫師進行手術時取用和操作。
4.3 術后護理
(1)傷口護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患者腹部為5個5~12 mm的小切口,手術完成后,立即對患者傷口進行清洗和縫合,同時給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將患者送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每隔1天幫助患者傷口換藥和清洗,同時觀察患者傷口是否出現紅腫、滲血以及化膿等癥狀,出現上述癥狀時,及時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抗感染治療,避免處理不及時,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經觀察,患者術后傷口恢復效果良好,未出現紅腫、滲血等癥狀,繼續給予患者抗炎、補液以及對癥治療。
(2)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機器人手術均采用全身麻醉,術后需要等患者全麻清醒后再返回病房。使患者保持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進行心電監護,持續低流量吸氧,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血壓變化等,并進行記錄。若血壓異常,注意警惕手術部位是否存在活動性出血,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對組織的分離切割等更加的精細﹑精準,易于保護各種神經及血管。經檢測,發現患者血壓、心率、血壓飽和度以及血常規、腎功和離子未見明顯異常,患者術后恢復狀況良好。
(3)各種管道護理:患者術后常規留置胃管、恥骨后乳膠引流管以及尿管各一根,向患者及家屬宣教各管道的作用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注意妥善固定,翻身時注意防止滑脫,并保持各管道的引流通暢,觀察管道引流液的顏色、性狀等,并進行記錄。胃腸道的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后,患者無腹脹時即可拔除胃管。恥骨后乳膠管術后第3天引流量減少,減至10 mL 以下時可拔管。在留置尿管期間,準確的記錄尿量,及時的發現有無漏尿等并發癥,每日碘伏會陰部進行擦洗2次,胃腸道功能恢復即可鼓勵患者多飲水,注意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一般術后2周拔除尿管。經過查房觀察,患者盆腔引流管通暢,24小時內引出暗紅色血性液體約200ml;導尿管通暢,24小時內引出淡紅色尿液約3500ml,術后恢復效果良好。
(4)飲食護理:由于飲食因素也是導致各類并發癥,尤其是感染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飲食方面也需要進行針對性護理。患者術后6 h病情平穩后,可為患者提供流質食物,同時叮囑患者多喝水,逐步向半流質食物和普通食物過渡,我們在實際的護理中,為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和營養豐富的食物,例如粥、雞湯、雞蛋羹等,為了避免出現便秘,在食物中加入了芹菜、黃瓜、蘋果等高纖維蔬果類食物。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嚴禁出現吸煙飲酒等情況,不宜進豆制品、奶制品﹑甜食等易脹氣食物。
(5)康復運動指導: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是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患者術后6 h病情平穩后即可鼓勵床上活動,促進胃腸蠕動恢復,腸蠕動恢復后拔除胃管。同時可使患者保持半臥位,每2 h 床上翻身一次,穿彈力襪并且活動下肢,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1 ~2 d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活動強度以患者身體耐受為度,術后早期活動可預防肺部感染,減少術后其它并發癥,并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6)術后心理護理:由于部分患者對于疼痛的耐受度較低,同時術后臥床恢復期間活動不便,容易產生抑郁和孤獨等負面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觀察到患者的這些負面情緒,并及時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首先通過加強溝通了解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再有針對性的制定疏導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對術后疼痛感強烈的患者實施疼痛護理。與此同時,患者家屬對患者的影響較大,為此,護理人員還需向患者家屬分析家庭關懷對患者身心狀態改善的重要性,提高家屬對患者護理的重視度,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
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和術后修養,生命體征平穩,一般狀態良好,醫生對患者檢查后交代患者恢復狀況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患者及家屬表示知情,可予以出院。
出院醫囑:1、口服比卡魯胺,定期復查PSA;2、1周后拔出導尿管,多飲水,勤排尿,避免泌尿道感染;3、傷口定期換藥;4、避免重體力勞動,高蛋白飲食;5、病變隨診。
前列腺癌是我國男性常見多發的惡性腫瘤疾病,且對男性患者的致死率極高,流行病學分析顯示,此病常發生在老年男性身上,年輕男性的發病率明顯更低,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隨之提高,為了降低前列腺癌對老年男性身體的傷害,控制死亡率并提升治療效果,通常采用手術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具有創傷小、出血量少、疼痛輕等優點,比傳統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比較更為安全、有效。可使患者情緒放松,術后患者能較早的下床活動,恢復速度快。護士需要做好機器人手術患者和家屬手術治療前后的護理工作,患者和家屬需要在治療期間充分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提高配合度,進而提升恢復效果,促進康復。